《 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第一卷 》 第十九章 聖經的故事 & 第二十章 上師的形像
《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第一卷
第十九章 聖經的故事
次日清晨五點我們全都在廟頂上集合。
打過招呼之後,照常朗讀書摘,
今天早上朗讀廟裡的「記錄」,亞斯特翻譯。
我們驚訝發現竟和聖經約翰福音第一章相同。
第二次讀的類似路加福音第一章。
讀完之後我們問是不是可以拿我們的聖經與之比較,他們欣然同意。
借亞斯特之助,得以比較,對雷同處感到訝異。
早餐時間到了,我們尚未比對完,
大伙兒都去吃早餐,早餐完畢,
我們準備下到村莊去,比對聖經的事仍在腦際。
我們到達時看到從鄰近地區來的人,
亞斯特告訴我們說,他們大多是牧羊人,
夏天是牧放牛羊到高山上吃草,
現在快要到低地去。
每次待放牧的人要離去之前,下午都會舉行聚會。
我們在村莊閒逛時,碰到艾末爾的外甥,
他建議在午餐前我們四下走走,
我們也想看看周圍環境,所以欣然接受邀請,
我們閒逛之時,他們指出山谷幾處特別有意思的地方,
翻譯後,這幾處的地名和早期聖經名字類似;
但是等到回去,用完午餐,參加下午的聚會後,
才明瞭其中真正的意義。
我們廟堂裡其他的朋友出現時,
聚會所約有兩百人。
然後艾末爾外甥起身,走向二人,
此二人捧著像是一本大書,
打開之後才知道是一個外型像書的盒子,
他選了一包,內有數張扁平葉片,
如同手抄本,然後把盒子放在地上。
再把這包給其中一人,
他打開小包取出第一張葉片交與艾末爾外甥,
每張葉片讀完之後,再交予另一人放回盒中,
朗讀繼續著,亞斯特翻譯。
未讀多久,
我們即發現內容與約翰福音極相似,且更詳盡;
然後一張與路加相像,再來是馬可,最後是馬太。
讀完之後人們分成小組,
而我們跟亞斯特要找艾末爾,
因為我們好奇想知道全部的內容。
據說每一年的聚會都會讀到這些記錄,
有些地方長遠以來就有這種慣例,
而這裡是這些地方的中心。
我們指出聖經有些事跡與朗讀的內容有相同處,
他們說毫無意義,那時因為聖經早期一些事跡是取載自這些記錄;
但是稍晚的紀錄,像釘十字架等是發生在其他地方,
整個高潮是在基督生命的誕生,
整個主要思想是在人類中尋求基督。
告訴那些遺忘的人,
基督是住在他們裡面,祂原本就是如此。
艾末爾繼續說〜
至於事情是在任何處發生的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其更深的靈性意義能夠永遠長存。
午後剩餘的時間以及第二天我們都在做筆記並作比較。
篇幅有限不容再次把資料一一刊載,
但是讀過以上篇章即可知靈性的意義。
我們發現是艾末爾外甥的父親,朗讀紀錄給我們聽的,
他生在本村,也是約翰直系後裔。
傳統習慣是由這個家庭的成員在此時來本村讀這些記錄。
撒迦利亞和約翰是到我們上面的廟堂做崇拜。
得知我們的友人要走了,
就安排亞斯特留下來陪我們,
其他人相繼離去。
第二天記錄比較完了,
在隔日清晨即離開廟堂,
雖然很早,
但是幾乎所有的村民都來歡送我們,
預祝我們成功。
第二十章 上師的形像
五天行程所經過的路徑約翰也曾經走過。
第五天我們到了一個村莊,
在此馬已備妥等著我們。
艾末爾在此處與我們會合,
從這裡往艾末爾住處的路徑也易走得多。
愈走近村子人也愈來愈多,
路也比以前走過的路好走。
我們要到一肥沃山谷。
從山谷再往一平坦的高地,
我們注意到越走山谷越窄,
最後四壁突起形成峽谷。
當四點鐘到達村莊,
突遇一垂直峭壁,
上有一流水,
垂直而下三百呎,路徑尾端,
在峭壁腳下的平台上,靠近瀑布。
峭壁沙岩面上,鑿金四十五度,
斜角的階梯,以便利步行到高處。
上有巨石可以封住峭壁腳下的入口,
成一拒敵的天然屏障。
當我們到達上面的高原,
上有一山溝形成的階梯蜿蜒而上,乃唯一出入口。
從前入口有三處,村莊四壁重建之後只留下一處。
村莊許多屋子以壁為牆。
我們注意到以壁為牆的屋子都有三層樓高,
牆上沒有洞作窗,第三層才有。
每一洞外都有陽台,可供二至三人活動,
我們判斷如此設計是能隨時遠眺用。
據說此地原有居民因自我孤立以致絕滅,
剩下少數人與外族通婚,
種族的命脈才延續下來。
此地是艾末爾的家,
分散各處做研究的各支隊要在此地會合。
我們問過之後得知我們是第一隊到達該處,
其它隊伍隔天會到。
我們配置到一間以峭壁為牆的房子住。
其三樓洞窗開口朝南,遙望山嶺,岡巒重疊。
我們覺得非常舒適,
並接到通知說可能在樓下或底樓用晚餐。
我們下樓看到艾末爾,和他的妹妹,妹夫以及兩個孩子,
就是那天晚上在廟
頂碰到的,都坐在桌旁。
我們剛吃完晚飯,就聽到屋前廣場上有一陣騷動,
村民之一進來告訴我們說隊長的隊伍到了,
他們安頓好之後,全都上到樓頂。
太陽已下山,但是空中仍然倘佯著落日餘暉,
往外看像似一個大臉盆,無數山澗從高山直流而下山谷,
這些水流流到峽谷之前聚成一股水流流下,成一道瀑布。
這股大水流從一陡直峭壁出現,
流到一長幾百呎的平台上,
然後落入斷崖之下;
瀑布沖出好幾道山溝,
眾流沿溝奔流而下,又形成小瀑布,
有好幾處水點滴滴落下,落一、兩百呎,
有幾處水流沿山流下與瀑布主流聚合,
群山之上冰河遍布峽谷,猶如巨指從雪峰四伸,
掩蓋整個山脈,保護村庄的石牆與一山谷相連,
並在此處突出成一平台,平台又伸向山崖的瀑布。
石牆與峭壁相連處高二千尺,成一天然屏障,
極目可見,據說平台東西有六十哩長,
有些地方南北有三十哩寬。
唯一入口處就在最寬的平台上,
有路通往入口,入口有石牆抵御外敵。
當我們談到防御工事時,
艾末爾的妹妹和她的女兒來了,
稍後艾末爾的妹夫和兒子也來到。
我們察覺到一股莫名興奮得氣氛,
原來他們的母親今晚會來,
她說:
「 我們太高興而不能自己,
因為我們太愛她了,
我們深愛每一個高境界的人,
他們很好又很高尚,常助人,
但是我們的母親最甜美又可愛,
愛人又助人, 我要愛她一千倍;
而我們又是她的親生骨肉,
我知道你們也會像我們一樣的愛她的。」
我們問她:
「常常來嗎?」
他們回答:
「 是的 ,我們需要她的時候,她就會來,
但是她專注工作,一年定期回來兩次,
半年回來一趟,此次她會停留一個星期,
我們太高興了, 反而不知所措。」
話題轉變到我們離開以後個別的經驗,
當我們熱烈地討論時,
突然全部安靜無聲,
我們都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山頂的冰帽像白魔,
它的冰爪伸到山谷下,
夜色的陰影籠罩著大地,
寂靜處傳來颼一聲,
好像一隻鳥輕聲落地,
在欄杆的東邊有一團薄霧籠罩,
薄霧突然現出人形,
站出一女子來,
其臉和形態異常美麗,
周圍散放非常亮的光芒。
他們飛快地走向她並伸出手來歡呼:
「媽媽!」幾乎是異口同聲。
她從欄杆上輕盈踏步下到廟頂,
像個慈母擁抱他們,
然後介紹我們認識,
她說:
「 喔!你們遠從美國來,我竭誠歡迎你們。
我們的心胸豁達,如果他們讓我擁抱,
我一定會擁抱他們,
就像剛才我抱著「我的」孩子一樣,
其實我們是一家人,
同是一位「父母神」的孩子,
為什麼我們不是兄弟呢?」
我以前提到過晚上會越來越冷;
但是這位女士出現之後,
暖氣從她身上散發出來,
卻使今晚變成仲夏之夜。
空氣間花香四溢,
有光照在物上,
像來自皎潔的月光,
遍地映著月光,
暖氣和光輝遍布,
難以形容,
母親如此謙恭,
仍是深厚、單純、仁慈有如赤子。
有人建議到樓下去,
母親和其他女士們先行下樓,男士們殿後。
我們注意到一點,縱然是一樣地在走,
我們踏在樓梯上的腳步都沒有弄出一點聲音出來,
我們並不是刻意如此,
事實上一位同事說他故意要弄出點聲音來都不行,
好像我們的腳沒有踏在樓梯上似的。
我們進到一間很漂亮的房子,
當我們進去坐下來,
就注意到房間裡很暖和並且光亮,
光度
柔和,
我們無法解釋。
每個人靜默一會兒,
母親問我們是不是有安頓好,
有沒有受到好的招待,喜不喜歡這次旅行,
當談到日常的主題,她好像什麼都知道。
「母親」說出我們父母親和兄弟姐妹們的名字;
沒有問過我們她道出了我們生活上的細節,
告訴我們曾經訪問過的地方,
我們成功的事,失敗的事,
並不是曖昧的提示,
我們還要一片片連貫起來解釋,
而是詳細的細節,
好像重溫往日的生活似的,
我們很驚訝。
待我們的朋友跟我們道晚安,我們只覺得奇妙,
當我們知道他們每一個都超過一百歲了,
母親超過七百歲時,我們只覺得太奇妙了。
「母親」活在世上的身體有六百歲,
而每個人外表看起來像二十歲,沒有化妝。
那天晚上他們離開以前說隔天晚上在客棧裡有一次聚會,
我們都在受邀請之列。
閱讀 第二十一章『 上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