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第一卷 》 第二十二章 真我即真我
《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第一卷
第二十二章 真我即真我
清晨我們離開村莊,只有艾末爾和亞斯特與我們同行。
我們的目的是到下一個村莊建立營地。
冬季在這個地方異常寒冷,
我們想在天寒地凍以前確保自己有個舒適的住處。
到達之後,發現人家早已經為我們預備妥當,
類似這種情形有很多次,所以我們都不太擔心。
從村莊穿過高台,蜿蜒向上走過蔥嶺來到一分岔口,
這裡是第二個古堡村落,防御我們剛才穿過的高原。
蔥嶺高過周遭兩千呎的山嶺兩百到五百呎,嶺峰有路通過岔口。
口頂有兩塊巨石突出,突出部份有五畝闊。
兩石相隔只百呎,中間處駕起一道四十尺高牆,
連接兩石,又添做實用的屏障。
牆底寬四十尺,牆頭寬三十尺,
中有溝道可以滾動巨石,巨石落到牆的外圍陡峭斜面,
斜面又接上下坡,使巨石循著路徑滑到分岔口的另一邊。
石牆中間的溝道有一百呎長,
使巨石在觸及地面以前有足夠衝力能滾離溝道。
巨石一旦滾下,能撞成粉碎,
即沿斜坡滾到山谷約四哩處才停。
如此形成有效防御工事。
峽谷每邊各有一處可以滾動巨石。
據說這些巨石毫無用途,
只有一次,有一族人入侵,
被峽谷石牆四處滾石全數消滅,
一石首先發難即帶動他石一起滾下,
挾其山崩地裂之勢橫掃整個峽谷。
據說巨石放在石壁上有二千年之久,
這段期間沒有任何戰事。
我們發現村中只有六戶人家,鑿牆而居,
晚上我們被安置在其中一間房子的第三樓,非常舒適。
用晚餐時還早,餐後我們到屋頂看日落。
才到一會兒就看到一位男士年約五十從樓梯上到屋頂,
經亞斯特介紹過後我們就一起聊天。
才知道他就住在那個我們選作冬季營地的村子裡,
他正要回去,我們以為他跟我們旅行的方法一樣,
就邀請他加入我們一起,
他謝謝我們並且說他會比我們快得多,
因順道來看一位親戚,晚上就可以回到家。
談話又轉到艾末爾、亞斯特和我們拜訪過的那座廟,
這位男士安靜地說:
「 那晚我看到你坐在廟宇的欄杆上。」
然後他繼續說到我在那晚做的夢,或所見的意相,
本書前面曾經提及。
我嚇了一跳,
我甚至對同僚都沒有提到過這個夢境,
而我們完全不認識的這位男士,
他竟然可以栩栩如生地描述我的夢境。
然後他繼續說:
「 上帝所顯示給你看的景象,也向我們展示過;
人們來自上帝那唯一的實體,只要意識到這個事實,
並且正確使用這個力量,就可以井然有序的前進。
但是,從他們世俗的頭腦,構想出二元對立的力量,
那一刻起,他們開始看到分裂,他們誤用這個力量;
因為人類確實是享有自由意志的,所以他所想的事,
就會真的發生,二元對立的結果就是分化,
整個地球都是分岐和隔閡;
但是將來會有很大的改變,
二元的觀念將要結束,
人們在想一切萬物都來自一個起源。
認識這一點:現在人們相處愈來愈靠近;
人們開始認為其他的人是兄弟而不是敵人;
人們完全了解這一點時,
他會明白一切來自一個源頭,
他們都必須回到那個源頭,或成為兄弟,
那麼他就是在天堂裡,天堂的意思是內在的和平與和諧,
人在這個地球上創造了天堂。
那麼他就明白他的心境可以自己創造成為天堂,
也可以成為自己創造的地獄。
「天堂」的觀念是正確的,
以為天堂在某個地方就錯了。
他會知道上帝住在他裡面,
不只是住在他裡面,
而且在每一樣東西裡面,
每一塊石頭裡面,
每一棵樹裡面,
每一棵植物裡,
每一朵花裡,
在每一個被創造物裡面。
上帝在我們所呼吸的空氣中,
上帝也在我們所喝的水裡面,
上帝也在我們所花的錢裡面,
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本質;
當我們在呼吸時,呼吸空氣如同呼吸上帝,
吃飯之時,我們吃的食物就是上帝。
「 我們並不想要建立新教派或新的信仰。
今天教堂的數目已經夠多了,
教堂是幫助人經過內在的神性來認識上帝的。
這些教會成員應該了解教堂就是人類裡面的神性意識的具體模式;
常去教堂的人必須了解教堂是象徵所有人類心中的神性意識,
如果他們了解這一點,那麼教會之間就不會存在分歧?
今天一般人的心裡就是想到分裂。
分裂的結果是戰爭,
國與國之間,
家族之間,
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仇恨,
完全因為一個教會認為他們的教義或信仰比其他教會更好;
而事實上都是一樣的,都會到達同一目標。
不可能你有你的天堂,他有他的天堂,
果真如此,那麼一個人是某個教會的,
死了以後準備得到天堂的獎賞時,
他還得花些時間尋找專門留給他的天堂。
各教會愈來愈接近,到時候他們會融合在一起的,
當所有的教會合一時,就不需要什麼組織了。」
「 然而錯誤不完全出於教會。
只有極少數人到達覺醒的悟境,
明白為什麼擁有此生命;
我們發現大多數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滿腹牢騷,
不滿足,迷失方向,茫然失措、缺乏信心或崩潰;
每個人要學習抓住生命,
有明確的目的和準確的行動來展現出
上帝所賦予人的種種天賦與才能來表達生命,
每個人都要展露他自己的生命,
一個人不可能代替另外一個人去生活,
沒有一個人能替你去展現你的生命,
也沒有一個人能告訴你必需如何的過活,
「 正如同天父在他自身中擁有著生命,
天父的兒子在他自身中一定也擁有著生命。」
一個靈魂能了解這一點時,他就不會再流浪了。
生命本身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表現內在的神性自我,
這是上帝為人子生命所預備的,是以上帝的形象展現,
又如同上帝;要表達出神為人子所預備的,
應該是人的生命的偉大目標。
看看耶穌在山頂上時,
跟那些來追隨祂的門徒們,
說了哪些智慧的話;
祂的意識已經通達了悟,
祂已經立下了決心而採取行動,
認為人的生命要有真誠的理想,
真正的目標,才會完全發展出他的各種能力。
一粒種子在土裡才會生根發芽,
內在上帝的力量在人的靈魂裡牢固生根了,
才會生出神的力量;
我們都必需像耶穌一樣自我展現,
有明確的願望,
要促使人們展現靈性的第一個推動力
就是內在神性的展現。」
耶穌說:
「 貧窮的人是幸運的!」
因為他了解生活裡的一切物質的局限,
而使這個人心中產生一種欲望,
—定要超越物質的局限,
他知道獲得物質的滿足是必須的,
那會使自己的生存獲得自由。
他看每一種需求如同種子需要泥土,
種下種子令其發芽、滋長,就會得到所需要的滿足;
所以這貧困對他是有益處的,他將去滿足他的需求,
在生命展開過程,人們總會嚴重的誤解『 需要和欲望 』
有些偉大的導師曾說:
「 應該把欲望連根拔除!」
然而耶穌卻說:
「 隨遇而安的人,是不幸的,
無論是誰,只要感到滿足時,
就會停滯不前」。
而想要完全的接觸生命,
我們必須每一刻都能充分的展現生命,
由於厭倦疲憊的在塵土上爬行,使人想要飛翔,
人類的這種渴望,使他去尋求超越侷限的法則,
使他尋找超越目前的困境的方法;
人有能力通過消除時間和空間距離的觀念,
而去他想要去的任何地方。
人們曾說
『 謀事在人,成事在神 』.
此句成語反過來說也是對的,
『 謀事在神,成事在人 』。
人如果想做的話,
他可以做到上帝所做過的一切,
天父之子可以做天父所做過的相同的事,
難道不是嗎?
「 因為世俗的物質無法使人滿足,
導致人去尋求內在的力量,
那麼每個人就會發現「真我」。
他知道在裡面的『真我』的力量,
可以實現靈魂所有的需要和欲望。
個人未受到外在世界的衝擊,
不會想去尋求內在的平靜和安寧。
當他知道「真我」是成就欲望的,
欲望就會實現了,到外在尋求神來滿足欲望是愚蠢的,
要想使人成長與開展,他的「真我」就要去做開展的工作。
「 那麼對『真我』的了悟帶來的覺醒,
是知道真我內在擁有的力量、本質和智慧。
並且知道,
一旦人們的意識能夠清晰的形成一個真正的願望時,
內在真我的靈性的力量、
智慧和本質就會自動實現我們的願望,
這不就是我們所看不見的天堂的寶物嗎?
在那裡,無形之中,無止境的寶藏就藏在我們裡面,
對已經發現到它的人來說,這一切多麼清楚和明白。
你們想想這句話:
「 你們要先找到上帝的王國並且善加利用,
這些東西都會加倍給予你們。」
因為萬物是靈性的本質所製造出來的,
在你們想要得到什麼之前,先要找到神性意識。」
「 了悟的人看到內在創造的原則,
那麼他的明白和了悟使他能夠把握人生的機遇。
他會看到自己的潛力。
他知道自己內在具有創造力,
會重拾自己內心的欲望,
這些欲望已成為他的理想和模式,
他將創造力的本質填滿此模式。
「 我懂了 」( I See )是靈魂的覺醒,
「應許之地」會使夢想成真,
靈魂滿懷信心看著「應許地」;
人也許無法清晰的意識到這個實相,
然而只要遵從那個法則時,他的欲望就會實現;
它可能會經歷荒漠中的重重考驗,
且要克服戰勝它們,
現在的靈魂只能看見其益處,
只看見自己想達成的目標,
不應該懷疑,猶豫和動搖,
因為那必定帶來不幸。
人只需要對所觀想的『意相』要真切,
有如建造一棟建築物不能沒有藍圖和設計;
他需對待「觀想之意相」的真切,
一如建築師所需的藍圖,
除了觀想事實的發生,其他念頭一概去除。
「 所有偉大的人物其觀想皆已成真。
每件成就的事情的開始是一個理念的意相,
把理念的種子深植在靈魂裡滋長,
這些靈魂絕不讓他人的不信來影響他們,
他們忠實於意相,
他們已經準備好為自己的意相而犧牲一切,
那個意相最終按照他們所相信的被實現了;
耶穌守住真理,牢牢抓住祂的觀想的意相;
甚至在祂最接近,最親近的人信心退減,
叛離真理之時,祂仍然固守著祂的計劃,
祂確信祂能成就,所以祂得以成就;
每個人都一樣,
當每個人開始出發前往應許地時」,
就要棄置黑暗之地並將其遺忘,
他必須離開黑暗迎向光明。
不可能同時兼顧兩端,
必須放棄舊的,固守新的。
忘記不愉快的經驗,記住美好的時光;
要專一才是,要記得意相,然後希望才會實現。
要時時記得,保留在心裡想要產生的意相,
要忘掉不想要或不想生成的東西。
每一個理念、思想、語言,
或行為都要與意相一致,
如此才能成功。
這是真正的集中,虔誠的灌注,
將所有力量集中在最重要的部份,
即表明愛的那個理想。
唯有愛,理想才能實現,愛使理想成真。
「 如果剛開始遭遇失敗,他必須下定決心,
要堅強,這是意志的練習,自信的吶喊,
對理念信心的表現,
把信心的力量朝向理想。
沒有意志的練習,
不用意識引導信心力量的方向,
不運用自己的意志,就不會成就理想;
理想也不會實現。
服務的理念有多大,意志力也要多強,
意志不夠堅定,意志就無法從靈魂裡得到力量。
如果想要他人來為自己服務,
就會使生命之流〜
叛離自我;
為人們服務的意願,
能使生命之流 〜
流經自我,並從自我散發出來。
服務是有目的的觀念,它使生命釋出『愛』來。
如果人不從服務表現,愛如何能表達出來?
如果愛流經意識,人的整個身體都會回應,
刺激每一個愛的細胞,
那麼身體和諧了,靈魂發光了,心靈覺醒,
思想變得清晰、智慧、生
動、肯定;
語言變成積極、真實、有建設性;
肉體得到更新、淨化且反應快速,
充滿了生命力;對事務的果決,
每件事情都是順利的解決。
「真我」經過「小我」表達出來;
「小我」不再抑制「真我」。
如果肉身不遵從精神,又如何表達精神?
有意識的心靈必需尋求所需要的精神 。
為要知道精神力量,
用這個方法得知精神能滿足需要,
有更高的表現了;
就是向著別人的波流開啟精神的儲藏室,
就是「我要服務」開啟上帝無限的儲備,
並且帶出靈魂的悟境。
「 只要有志服務他人,靈魂就回到天父的家,
做服務的回頭浪子,將成為天父首座上的寵兒;
吃殘羹剩飯的雇工成為皇宮中的王子,
這是他本有的權力。
他知道上帝的愛,了解並感謝天父的禮物,
除了兒子沒有人能夠接受禮物。
沒有一個僕人,
沒有一個雇工能夠享受兒子歸家的快樂;
僕人總是要尋求收益才得到,
而天父一切所有的早就是兒子的。
當我們知道我們屬於天父的家人,
我們就是天父所擁有的一切的繼承者,
那麼我們可以開始如天父所期許我們的方式生活;
「 看哪!現在我們是上帝的兒子。」
與天父的親子感會得到滿足,
以為自己是天父的僕人的感覺會有匱乏感。
我們發現心裡的每一個欲望都由天父實現了,
只要我們在思想、語言和行動中擔當天父兒子的角色,
我們會發現上帝的兒子自由了,
天父已經滿足了我們所有的渴望。」
說到這裡,這位演說者站起來,
向我們道晚安,
並且說:
冬季我們會在總部營區見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