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禪意〜覺醒的對話》總 結 神聖體驗 (2) 全書完

 的禪意

覺醒的對話


Dialogue on Awakening:

Communion with the Christ


作者 : 湯姆 & 琳達.朋特

Tom & Linda Carpenter 





 總  結 

   神聖體驗(2





問:

提到了臭層和環境的治癒,

那麼我可以這樣理解,當我們個人治癒了我們自己,

那麼這個整體的治癒將修復這個地球,除了去表達我們本有的愛之外,

我們其實不需要做什麼?




答:

我可以清晰無誤的告訴,我提出的對真理就是這麼簡單:

所看到的,環繞在身邊的這個世界,只不過是你內在世界的反射。


如果看到身外的任何東西是支離破碎的,

必須明白,這是因為你內在的信念認為自己不圓滿。


一方面,如果能看到圓滿一體的思維,

和它不可毀壞的本質,是上帝完美造化的反射,

那麼會在選擇的一個體驗中,看到完美的造化在閃爍著無瑕的光芒。


我再三的提醒,這個看似獨自存在於之外的世界,

並不是看到的那樣,它不過是看到的在世界的反射。


既然我告訴過,上帝不會分享的幻覺〜

不會看到處於不是愛的表達態中〜


那麼我能告訴,治癒後的思維,

將會以不同於愛的完美表達的方式,看待這個物質宇宙?


我會鼓勵去採用上帝的視野。

假如選擇這樣做,那麼現在看到以及體驗到的,

之外的這個物質世界的環境,會發生什麼事?


上帝的世界以的展現而存在。

向外展現的創造,看到的,不管是真實的還是曲的形像,

都是由認為自己是誰的信念決定的。


讓那曲離去,

會即刻看到真實的世界,會看到存在於上帝思維中的造化,

會看到它存在於一個完美的態中,因為完美是的自然態。


這個原理看似違背了的智力能接受的所有邏輯,不過接受與否,不能改變它的真相。

我也可以告訴,的世界也是對上帝的信念的直接反射。

這與世界是對自己信念的反射,是完全一樣的。


只要看到這兩種反射中的任何一個,處於不完美的態,

自然會體驗到的信念反射回來的混亂、紛雜和衝突。


有一種感覺,覺得這也太簡單了,一定錯過了什麼重要的道理,

覺得我必須給一些其他關於因與果的定義,然後才能理解這個真理。


然而我已經給了事實的真相,

需要做的,不過是讓那複雜的觀念消失,

這樣才能看到實相的世界。


自問一下,上帝的創造有可能衰壞?

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因此,當看到外面世界在走向腐壞,那導致它的原因是什麼?

它衰壞,是因為它就是這樣被設計的?

或者,它不過是的感知的犧牲品而已?


現在,我給講了這麼多,

我是要去忽視眼中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

是要去漠然面對這個看似走向衰壞的世界?

當然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想告訴的是,

有一個不同的方式可以治癒這個世界。

也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治癒它。


如果繼續去改變結果,會發現自己無休止的體驗失望與沮喪,

因為只能重新排列結果。


要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直搗源頭。

所有造化的源頭是上帝,所有造化的表達是


認出源頭一直存在於完美中,

要做的,只是讓這個完美源頭的表達,

也就是自己,去認出事實本是如此。




問:

如果我們聚在一起,專注於我們愛的表達,

將愛送給處於危機中的環境,這樣做有?



答:

並不是環境需要去送愛。

堅持認為有必要,將某種在之外的東西投射出去,才能達成治癒,

但是我告訴,唯一需要治癒的,

自己的視野中,沒有上帝視野那樣完美的部分。


除了真我的光芒,不需要送給環境其他東西,

那時會看到它其實處於一個神奇的完美中。

不需要向環境投射,只需要從你內在的真我看出去,會明白完美依舊。


如果這環境,如所認為的,

真的是上帝珍貴的財富,那會不阻止們去摧毀它?

如果它真的身處險境,上帝會不出來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如果因為不明白自己究竟是誰,而處於危險之中,

那麼上帝會不挺身而出來阻止危難發生?


我問的這些問題,

其實反映的就是對自己的幻相定義。

不可能改變上帝的造化。

不可能褻它的美麗。

不可能玷污你自我的神性〜

只能選擇去認出它,或者忽視它。

而時間與此無關。


如果真的願意接受我所的這些話,是不是會如釋重負?

那麼能不欣然接受,的生命正是一個喜悅的表達?



問:

我們如何才能獲得這治癒?



答:

讓那些不真實的東西,對不再有任何意義。

這個過程,就是通過放棄那些不真實的幻相,

從而讓那亙古已存的真理為所認知。


是在找尋一個如何去做的魔術偏方,

一個從一到十,依次有序的規則,讓天早上或上都能去照章執行。


我會告訴,雖然在一定時期,給具體的指示對助,

但是當執著於,“是規則讓得以覺醒”的信念,

就會開始相信,長久以來都在昏睡中,

而幻相也變得像是真的。


事實上,如果我真給某種魔術偏方,

我就是在向傳達與真理相違背的意義。


我給一個提示。

覺醒時,會發現,向來都是愛的完整表達,

從未看到過,來自於上帝造化的任何一部分的展現,帶給不是愛的資訊。


因此,如果想知道該放下些什麼,我的建議是:

放下那些感知中不是愛,不能代表真我,或者與真我相一致的東西。

我會進一的將這些東西定義為恐懼的感覺。


我會明確的,放棄恐懼的信念,

 那麼就不會有與愛相反的東西留下。

棄恐懼的信念,當採取了不防備的心態,

就是在告訴自己,的安全只在於表達愛的本性。


很多時候,都在期望從我這裡,

得到比我已經給的答案更多的回答,因為覺得我的太簡單了。

對自己,“一定比這更複雜。”


然而,我告訴,當願意讓自己聽取至簡的道理,

會知道聽到的,就是真理。






關於湯姆和琳達朋特



湯姆和我從大學畢業後,各有一段平常的生活之後我們都離了婚,最終養育了五個孩子,

了生意場上的起起伏伏,我們獲得了世間人所認為的成功。


然而,我們都覺得人生的意義不僅僅是如此,

於是我們開始追尋更深遠的人生意義。


我們覺得是時候換一個環境,到一個比城郊生活更少一些物質追求的地方,

於是在 1985 年,我們搬到一個美麗的小島,Kauai 


我們聽,我們只要請求,神聖的助自會給予。

在我們祈求後不久,1977 年,一本新書叫奇蹟課程到了我們手中。


雖然開始時,我們很難理解書中的容,

但我們堅持去嘗試理解,因為有一種在的感覺,書中的就是聖言。


搬到 Kauai 島之後,湯姆在心中默默的與聖靈達成一個約定,

雖然他並不確定聖靈是否存在。


他祈求,如果聖靈願意助他更清楚的明白奇蹟課程,

他願意將這了悟與其他人分享。


幾周後,他開始聽到一個在聲音,回答他念頭中升起的一個問題。

開始時他懷疑自己是不是瘋了,因為通靈不是他理解的事情。


當他將聽到的一些資訊與我分享時,

我能認出語句中的純淨,於是鼓勵他繼續進行。

沒有多久,我們意識到這些資訊確實來自於超越這個物質世界。

更令人驚奇的是,我們發現聲音來自於我們所熟悉的耶


我們有些驚詫,與此同時,湯姆對於耶的臨在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他立刻覺得更願意稱呼這個聲音為“兄長”。


 當然,我們也很奇怪,為什麼那麼多人的祈,

 多年也得不到這樣的奇蹟,而我們卻獲得了。

對於此事,兄長的回答是,因為這是與湯姆的一個共同選擇。


事後我明白了,是因為我們首先請求助,

其次,我們所處的思維態,能讓我們聽到這助的聲音。


我們兩人對於自己以前宗教的回答都不滿意,

 因此我們的頭腦不會因為某種特定的信仰而固執己見。

換句話,我們有開放的心胸,一定的智慧,平衡的心態,

而且不會因為聲音來自於耶而欣喜若狂,反而曲了耶的本意。


我和幾位密友通過湯姆向兄長問問題,然後我下來。

我將音整理為文字後,與其他望真理的人分享。


最後,我將大多數草稿整理出來,

編成了現在看的這本《 覺醒的對話 ,

並於 1992 年第一次出版。


沒過多久,兄長建議湯姆放下通靈的概念,

認出所有的智慧對湯姆,對其他一個人,

包括耶自己,都是同等的開放的。


湯姆很願意採納兄長的建議,

不久,他學會觸及自己思維中的神奇覺知之處,

在那裡,所有的思維是一體的;對於任何人的祈求,他都以此回應。


我們會永遠珍惜這位親愛的兄長,

總是隨時給予我們激勵、指導、幽默,

對於我們的無知和過錯,擁有無盡的耐心。


只要有人請求,我們都非常高興與人分享我們成長中的覺知。

然而,我們心裡都非常清楚,我們最重要的注意力,

始終應該放在記起我們自己真我的旅程上。


如果這本書也如此,

那麼這也是我們最感欣慰的事情了。




琳達朋特 

  2001 年八月  



全書完




❤ 感謝 Arthur & Joshua 翻譯

留言

⚝ 熱門文章 ⚝

《創造金錢》目錄

《創造系列》

《接受富裕》 目錄

《目錄》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又名 雪山大師《靈修大師》

《創造金錢》第一章 你是豐盛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