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禪意〜覺醒的對話》 第七章 活在當下 (六)〜(八終)
耶穌的禪意
覺醒的對話
Dialogue on Awakening:
Communion with the Christ
作者 : 湯姆 & 琳達.卡朋特
Tom & Linda Carpenter
(六) 過去世
問:
我曾經有一些記憶,如被燒死在柱子上,被亂石砸死,被淹死等。
當有人帶著類似這些經驗的能量靠近我時,我就會覺得極其焦躁不安。
我該如何處理這種感覺呢?
答:
在此,我正好澄清一下,
我之所以在《奇蹟課程》中不提及輪迴轉世,因為這樣做,
會與我一直鼓勵你將注意力放在當下一刻,有直接衝突。
你應該明白,用人生大夢裡的詞彙來解釋實相的層次,是很困難的。
當你在做夢時,你有一些經歷被你看成是真實的。
你通過將它們描述為過去世,而賦予它們某些意義。
你看,是你自己認為,除非你曾經體驗過一些事情,
除非你曾有一些做人的體驗,否則你的存在一定不是真實的。
正是這一出發點,你熱衷於對自己談及過去世。
我要說的是當下的生活。
你沒有必要去專注於你認為的那些過去世,
也沒有必要去好奇你為什麼製造了這些過去世。
對你有幫助的,是去理解我之前所說的,
你只認為那些你曾在生命中體驗過的經歷,是可以相信的,
這也是為什麼你覺得擁有過去世是多麼的重要。
你逐漸能更全面的理解事實的真相:
許多的念頭在你的思維中進進出出,
不過你的思維看似專注於你體驗物質的世界上。
當你思維的注意力在你覺得
有肉身與無肉身的存在之間轉換時,
你好像就擁有了肉身和無肉身的相對體驗。
然而,我們在此需要關心的,是去明白,這些是不必要的。
我希望你理解,當我說這一切是不必要時,這句話並沒有批評的意味。
我帶給你的資訊,是讓你能做出決定,
不再想去體驗遮擋實相世界的幻相或者它的陰影,
而是去超越它們,看到你的真我。
我提供給你的機會,不是讓你在不同的夢境中做選擇,
也不是要你去更好的理解你的夢,
而是要你明白,你現在正在夢中,讓你選擇,看穿夢幻,覺醒過來。
當你讓自己的注意力持續保持在當下一刻,你就可以覺醒。
當你還在感覺自己,是在這生生死死的輪迴中打轉時,
你會很難理解、很難完全領會到你無極本性的真意。
當你只專注於現在,那當下一刻就會展現給你更真實的畫面,
以及“無極”這個詞的更真實含義。
當下也會讓你的感官完全打開。
我不是指你的肉體感官,而是你感覺的感官。
當你根據過去的經驗來判定你自己,導致自我的圖象充滿瑕疵且暗淡無光時,
當下一刻也很難為你展現你清晰的自我。
你仍在試著將我給你的概念套入你自己定義的模型中。
我希望你能看到的是一個非常不同的畫面。
因此,請放下過去吧。
放下所有你之前對自我的定義,也放下這樣的想法,
認為你今日為何如此反應,是因為過去世的體驗。
這些概念只會分散你的注意力,讓你忽視當下一刻的感覺、聽覺和了悟,
因為只有與當下一刻共鳴的東西,才會對你覺醒的過程有意義。
如果所有那些你認為發生在過去的事情,真是對你的覺醒很重要,
那你自問一下,“為什麼過去的一切並沒有幫助我什麼?
為什麼我那時沒有醒過來?”放下它們吧。
要明白,此刻你做出的選擇,將讓你看得更清楚。
雖然你一直將事件和體驗分類為,過去發生的或是將要發生的,
但你正在開始一個更有意義的觀點:
你正在體驗的,只存在於你體驗它的那一刻。
這看似矛盾,但是,每一次當你將過去發生的事情帶入你的意識中,
那個“過去”的事件就進入當下,這轉變,
最能幫助你重新注意,來解決這件事情。
當你試著去回溯過去時,必然有一種推力和信念,
認為發生在過去的事件,對你的現在有某種重要價值。
我建議你,轉變你的思想,讓這樣的看法進入當下:
你所說的過去,對你沒有任何價值。
(七) 分離的矛盾
問:
即使我展現過,也接受過愛、和諧與喜悅,
這些遠遠超越任何健忘或無知的低等狀態,
為什麼我還是會退回到忘掉自己真實面目的等級?
當這兩種狀態之間的差異是如此的天壤之別,
為什麼我還是不能持續保持在愛、和諧與喜悅的狀態中呢?
答:
首先我告訴你,你早已選擇了一種體驗,
而且這種體驗,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有限制的體驗。
你現在期望的是,你將能夠完全超越物質體驗有限制的一面,
不過我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
你應該先選擇,放棄受限制的概念,而且不去擔憂限制的細節會是什麼。
一旦你決心不希望再體驗限制,你將不再受它的束縛。
你在質疑自己的能力,無法持續留守在安寧與和諧中。
不過這與你體驗肉身的決定相互衝突,
因為肉身的體驗,實質上就是一種有限制的體驗。
你會發現,如果你活在當下一刻,盡全力去處理你每一天面對的限制,
你的生活會更加的和諧,你也會更輕鬆一些。
拒絕那種批評自己的誘惑,只因為在任何一刻,
你能體驗安寧與和諧的程度看似不如你的期望。
你渴望的是完全的一致性,然而你所選擇的體驗,在本質上就是不一致的。
這種體驗是基於所謂的兩極二元性。
也就是說總會體驗到對立的兩面。
因此,我會問,你已選擇了擁有相反對立的體驗,
又怎能期盼可以持續的和諧或有任何一致性的狀態?
如果還有好與壞,上與下,
那注意力一定會持續改變,從而產生一種不一致的感覺。
當你讓自己在每時每刻,儘可能的持續在和諧中,
這一過程最終會讓你擁有一種幾乎完全一致的安寧與和諧的體驗。
而這一體驗將會是你的鼓勵,會讓你承認你可以選擇不再去體驗限制。
我希望你對自己不要太苛刻,因為你不停責備自己不夠完美的行為,
只會加重你發現自己體驗中的不一致性。
你必須非常清楚的明白,只要是你注意力集中的東西,
不管是什麼,都會更頻繁的出現在你的體驗中。
當你集中精力去批評自己不夠一致,那麼這個不一致會獲得更多的注意力,
也會在你的體驗中佔有更大的空間。
我建議你,與其去關注在變得更一致,
不如讓自己更徹底的留守在你所說的安寧與和諧中。
我確信你意識得到,當你處於那種安寧狀態時,
你根本不會覺察到還有與安寧相反的東西存在,也就是所謂的不一致。
因此,為什麼要去關注這種不一致,或者當不再體驗安寧時,就去責備自己呢?
簡單的允許自己將思維重新拉回,重新保持在這樣的狀態:
“ 我會再次安寧,我會再次體驗到和諧。”
(八) 充滿創造力的當下
問: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有一種重複不斷的感覺,
覺得自己有某種人生目的,
然後又失去了那個目標,或是失去了方向。
就好像我正在失去對事物的執著,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答:
我可以告訴你,你正在慢慢的體會到,
之前你給予自己的人生目的,是去改變上帝的創造,
而你現在明白了,這一意圖荒謬無效。
當你越來越輕柔的讓自己認出,你的本性就是上帝造化的展現,
你會明白,上帝的創造從不需要你去改變,需要的只是你的合作。
放棄對你自己認識上的幻想,簡單的做你自己,這就是最好的合作。
此刻,這一說法讓你覺得還有些困惑,
不過當你讓自己更放鬆一些,更確定的理解這一真理,
你就會發現,其實你並沒有困惑過。
問:
讓我最困惑的是,
活在當下好像就是降低創造的激情,
只是耐心的等待。
答:
讓我給你另一個看待你的創造力的方式。
與其視創造力為改變這個世界的工具,
不如看它是去展現你與上帝一體的本性,
這樣你也為自己提供了另一個體驗創造力的方式。
在喜悅與樂趣中創造,視它為體驗你真我的一個機會。
你看,我並不是在鼓勵你變成一個枯悶的人,
只不過希望你改變去創造的意圖、目的,
這也會改變在你創造時的具體行為背後的意義。
這些行為本身沒有意義,如果有,也是你給予它的。
如果你賦予它的意義,是去展現作為上帝的延伸的你,
你就會看到你的創造力,換上了耳目一新的面孔,一個更喜悅,
更自在的展現,沒有肩負任何責任與擔憂。
❤ 感謝 Arthur & Joshua 翻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