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禪意〜覺醒的對話》 第一章 覺醒 (四)〜(六)

  的禪意

覺醒的對話


Dialogue on Awakening:

Communion with the Christ


作者 : 湯姆 & 琳達.朋特

Tom & Linda Carpenter



 第一章 覺醒 



(四) 為什麼我會選擇感受分離?




問:

為什麼我會選擇去體驗我執、感受分離?



答: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

首先要明白沒有故意選擇去體驗分離

以及去承受與分離相隨而來的種種信念而帶來的各種後果。

這一覺知須要牢記心中。


聖靈是自性的本質,

它永遠駐在於所有造化圓滿一體、完美和諧的態中。

這一真相現在不可能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

你沉醉於這一完美和諧的境界之中〜

可以它是上天的賜福,

法想像有任何與之相反的體驗存在。


並沒有故意去選擇現在以為感受到的分離而生的遭遇,

因為當時分離這個概念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沒有所謂的神秘劇本讓去扮演與上帝分離的角色,

所願,溜出去又回來。


只不過曾經有那麼一那,有一個遐想昇起:

“是否還有比我目前所知道的更高更廣的意識存在?”。


此念昇起,無盡幻相來來去去;

時空變遷,如所信。


看似作了一個選擇,

選擇去營造一個可存在於真相世界之外的自我世界。

對過去選擇的解釋並不重要。

要知道在此刻,能重新選擇去明瞭真相,

而這個選擇是的權力。





(五) 本就開悟!



問:

我們能做點什麼去助自己覺醒?



答:

只需有意識的作一個選擇:

那就是認同的本性,從夢中醒來,重回圓滿的天心。

覺得自己還在夢境中時,可能認為必須做兩件事。

首先是允許自己超越小我設定的種種限制,

接著才可以展現的自性或在的基督。

但我可以坦誠的告訴,

只需做到第一〜 超越局限,

第二〜自性的展現會自然發生。


一旦的頭腦有意識的認同的真我,

會發現此時唯一要做的就是讓本性自然流露。

這無需額外努力,更不需主動追求,一切都是那麼輕鬆自然。

現在,覺得需要在覺醒的道路上做點什麼的望, 

不過是與其他我執的思維模式相呼應。

它們都熱衷於艱苦奮鬥,或認為必須作點什麼。

的我執仍是的“指揮官”,

它正巧妙的引導的思想專注於所選擇的人生風風雨雨,

同時又在耳邊向建議,以怎樣的方法去分析、解讀以及如何對這些體驗做出反應,

從而,會覺得這些體驗是那麼有助於早日醒悟。


之前,我重複了很多次,本就開悟。

以為正在做夢,這才是幻覺。

如果能理解的自性正在展現、已在展現時,

希望去掌控開悟道路的衝動自會消逝。


這不是什麼最新消息。

我正試圖讓明白的是,

藉由外在的體驗去尋求開悟的想法,

不過是讓更容易滑入我執建立的條條路。

我可以告訴,已準備好去走一條捷徑,

因為過去為尋求開悟而嘗試的各種方法,

已讓感覺那是在誤導,

它們只是讓困惑和迷茫。


維持心中受限制的感覺,

正是我執生存的必需。


讓我再一次提醒,只要牢記一件事:

已經開悟了!......


只是覺得難以相信,正是這一怯弱的否認,

困陷於狹隘的幻相世界中。

你絕不會看到或體驗到不被頭腦接受為真實的東西。


如果總能專注於這一覺知:

已完全開悟,這一真相無法改變。

唯一要做的是去認同、去重新記起”,

那麼,當再次去面對各種選擇與人生遭遇時,

對這些選擇與人生遭遇將會有非常不一樣的看法與態度。





(六) 怎樣確定獲得的指引是來自於大我?



問:

我怎麼知道我獲得的指引是來自於大我?



答:

來自於大我的指引,會帶給一種放鬆、融入的感覺,

準備去克服千難萬苦的豪情壯志也會悄然逝去。

正是如此心境,最終會讓認出苦苦追尋的就在眼前。


大我的指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特點?

原因很簡單。

因為當一意孤行的想去達成的目標時,

就將自己降低到我執的思維層次。

此時,為自己築起了一道柵欄,

住了從那超越我執局限的完美真我流下來的智慧甘露。



問:

我想我並沒有從大我那裡接受到指引。

之所以這麼,是因為每每當我請求指引時,

就我個人感覺而言,我沒有接受到什麼。



答:

因為希望聽到的是天使的號角聲,但很遺憾,

這不是與真我,或者與我的溝通方式。

應該聽從能帶給安寧的聲音,

不管這個聲音聽起來是平淡無奇的、熟悉的、還是陌生的。

如果有一種安寧的感覺,就可以怡然的確定,

聽到的是來自於真我的聲音。

你歷盡艱辛去追求什麼時,

一定會陷入困苦扎的態,

將不會感受到安寧。

那麼,應該明白,

此時體驗到的正是我執的誤導。


的頭腦裡,

將與真我的溝通想像得遠比真實情況複雜、困難得多,

而那帶給安寧的聲音是靜悄悄的,

聽到過很多次,但常常將它忽略過去。



問:

有個有趣的現象,當我向大我詢問教理時,

我總能得到精彩的回答。


當我希望知道具體該做什麼,卻沒有答案,

我感覺到又被逼著依靠自己,

試圖去努力追求什麼。



答:

因為期望聽到的是應該做什麼的具體指示。

事實上,做什麼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要去做它、

以何種態度去做它,做什麼事卻無關緊要。




❤ 感謝 Arthur & Joshua 翻譯  

讀 第一章覺醒 (七)(八)

留言

⚝ 熱門文章 ⚝

《創造金錢》目錄

《創造系列》

《接受富裕》 目錄

《目錄》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又名 雪山大師《靈修大師》

《創造金錢》第一章 你是豐盛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