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禪意〜覺醒的對話》 第四章 差異與真理 (二) (三)
耶穌的禪意
覺醒的對話
Dialogue on Awakening:
Communion with the Christ
作者 : 湯姆 & 琳達.卡朋特
Tom & Linda Carpenter
(二) 認出真理
問:
我在看《The Urantia Book》(地球之歌)時,
看到你向門徒們解釋,雖然每一個人的個性不同,
但所有上帝的聖子,從他們真我的角度,
對於真理的認同是完全一樣的,
因為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源頭。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
我們所有人對真理的認識都應該是同樣的詞句,
但你之前已經解釋不是那麼回事,那你是說......
答:
等一等,讓我打斷你一下。
每個真我看到的確實是同一個真理,因為真理的表達就是你。
不過只要你還沒有把自己看成是真我,
只要你對真理的看法還是歪曲的,
那麼那些點醒你認出真我與真理的方式和資訊,
看起來就會因人而異,千差萬別。
但是背後蘊藏的真理是無差別的。
你自性的本質也是完全相同的。
只是因為你的頭腦還沒擁有正確的覺知,
那麼來改正你認知的方式與緣由看起來會很有差別。
點醒你認出你的真我,明瞭真理的詞句,
會不同於那些使其他人認出同樣真理的詞句。
真理絲毫未變,只不過帶你去認出真理的“船筏”確實有差異。
(譯者按:此處“船筏”,借自於金剛經中的一句揭語,“知我說法,如筏喻者”)。
問:
是不是可以這樣說,當一個人在表達真理,展現他的真我時,
同時也就是愛的流露,這份愛會被其他所有人認出,
因為它觸動了每個人內心的共同點,
從而醒悟到我們都是上帝的展現。
答:
真是美妙的描述。
現在再加上這樣一個瞭解:
當這醒悟降臨於願意接受的人時,表達真理的語句,
觸發他們獲得了悟的概念,可能會與其他認出同樣真理的人完全不同。
然而,你們到達了悟的那一點都是同一個,
因為在實相的世界裡,只有這個點存在。
問:
你是否覺得,在真理中有任何終極的概念?
是不是有某種東西在任何時間都是真實的,
或者我們只是進入不同的認知層次?
答:
從最本質的角度來看,
“真理”這個詞完全可以和造物主 、上帝 或者愛 相互替換,
從這一角度來看,真理是永恆的。
不過它不是固定不動的。
當你問, “真理是固定的嗎?”,
那你應該問一問自己,“創造是恆定不變的嗎?”
我會告訴你,不是的,它一直是流動變化的。
不過它的真意是絕對不變的,
它描述的始終是完全接受愛時的喜悅。
在學著去愛的旅程中,你愛有多深,就決定了你理解真理的能力。
當你看自己只是在愛的邊緣遊蕩,體驗到的大多是情緒的起伏,
那你對真理的定義是非常感性的。
那時,當你的認識變化時,真理看起來好像也在變。
不過,當你允許自己更投入的去愛,放下更多對愛的理解上的限制,
只是去愛,那麼,你會放下許多愛的先決條件。
那時,你才真正瞭解了真理的真意。
曾經有很多人試著去描述那創造宇宙的能量。
這一能量只能被描述為愛。
當你用愛的能量,在你的調色罐裡攙合,
以你的畫筆,揮灑在你創造宇宙和生活的畫布上時,
你會看到對真理的認知有許多不同的形狀與樣式。
在那一刻,你會開始疑惑,真理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因為你看到自己可以隨意塑造,
改變畫布上的“圖畫”,以滿足你當時所需。
我鼓勵你將罐中的顏料視為絕對不變,
不要在意顏料塗在畫布上的方式有怎樣不同,
而是留心顏料在調色罐中一體的本質。
將自己定位於未被塗上畫布的顏料,你就會明白什麼是真理。
任何描述創造本質的企圖,必然會人為的加上一些並不存在的限制。
只有智力才需要通過包裝,來認識一個未知的東西。
放下這一衝動吧!
認識到,你就是真理。
你是那罐中的顏料,
是你的頭腦和認知讓你相信,
你可以把顏料塗在畫布上,使顏料不再是顏料。
讓上帝把你塗在畫布上吧,將真我看成是創造的流動,
而這流動如同畫布上的畫,早已被你的造物主揮灑而出。
當你能體驗到這一點,你會知道,在這種情況下,
你的任何表達就是真理的表達,你就是真理。
你不可能與真理分離,就如你不可能與上帝分離。
不管你試圖去定義上帝、愛、真理還是創造,最後他們的含義並沒有差別。
如果你認為他們之間有差別,又覺得你並不是他們的一部分,
那這種看法就是一種幻覺。
與其去尋找真理的定義,不如通過尋找你真我的定義,
去理清楚存在於你頭腦中,真我與假我之間的困惑。
只有當你讓這些錯誤的認識輕輕溶化,
你才會體驗自己就是造物主手中自由揮灑的畫筆,
並沒有自己個人的企圖,去左右畫布上的景色該是如何。
你是那顏料,你也是那畫筆。
不過要明白畫布上的畫已經完成了。
讓自己去享受在認出完美創造時的喜悅,你就會知道愛的含義。
(三) 與無形眾生的溝通
問:
祢能談一談與無形眾生的溝通嗎?
答:
當你變得越來越習慣與你一體的思維交流,那你就會明白,
你所說的與無形眾生的交流,其實是一件很自然、一直都在進行的過程。
一旦你拆掉你自設的柵欄,體驗到更多你的真我,
那麼你會發現,目前你看起來很不尋常的事情,是非常普通而自然的。
你也會感覺到,有身體的眾生和無身體的眾生之間並沒有多大差距。
當你與其他眾生溝通的方式是思維,
而且能清晰得就像你與三尺外的朋友談話一樣,
你就會從你自身的體驗中明白,你不可能只是一個身體而已。
當你在進行思維與思維之間的交流,
這些思維之間很明顯並沒有“距離”,
需要的不過是你注意力的投放。
而這也會為你奠定一個基石,
讓你記得,在你重新接受你的一體思維的圓滿性時,
你不會再感受到自己是與其他思維分離的。
這份熟悉的、思維合而為一的感覺就會植入你的心中。
你也會發現,當你體驗到這一體思維中的和諧,
那麼一個人正在表達和體驗到的,
與其他人表達和體驗的,感覺上不會有你我的差別。
只不過,當你認為自己有自己的個性時,你就開始產生一種恐懼,
擔心自己的個性中會不會缺乏某些品質。
有了這份擔心,你就會提防週圍的人認出你。
一旦你記起其實並沒有任何東西值得去提防,
一旦你認識到分享體驗就是在擴展一體思維,
隨之而來的喜悅會讓你明白,
為什麼天父所有造化之間的溝通,
其實是沒有任何障礙存在的。
問:
這也包括與植物和動物的溝通嗎?
答:
我不會排除任何一種天父的造化。
之所以你很難接受這一點,是因為你目前對這些眾生的舊有看法。
因為你看它們有個身體,而且你認為,
它們的身體代表的是溝通的障礙,
那麼你就會假設,與它們的溝通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能讓自己去感受所有的造化,
去感受它們最純淨的一面〜一體的生命力量,
那時你會接受你形體的純淨,
也會認識到形體與形體之間有自然的溝通能力。
我用的“溝通”這個詞,比你慣有的瞭解更為寬廣。
說話,詞句的流動,是溝通方式中非常微不足道的一種。
將會在感覺這個層次,只有在這個層次,
你才會體驗到、理解到我所說的這些話。
問:
我這樣認為是正確的嗎?
蹲在我身邊的這隻貓,就生命的本質來看,
與我是沒有分別的,因為我們都是能量,
或者說都是上帝的創造。
答:
是的,沒錯。
問:
可是人認為自己是比動物和植物更優秀的生命,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嗎?
答:
為了理解這個問題背後的真意,先記起這一點:
你只會體驗到你自己思維過程的結果。
你已經形成了,我所說的扭曲的自我定義,
而且你還賦予這個扭曲的自我各種屬性,
也就是常說的做人的限制條件。
其中一個屬性就是,做人是優於其他生命的。
因為有了這種優越的感覺,你對造化中的其他生命的看法就被扭曲了。
換句話說,你並沒有看到他們最純正的一面。
你把他們劃入你自己願意接受的類別中,然後才去看他們。
我再提醒你一次,上帝造化中的所有一切,一直存在於完美中。
完美中的展現,沒有等級。
你的現有認知,讓你只看到你的思維習性所接受的事情。
問:
那聖經中的這句話,
『人被給予了統治其他所有的權力』,是怎麼來的?
這是個錯誤,還是不夠準確?
答:
事實上,這是一個錯解。
本來這句話想表達的是,
人可以控制他自己的念頭,以及他念頭所創造的一切。
從這一點說,他不可能是他之後遭遇的任何情況下的無辜犧牲品。
問:
這麼說,我們可以統治我們的念頭。
答:
完全正確。
問:
這誤解真是夠大的。
我可以想像,類似的錯誤,一定還有很多。
答:
在幻相世界中,誤解是有很多。
我不會鼓勵你將注意力放在發掘這些誤解上。
你更該做的,
是去尋找如何將自己從局限的體驗中提升上來,如何去體驗你的神性。
明瞭你是誰,
將這份覺知帶入你擁有肉身時的生活體驗中,這是一個很美麗的挑戰。
那份覺知能豐富你擁有身體的體驗,這會完全超越你目前的瞭解。
問:
如果我們不懈的尋覓,
那麼阻礙獲得這份偉大覺知的各種障礙就會自然消除嗎?
答:
你的願望構成了實現這個期許的基礎。
這個願望,我說它是一個決定,是“尋覓”這個詞背後的關鍵。
也正是你的這個決定,
不停的鼓勵你打開你的思維,去接受更大的可能性。
每一次,當你認為還有更多可以去體驗時,
你所做的,是在你的思維系統裡,
創造了一個小真空,或一個小凹洞,
從而可以去體驗新的資訊。
你是無所不在的。
你以為自己是碎裂、孤立的。
每一個打開你思維的新概念,會治癒你的孤獨感,
會擴展你的意願,去更清楚的靜觀當下。
我提醒你,每次在用“尋覓”這個詞時,
要記住你已經擁有了你想找的東西,
你現在需要做的,只是把遮住真相的面紗掀開。
❤ 感謝 Arthur & Joshua 翻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