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禪意〜覺醒的對話》 第八章 物質體驗 (九)〜(十一終)
耶穌的禪意
覺醒的對話
Dialogue on Awakening:
Communion with the Christ
作者 : 湯姆 & 琳達.卡朋特
Tom & Linda Carpenter
(九) 愛滋病
問:
祢可以談一談當今愛滋病的問題嗎?
答:
首先,我要你回想一下以前一次又一次出現在這個地球上的其他傳染病。
比如說,大瘟疫。
每一種傳染病都帶來極大的恐慌。
愛滋病毒帶來的恐慌與其他的傳染病看似有所區別,
只不過是因為這其中混雜了某些社會偏見,
而且也因為你覺得自己身處其中。
也有些人認為這種病,從某些方面來看,
是一種社會被懲罰的結果。
只要你還在相信「罪」的概念,認為天父視你為一個不聽話的小孩,
會因你做錯事而懲罰你的這種信念,
你就會虛構出各種名目的懲罰,而且你會一直這樣做下去。
事實並不是這樣。
在上帝的思維中,從未有愛滋病病毒的存在,
所謂瘟疫病毒也是一樣。
請不要讓圍擾著愛滋病而昇起的種種社會偏見或者其他的看法,
讓你對它產生不同的定義,或者混淆你的看法,
認為這種類型的疾病完全不同於其他任何一種疾病。
愛滋病,與其他所有的身體衰弱或疾病一樣,
都是一種內在矛盾衝突的反射,內在衝突,就是一種恐懼。
你很難接受像愛滋病這樣的疾病也是你念頭的顯露,
是因為你將這種說法解讀為一種故意的自虐。
當這種說法被你發現是無法接受的,
那留給你的結論只有一個:
你是任何一種疾病的受害者。
讓你變成受害者的原因其實就是你的一個信念:
你認為成為一個受害者是可能的。
我告訴你,任何一種顯現在你身上的疾病,都是因為你首先接受了,
在你思維的框架中,有不完美可以存在的空間。
你會有一種傾向,
“這一切聽起來都很正確,理論上我也接受,
但問題是,當下這種疾病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威脅,這又怎麼辦?”
因此,我必須再說一遍,
除非你改變你對事物的看法,否則你的體驗不可能改變。
你聽起來好像非常理論化的東西,其實是我提供給你的一個非常實用的、
腳踏實地的、能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案。
這會讓愛滋病消失嗎?
當你將那些恐懼的想法替換成視自己為上帝愛的延伸,
你不僅會體驗到個人的安全,你還會發現,
你能毫不恐懼的接受,你的兄弟們所選擇的夢境。
總會有一種傾向,你會基於過去對某件事的判斷,
來扭曲或者改變你所見的事情背後的真實意義。
我在鼓勵你去明白,當任何一種形式的疾病引起你注意的時候,
你首先該問一問自己,
“我是一個受害者嗎?
在我之外會有一種力量能讓我快樂或者悲傷嗎,
或者可以摧毀我的生命?”
你真的以為,相信有一種力量可以讓你悲讓你喜,
與相信有一種力量可以摧毀你的生命,兩者之間有區別嗎?
基於你過去的價值觀,你會假設前者是一個容易得多的問題,
因為你可以通過改變你的思維,選擇去感受快樂來解決它,
而後者牽連太多的因素,已超出你的控制之外。
我可以告訴你,兩者沒有區別。
你的頭腦中,任何一個相信在你之外有一個控制你的力量存在的看法,
最終都會產生這樣一個結論:
有一個喜歡報復的上帝存在。
也許我們可以從這裡入手。
與其擔心愛滋病的龐大問題,不如捫心自問,
“真有一個報仇心切的上帝存在嗎?”
還是存在這樣一個上帝,祂什麼都給你,
卻不給你愛和自由選擇的意志,
讓你去體驗任何一個你自己希望帶到這個物質世界的經歷?
我給你的這個答案,對此刻的你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但是,我給你的,真的是唯一有用的答案,
它最終將幫助你去解決、面對你所問的問題。
(十) 同性戀
問:
祢能給我們解釋一下,同性戀究竟是怎麼回事?
答:
再一次,我建議你不要專注在那些針對你所描述的同性戀的各種社會偏見上。
性,這個概念,已經被許多不同的方式包裝、誤解、錯誤的想像、
和被你們用來建立你們可以接受的社會尺度。
在任何想去建立社會或者其他界限的意圖中,總會有人,覺得有必要去突破這些界限,
去超越各種限制,想擁有一些社會框架無法接受的體驗。
同性戀就是這個情況。
你看,人們總是傾向於對幻相世界中的各種形像加以比較。
總是有個“美妙”的企圖,想找一些“路邊小徑”來撫慰你的我執。
這些“小道”看起來比其他的路更刺激,
好像對你覺醒的努力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性或影響。
之前,我已告誡你很多次,讓你分心去關注形形色色幻相之間的差別,
是你的我執最具隱藏性的詭計,
這樣做會使你無法將注意力放在眼前唯一應該關注的問題上,
這個問題就是明白你是誰。
我可以一個案例接一個案例的給你不同的技術原因,
解釋一個人為什麼選擇同性戀,而另一個又不選擇同性戀。
然而,再一次,你看到了嗎,這只是在分散你的注意力。
只要你還在不停的分別你夢境中正在發生的事情,
分析它們是不是對你脫離夢境有不同的意義,
那你還是在繼續承認你夢境的真實性。
我現在鼓勵你去理解,你正在進行的這個練習過程,
是去改變思維的模式,它最終會讓你脫離我執的思維方式。
對你來說,把注意力投放在自己覺醒以外的任何事物,都是在加強我執的遊戲。
批評是其中的關鍵因素,它無處不在。
當我說到批評時,我指的是,你會分析什麼是有用或無效,什麼是好的或者壞的。
只要你的頭腦狀態,還在鼓勵你去比較任何自然的事物,或者任何形像,
你就不可能真正達到無條件的允許和接受。
當我說無條件的允許,我指的是一種思維的紀律,
將你的注意力鎖定在每一刻,只去關注與你自己覺醒有關的事情。
你的注意力很容易從這個過程中分散,
因為你還有一種感覺,想去看看其他人的覺醒過程。
就你目前的認識,外面有許許多多的“其他人”。
如果你真的選擇去“東張西望”,那你分心之處將是無窮無盡的。
(十一) 靈魂伴侶
問:
多年來,我經常聽到“宇宙靈魂伴侶”( cosmic soulmate )
以及“孿生火焰”( twin flame )這樣的說法,這些說法有什麼根據嗎?
答:
從你看這個問題的角度來說,
答案是: 沒有根據。
從最寬廣的角度看這個問題,除了靈魂伴侶以外,
不可能有任何其他關係存在於基督之內。
我們都是彼此的反射。
你想知道的是,是否在基督中,有某兩個部分彼此之間有特殊的關係,
我會說,這不是一種恰當的思維方式。
既然沒有誰比別人更偉大,
那麼在你試著去認出基督的完全平等性和圓滿一體性時,
試著去明瞭任何一個基督之內的經驗都被所有的人平等的分享時,
卻試圖去認為基督內的兩個展現擁有一種特殊,
而且獨立的關係,這是矛盾的。
當你在沒能認出基督圓滿一體性時去做選擇,
你可能會選擇與那些同樣沒有認出他們的一體性的人,去擁有共同的體驗。
這樣的體驗與其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無不同。
那麼之後,不管你選擇處於有身體,還是沒身體的狀態中,
這種關係還是可以存在,只因為這就是你的選擇。
請記住,你現在擁有的所有體驗,都是你自己仔細計劃過的。
而且,你的計劃是不受限制的。
如果你一定要選擇擁有一個宇宙伴侶,然後你們其中一位說,
“好,我想這一次我到宇宙那一頭去看一看,你為什麼不去另一頭玩一玩,
然後我們再到這裡見面,比較一下彼此的人生體驗筆記”。
所謂宇宙伴侶就是如此。
這就像平日裡,你對伴侶說,
“我想我要進城去,為什麼你不去島的那一頭看一看,
今晚回家後,我們再交換一下彼此的經歷。”
你對體驗的選擇是不受限制的,因為每一個體驗都起源於你的思維。
我對你的唯一建議是,不要在這些宇宙關係上,附加某種靈性的重要性。
你的所有關係都是基於你想認識自我的選擇。
問:
能這樣說嗎?
是不是有時我們會和一群朋友一起投身做人,
然後在不同時候,再彼此相認相識?
答:
答案是一樣的。
你可以體驗你喜歡的任何計劃。
你目前做人時,與朋友們交談,共同計劃。
那麼當你沒有這個身體時,你以為你與朋友們會有什麼特殊無法交流之處嗎?
我們經常說,要改的不過是你的思維。
有沒有身體,不過是你的另一個選擇而已。
你選擇有身體時的體驗與沒有身體時的體驗會有差異,這也決定了機會上的不同。
除非你選擇擁有一個身體,你的心智不會駐於身體中,
不過因為有了一個身體,你就將你的心智限制為等同於身體。
問:
當我們選擇進入物質體驗時,我們總是待在人的肉身中,
或者在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的物質形體?
我們是混合這些體驗呢,還是保持體驗的一致性?
答:
還是一樣,選擇是你的。
我會說,在大多情況下,你們都會去選擇在所謂物質界或空間裡,
擁有一個最完整、最投入的體驗,之後再去選擇下一個體驗。
當然並不總是如此,只是大多數情況都是這樣。
如果你願意進入另一個不需要肉體的體驗,當然你可以自由選擇。
問:
為什麼我們會想投身於此,受限這麼多?
為什麼我沒有去另一個沒有這麼多限制的層次?
答:
你還是處於這樣的思維方式中,
認為有外在的力量將你帶入這個世界,之後又將你帶走。
你的思維狀態要麼是有限,要麼是無限,或者在這兩者之間。
因此,不管你去哪裡,都是因為那一刻你的信念決定你的動向。
當你去任何其他世界,或體驗任何其他的物質形體時,
因為你已經在你的思維中創造這些體驗,
這體驗限制的寬廣或狹窄,完全取決於你的理解。
並不是說你一旦進入沒有肉身的狀態,你就忽然完全覺醒,
然後說,“我想我會再回到這種形式的體驗,將我的視野局限於此。”
你允許自己的視野有多寬廣,你就會擁有多寬廣的視野,
你有身體還是沒有身體,並不會改變你的視野。
❤ 感謝 Arthur & Joshua 翻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