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遊時空》伍 情感的昇華(2)
神遊時空
神遊時空 伍 情感的昇華(2)
❄ 批判
問:
《愛無止境》裡,
耶穌說:「最初的過錯 (原罪) 只是批判。」
但我不了解「批判」與「辨別」有何不同。
答:
辨別時是中立的,
比如說「這朵花是桔色的,那朵花是綠色的。」
在敘述時,情緒平靜沒有起伏。
如果說:「神棍騙錢!!!」那時有情緒起伏,是批評。
通常,有批判的成分在裡面的時候,一定是有情緒起伏。
但對許多人來說,是因為有了情緒起伏才在批評,不是批評才有情緒起伏。
問:
有哪些原因導致情緒的升起呢?
答:
原因多著呢!
隨便一個人說一句話,隨便一個人不送一束花,
都可以造成我們的天崩地裂。
因為眼光全都注意「外在」的東西。
所以外面的人沒對我們笑,我們也生氣。
就是因為「我執」嘛!「我我我」。
看到別人就想到「我我我」,說不定別人根本沒在想你。
情緒起伏太大時,是頭腦處於懷疑和恐懼的狀態。
❄ 解脫
解脫是一種情緒、思維、與注意力的狀態。
當你的情緒、思維、與注意力讓你困惑、心痛時,
你就失去了解脫的狀態,你就沒有解脫。
如果你到了巴黎,又離開了巴黎,你就不在巴黎了。
去了一次巴黎,並不代表你現在還在巴黎。
要在巴黎,就留下,不要跑走。
解脫是一種狀態,不是一個證書。
證書拿到了,不管你做什麼事,你還是有證書。
解脫的狀態感受展現了,卻可以再失去,因為心意不自由。
真正的解脫就是自由,
感覺不自由就沒有解脫。
真正的自由是不被形象與分離感困惑,
解脫不是任何一種形式的恐懼,包括對這個世界的恐懼。
任何恐懼意味著不自由,也就是沒有解脫,
對輪迴恐懼,表示思維不自由,表示沒有解脫。
❄ 我我我
如果一個人只會問,
「你了解我嗎?」
「你誤會我嗎?」
「你愛我嗎?」
「你不愛我嗎?」
「你攻擊我嗎?」
也許他不自覺,
但他還沉迷在自私,我執的情緒世界裡。
他不會其它語言,也聽不懂其它話。
他認為天下所有人也都和他一樣,
只說這些話,只懂這些話,只想這些話。
他沉醉在自己造就的變態世界裡,用怪異的眼光看世界。
他的情緒忽起忽落,毫無定性。
他的看法忽左忽右,毫無原則。
他想成佛,但不知佛無我執,
也不知自己在執著什麼,也不認為自己有我執。
但他每天都在花時間來證明自己的清白與無辜,
和受害者的身份,他不是很好的學生,只喜歡聽甜言蜜語。
背後說別人的缺點時條條有理,
自己的我執被踩時馬上呱呱叫。
他是不可能離開他那波濤洶湧的情緒世界的。
除非有一天他學會 情緒與思維的紀律,
並學會一種新的語言,而且只說這新的語言,
只記得這新的語言:
「我了解上帝嗎?」
「我誤會上帝嗎?」
「我愛上帝嗎?」
「我不愛上帝嗎?」
「我攻擊上帝嗎?」
❄ 愛己及人
覺得很難去愛別人,通常是因為 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
對自己有諸多批評,一直挑自己的毛病,沒有流溢出來的愛。
如果你非常「愛自己」,你會很容易去「愛別人」。
因為,當你非常愛自己,到達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時候,
那個「二十」的愛就會流出來,流到別人那邊去。
所以,在「愛別人」之前,必須先學會「愛自己」。
愛自己~先從不批評自己開始。
先原諒自己,無論是自己做的任何選擇,或犯的任何錯誤,
都要記得:我們都是走在「學習」的路上,
我們做的所有選擇,都是自己當時能做的最好選擇。
愛自己之前,先原諒自己。
你可以看著鏡子,對自己唸「四句」。
夏威夷有一位藍醫生,他用四句將整個醫院都弄空了。(註1)
而「鏡子練習」是可以讓你學會愛自己的好方法。(註2)
練習對著鏡子說:我愛你,或是唸四句。
剛開始唸的時候,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尷尬,或產生疑惑。
可是,你持續的、
有紀律的做這件事情,叫做「戒律」。
持續的做,就會有「定力」。
定力出來以後,就會產生「智慧」。
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戒、定、慧」。
你做得夠久,就會了解什麼是「愛」。
你也會了解,什麼是「愛自己」,你會了解那個態度是什麼。
剛開始你不明白,但你持續做,就會明白。
如果你沒有戒律跟定力,通常智慧不會出現。
註:
四句:對不起、請原諒、我愛你、謝謝你!
參考書籍:《零極限》
參考書籍:《鏡子練習》
(作者露易絲‧賀,2017.9 中文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