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家》初版前言( 1979 年) 〜赫萊瑞恩〜 & 義大利~奧地利


國 家

NATIONS

作者:赫瑞恩

     HILARION   


影音來自 傾聽平靜 有聲





初版前言( 1979 年)

〜赫瑞恩〜


這個世界在進與發展的道路上已到達一個關鍵點。

人們開始明白自己能淪落到多可怕的深淵。

恐懼和毀滅會持續增加,除非人們了解自己正是目前自我困境的肇因。


經過許多世代,人們已經在學習地球生活所要教導的靈性課程。

所有偉大的宗教都主張同樣的途徑:

的弟兄如己,愛的上主勝過一切。


許多高靈前來指引達到高等境界的靈性道途。

一個偉大時代的開端,都會出現這樣的指路者。


但是幾乎沒有例外,

這些偉大的靈魂都被那些不想了解真理的人追捕、迫害、最終滅亡。


學習的時間已接近尾聲。

人不再被容許無止境的去傷害他的弟兄,

也不能再對滋養他的地球進行破壞,以及辱罵他的造物主了。


靈界籌劃了最後一個拯救世界的機會。

這次的嘗試不會透過偉大靈魂的犧牲,而是透過地球本身的犧牲。


一段為期七年的執行期間已經動,

在這段期間,人們所有卑鄙的情慾和邪惡的本能將被容許盡情的宣洩。

除了人類本身的毀滅慾望,自然界的大災難與動亂也將出現。

在最後的階段,為了終結這考驗,超自然的影響力將會明顯的介入。


如果沒有來自高等境界的調停,

毀滅和恐懼將延續幾十年,直到地球被摧毀殆盡為止,

  而這個美麗的星球將會變成貧瘠的荒原,即使是最微小的草葉也無法再生。[9]


許多宗教的經典都曾提及這個時期,但人們對此警告總是不為所動,

而且認為憑著他們的知識與科技,能保護自己免於預言所示的最壞情況。


當考驗越來越密集和強烈時,人們將會發現末日已臨頭。

有些人會提早認知這事實,但有些人依然執迷不悟。

懷疑論者、無神論者、和那些執意抗拒上主的人,將是最後被導向光明的人。


有一些人是不會改變的。

為了這些人,再大的努力也是枉然的。

他們沒有機會回歸真理,而且必須和那些為地球帶來苦難的禍害一起毀滅。


以下這一段是為了給予目前正在發生的事件一個展望,

它比地球層次的一般觀點更具靈性意義。


那些願意傾聽的人們會認出真理,

而其他那些尚未開理解力的人們則會將這些警告棄之不顧並且遺忘。

然而,或許種子會被播下,有朝一日能開花結果。


當最強烈的風暴來臨時,

希望有些人會記起這些警訊,並且及時尋求認知真理。[10]






義大利已失去它的靈魂。


義大利已失去它曾經擁有的中心〜聖座(Holy See)。[譯註:或以「梵蒂岡」代稱]

取代這靈魂中心的僅是一片荒原,人們在這塊土地上像禽獸般互相掠奪。

當墮落衰退至最低谷時,甚至更大的禍害將會在這塊泥地上發生。

它會帶來次序,但卻是奴役的次序,沒有自由和愛。


義大利已經忘了它的目的〜向世界展現宗教奉獻的光輝。

這個國家只是假裝以崇敬之心擁護教堂。


事實上,基督被馬克思主義者教導的無神論所嘲弄。

因為這罪過,共主義的理論將永遠從人類記憶中被忘卻。


大災難之後,這塊不幸的土地將一無所有。

它的居民和他們所有的建設成果都會毀滅殆盡如塵土。


讓世界上其他國家好好的注意它們的姐妹國義大利的教訓。

所有國家都正面臨評鑑,而且所有國家都有缺失。



譯註:


二次大戰以後,義大利政局動蕩不安,貪事件頻繁,

經濟活動受影響,恐怖活動也時有所聞。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義大利經濟更深陷泥沼。

2009 年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中,義大利被指為出現問題的五國之一。

2015 年底,義大利銀行業的不良貸款規模約達 3560 億歐元,占該國 GDP 20% ,

也占整個歐元區不良貸款規模的三分之一,是歐元區經濟基本面中最大的潛在風險。

2017.06.25 義大利政府決定對 2 家陷入困境的中型銀行 170 億歐元,為該國史上最大筆困計畫。




中國已失去它的偉大。


這裡曾有詩歌、音樂、和智慧,如今卻只剩毛主席了無生氣且毫無價的思想。

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已然消逝,文明的花也已枯萎。


如今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靈魂不再具有遠見。

他們不再提升自己的視野去眺望巍峨的山峰。


如果人們不能認知大家都源自同一個天父,

他們如何能視彼此如兄弟?


正是因為缺乏手足情誼,中國上了,

自從上主派遣的鞭具「阿提拉(Attila)」前來鞭打那些偏離正道的國家之後,

世人所未見過的喋血、掠奪、及毀滅之路。


但是在面臨考驗期間,

中國人民所扮演的角色,將使得他們毀滅至最後一個人。


沒有一絲痕跡會遺留。

沒有人會追悼它。


就靈性而言,中國人民皆已死去。

沒有足的回復力可挽救這個「靈性荒蕪」的國度免於毀滅的命運。

   中國最好的人民仍然存活於那些已從這靈性寒冬覆蓋的土地上逃離的人群中。[11]



譯註:

「上主之鞭」〜阿提拉(Attila,406.9.2〜453.4.30),

古代歐亞大陸匈奴人最為人熟知的領袖和皇帝,史學家稱之為「上主之鞭」,

在阿提拉的帶領和不斷的征戰下,匈奴帝國的疆土達到盛極的地,

他曾多次率軍入侵東羅馬帝國及西羅馬帝國,並對兩國構成極大的威脅。

他曾入侵巴爾幹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曾遠征當今的法國、義大利。

在西歐,他被視為殘暴及搶奪的象




俄羅斯已失去它的熱情。


曾經,這個國家的人民是熱愛生命和充滿歡樂的。


然而,那已成為過去。

如今,它的人民是陰鬱、厭倦、和消的。


它在一個想要從國家命脈壓生命之血的暴政下呻吟。

俄羅斯必須擺暴政的壓迫,這塊土地才得以重生。

但這只能經由當今( 1979 年)俄國政權的動亂和毀滅方可達成。


在即將來臨的考驗裡,這個國家會被導向扮演一個悲劇角色。

它會發現自己處於即將降臨地球的大屠殺重圍中。


在那極為嚴峻的考驗裡,它將再一次被淨化,

但俄羅斯光榮的回憶將會被其他國家的新世代所覆蓋和滅跡,僅留下非常微小的部分。



譯註:

1979〜1986 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對蘇聯實施糧食禁運,戰爭影響經濟民生至鉅。

1985 年,戈巴契夫上台後主張民主化,試圖透過政經改革來阻止蘇聯共主義的退化。

1989 年,東歐劇變,東歐各國發生民推翻共黨統治的急劇政治變化。

1990 年,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傚法東歐諸國,意圖離蘇聯獨立。


1991 12 25 日,蘇聯解體,分為十五個國家:

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烏茲別克、哈薩克、喬治亞、亞塞拜然、立陶宛、

摩爾多瓦、拉維亞、吉爾吉斯、塔吉克、亞美尼亞、土庫曼、愛沙尼亞共和國。


1992 年,俄羅斯採用激進的經濟改革,希望快速從「計畫經濟」轉向「市場經濟」,

但倉促的開放物價及自由貿易,造成嚴重通貨膨脹,通膨率最高達 2610% ,民不聊生。

為加快私有化,卻形成大批國有企業落入特權階層手中,無數中階級甚至流落街頭。

七個大財閥趁著經濟危機壟斷了幾乎 80% 的國民財富,並且憑著經濟實力把持政府。

俄羅斯經濟崩潰,超過 70% 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1993 10 月,俄羅斯憲政危機,始因於總統與議會改革意見分裂,人民則對施政者不滿,

超過 5 萬名莫斯科市民要求復蘇聯體制,政府派軍隊鎮壓,並砲轟議會大廈。


1998 年,俄羅斯金融危機。

2000 年,普丁擔任總統(有「鐵腕總統」之稱)後,「經濟寡頭」們遭到嚴厲打

2014 年,烏克蘭革命,俄羅斯武裝部隊進駐烏克蘭境,而且兼併克里米亞。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造成俄羅斯盧布的嚴重貶,導致俄羅斯金融危機。




伊朗已失去它的理智。


在遙遠的過去,它統御一個強大的帝國(譯註 1);

代的國王和平民在心中和腦海裡保有聖典的教誨。

但是它的先知已棄它而去。


現在伊朗屈服於一個人,

這個人堅持決定將自己個人全部的仇恨注入國家的靈魂。

那些在控制網中的人民受到他個人閃耀人格的迷惑,

因而放棄了理智,投入他所引發的仇恨聖戰。


在當前的衝突與戰爭時期(譯註 2),

這個氣數已盡的國家所獲得的唯一報償是懷恨與藐視所能帶來的 : 毀滅。


它已經宣稱多國家為它的敵國,而它們已開始將它分裂摧毀。

沒有其他的命運能留給一個血液中流有極端輕蔑與仇恨毒素的國家。


它不得被哀悼,因為它只是走向自己安排的命運。

但是,為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靈魂祈禱吧!


那指導伊朗命運的靈界生在望中的唯一望是,

這毀滅的經驗最終能教導伊朗的後代子孫 :

唯有「善意(goodwill)」能保護國家,唯有「愛」能使人們的靈魂保持完整。[12]



譯註:

1.波斯帝國:公元前 550 年,由居魯士大帝建立的一統大帝國。

2.兩伊戰爭:1980.9.22〜1988.8.20,伊朗與伊拉克戰爭,

西方各國和阿拉伯國家由於擔心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擴張,大多在政經上支持伊拉克。

美、蘇、中、英、法,各國在戰時均向雙方出售武器,

兩國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傷亡人數,伊朗約 30 萬人,伊拉克約 35 萬人。



瑞士已失去它的信譽。


昔日瑞士人的諾言是受到尊重的,他們把承諾當作一項尚未支付的債務。

當一個國家忘了它的信譽,不久,它的道德風氣也會隨之敗壞。

目前這情況正發生於瑞士。


曾經這個國家了解金對於世界經濟穩定的重要性。

它的銀行家知道,若沒有金,政府將過度發行貨幣以滿足其貪婪,

透過通貨膨脹掠奪誠實的人民。


瑞士對世界擁有一職責,但它並沒有確實履行。

在國際貿易裡,它曾被任命為信譽的守護者。


因為它失去了信譽,在即將來臨的大災難期間,它的信譽會被入侵者棄之一旁,

而它過去曾擁有的完美特質將被踐踏和遺忘。


所有的國家都可從瑞士的命運學習到重要的一課。

那就是 : 珍惜信譽,將之奉為最高的美德,

以免它為其它美德所增添的光彩被抹滅了。



奧地利已失去昔日的強盛。


曾經,它的帝國統治許多人民,並且創造出偉大的藝術、文學、和音樂作品。

它的政治家以文明的方式為許多國家帶來利益,在世界舞台上儼然如巨擘。


然而,在世界局勢上,奧地利已不再能舉足輕重。

在兩次大戰中,它都被征服且受辱,並淪落至卑微的地位,

它再也不敢在世界性議會中慷慨發聲。


它的淪落是世界上其它國家的警鐘,

因為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它的傲慢導致它的黯淡。

它無法回復已失去的崇高地位。


對於這個羸弱的國家而言,即將來臨的大災難所造成的壓力會是難以承受的。

而它會被無法理解的事件所沒,就好像殘葉在暴風雨中被掃落殆盡。


這個國家的課程相當清楚。

一個高傲的國家無法永久立足世界,

因為當傲慢引領前行的伐時,上主的支持力量已悄然收回。[13]





讀 法國~丹麥

❤ 深深感謝 Arthur 翻譯團隊的一位! ❤ 

留言

⚝ 熱門文章 ⚝

《創造金錢》目錄

《創造系列》

《接受富裕》 目錄

《目錄》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又名 雪山大師《靈修大師》

《創造金錢》第一章 你是豐盛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