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止境》第四章 你是愛 (6)

 Love 

Without End

Jesus Speaks


愛無止境

穌說:就是愛

作者:葛蘭達 格林

Glenda Green

擴展世界版

Expanded World Edition  


影音來自 傾聽平靜 有聲




第四章 是愛(6)



,去思單一事件裡,可能呈現之不同層面的意義,

是多麼具有發性


他同意,但同時告誡,一個人事物都有權利只是自己,

不必去成為其他人事物的象,或是引人深思的事。


 :“自性是至高無上的,不需要證明自己。”


當他提到那個話題時,

我釋放了過去曾經的一種防衛感,

當人們在我的畫裡「看到」象的意義時,

似乎意味著某些添加的意義可以為畫帶來附加價

我覺得自己不精緻,只是畫了樹,並沒有其它更多的含義。


他回答 :

“一樹就是一樹,有什麼不對

雖然,象性的訊息可以富饒趣味與意義,

但是,沒有什麼比「單純的存在」更有力量了。


一個人事物不必為了「存在」而去具有其他人事物的意義。

即使是否定最微小事物「單純存在」的權利,

 你也就是在侵蝕自己「單純存在」的權利。


很可能,那些會這樣做的人,甚至沒有領悟到他們有權只「是」自己

當一個人習慣性的將個人事物套上額外的意義與重要性,

他是在竊取生命的力量給頭腦。

如果,這樣的傾向變成一個執著,

認為會發生什麼事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經由愛的力量而展現,

不是為了去迎合外在意義的議程。


一株小草來到的花園展開了生命,

是因為它的父母留下了一粒種子、環境適宜、

而且,所有生命的神聖源頭甚至授權「真我」呈現為一株野草。


不要速下結論認為它是對立的象,或是黑暗命運的確認。

它只是一株野草來到的花園,因為它想要在這兒生活。


然而,若是不想要這株野草,表達的感受,並且祝福它邁向它的旅程。

要擺任何不想要的人事物,最好的方法是 : 祝福它

因為,愛榮耀愛。祝福榮耀祝福。


如果,單純的運用這方法作為一個靈活有力的生活指南,

生命中的許多事都會自然完美。這就是本性的至尊無上。


“起初有三個神聖的因素〜三個「本性」的支柱 : 


第一與最初的是「真我」的存在,這是神性的源頭。

第二是「天真」,這是神性的靈性存在。

第三是「天愛」,這是神性存在與創造力的展現。

本性的三個面向都延伸至人,使他得以祝福與實現。


“在創世紀中,第七天的目的是 : 停止一切作為,並且安息。

 既不是創造的結束,也不是造物主的退隱。

這是至上本性所指揮之終極計畫的開始... 而其展現的自性是「天愛」。”


明我們如何在生活的覺察裡,

自然的感知到「自性、作為、和擁有」之間的關聯。


在真實的優先順序裡,「自性」就是我們的「愛」,

 我們的能力與我們生命中的成就,都是源自「愛」。


然而,架構的世界顛倒了這個順序,並誘導我們相信:

我們必須先「擁有」才能有所「作為」; 先有「作為」才能顯現「自性」。

在專業領域裡,這種優先順序有些關聯。


然而,當它支配一切時,就會製造出許多有執照的專家,

他們不是基於愛的動機,因而也缺乏真正的能力。

這優先順序的顛倒,會導致為了優勢而去擁有物質,

進而使用優勢去取代真誠的「作為」。


最終物會是「形象的創造」而非真實的「自性」。


根據耶 : 

我們的自尊、自重、自信、以及幸福的經驗,

不可歸因於小我,而是歸因於「愛」。


“小我鞏固了偽造或短暫的形象,這形象取代了的愛。

       虛假的閃耀形象與的幸福無關,反而會損耗的幸福。”


他指出這會發生在 : 

當我們把生命的目標奠定在所「擁有」的人事物上,

而不是奠基於我們的「愛」。


自我形象會累積,一層又一層,而它們之間,並沒有和平之道,

也無法把它們變得單純


但他向我保證 : 

當我們反轉方向,並且以愛的本質建立我們的「自我認知」時,

所有衍生出來的形象會失去它們支配的力量。


這個世界充滿了迷失的人們,

他們試圖以外在關係所生的身分,來解釋他們的存在。

即使一個負面的關係,也比感到被遺漏來的好

換言之,當不知道是誰的時候,「有」總比「沒有」來得好。


“事實上,是愛」,而且來自「愛的源頭」。

這可能是一個令人不舒服的了悟,因為它露了生命的責任。


“「愛」是自性最主要的力量。

「愛」是生命的力量,對「愛」明智、盡責、且投入的管理是美德。


“為了這個目的,某些秩序和指南是有助的,

但是對於架構的執著、既定的依賴、規定、以及它幫你揑造出來的身分,

則會帶來許多煩惱和苦難。”


“所有複合的型式都會死亡。

為了使生命繼續運作,它們必須毀壞和改變。

當它們毀壞時,若執著於架構和複雜的附屬物,會是一個令人痛苦的經驗,

無論它是身體上、社交上、或是事業上的執著。”


“那麼,我們能做什麼?”


“由愛的觀點而言,可以把無法避免的改變,導向自己與他人的改善。

然而,當已經把架構當成工具時,才能那樣做。


“觀察架構時,必須警覺,因為架構是大千世界中的組織要素。

例如 : 架構只是不斷變化之物質形式的複雜排列。

它也是思維概念公式的一個面向,被用於了解或管理生命。


有許多世界的層次是透過架構而規畫,

而那些架構已被人添加許多思想程式的因素在其中。

如果記得架構的局限,架構就可以為服務。

  但是,如果忘記了架構是什麼,它就會壓迫。”


於是我問 :“什麼時候架構的影響力是太過分的?”


以與不同的方式,他回答 :


,當事實證明地球不是扁平,

但架構仍舊鼓吹這個信條時,它就已經太過度了。


當節日已失去它們的意義,

而如儀式一般持續時,它就已經太過度了。


當政府只是為了自己的權力,

不是為了服務人民,而企圖殘存時,架構就已經太過度了。


  當任何官僚政治停止服務,而且開始自保和自肥的時候,也該適可而止了。

當公司已被書面作業埋沒,而且失去了價值感和生力時,也該適可而止了。

當學校教的只是理論,而鮮少有關生命真正運作的方式時,也該適可而止了。


當架構變成主人 〜那決定性的因素〜 它就已經太過度了。

最終,架構會永遠背叛,因為它必須如此。

架構是會死亡的。即使宇宙的自然架構都會死亡,

更何況所有思維概念的公式,只支持著短暫的議程。”


他繼續 :

“若要有創新的想法生,科學理論的架構就必須放鬆。

若要有新的價觀出現,公司的架構就必須放鬆。


人們必須擁有「自我管理」的感覺,責任感才能成長。

如果要倫理道德在世間被尊重,做對的事情時,必須有一種喜悅感,

而不是因為做錯事情會被懲罰的恐懼感。


不能再感受到心的指揮,而心也不能賦予生命力時,也該適可而止了。

  架構企圖控制,因為架構的「必死性」招致一種永不滿足的恐懼。”






讀 第四章是愛(7)

❤ 感謝 Arthur 翻譯團隊 ❤  

留言

⚝ 熱門文章 ⚝

《創造金錢》目錄

《接受富裕》 目錄

《目錄》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又名 雪山大師《靈修大師》

《創造金錢》第一章 你是豐盛的源頭

《創造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