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傻天書》第一章 過去與未來的對話 1-4


TAISHA BOOK


天書


 著


YOUR  FINAL  BOOK

的最後一本書



 對話錄 



第一章 過去與未來的對話

  


1-4 洗腦的顛倒



Jim

,那我就努力儘快清除你說的那些大腦病毒好了,希望到時候清除了,

能看到你說的那個真實世界,不會是和《駭客任務》一樣,

到時候才發現那個世界其實也不怎麼樣


我們還是直接進入我們主題

要不然,第一次都談完了,我會發現我還什麼問題都沒問


我的第一個正式的問題,

應該是所有這類圖書讀者的一個最大的擔心和疑惑:

關於“洗腦”的問題。


就好像很多人都《太十日談》是洗腦的讀物,

原來信心滿滿地留學申請, 看了以後卻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不知道了。

似乎被洗腦了一樣。


而那些什麼勵志書籍呀,靈性讀物呀,還有各種教導所謂新世界、

新時代之類的課程更是被很多人描述為是洗腦的過程,很多人很害怕被洗腦,

擔心自己看了這類書,就真的被洗腦變成外一個人了。


《太天書》看起來也是這類教導應該如何思考、解決問題的書籍,

作為作者,怎麼看“洗腦”這個問題。

在努力給我或者給這本書的讀者“洗腦”



Taisha

當一個人他“什麼都不知道了”的時候,他才是真正地知道了。 

這不是《太十日談》對留學申請真正的價


《太天書》教導只會看到想看到的,也只相信已經相信的。 

所以,當問出一個問題的時候,首先別著急聽的大腦給的答案,而是反過來思考,

為什麼我會問這個問題,和我問這個問題是否已經有了一些提前的預設的答案了。

如果沒有這個過程,只會從大腦那裡聽到想聽到的答案,而不會聽到真相。

一般問關於洗腦這個問題的人,基本都有一個預設的前提:


“我自己是清醒的、純潔的、理性的、智慧的。

我從來沒有被洗腦過,洗腦會讓一個人喪失理性和智慧,

所以我要提防一個被洗腦的可能性。”


這個預設的前提包含很多層次的已經預設的觀念,基本這些觀念都是混雜而糾纏的。

就是這些大腦病毒散播的混亂思想觀念本身在製造個人同樣混雜而糾纏的人生與經

我們一層層地幫你梳理清楚才能有效地回答這些問題。


就是的思想。

思想是一切經的源頭,之所以覺得會被洗腦,只是因為一直都在一個夢境,

夢境裡,是沒有能力,會有可能被外在的種種事物影響。


擔心被洗腦,就好像走在大街上擔心被車撞一樣,

一直覺得是一個外在有危險的世界的可能的受害者,

於是會在一個時候,提防各種各樣從外界而來的傷害。


這種“受害者”的思維模式,

本身就是大腦病毒中最頑固的幾個病毒中的一個。

也許覺得這些恐懼是在保護,避免受傷, 

但是,恰恰相反,就是這些恐懼製造了生活中所有的麻煩。

我們第一次談話,暫時還無法深入思維的製造和創造的過程,

可以暫時先放下大腦的思辨,先記住這個結論

“思維創造一切,恐懼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我們到第五次談話,才會把的這種根深蒂固的

“我是受害者”和“外在力量會影響我的生活”的思維模式澈底清除。


不過,即使在的夢中,即使相信

“受害者”而不是“創造者”, 是不是洗腦也可以分辨。

思想是一切創造的根源,和諧的思想只會創造和諧的生活。

的思想本來就應該是純淨、和諧和沒有病毒的。

純淨思想會創造同樣純淨的生活經在如果沒有疑慮和恐懼,

在生活中也不會經疑慮和任何的艱難,更不會有任何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


但是,很多人如果看看他們自己的生活,他們都知道,

他們自己天都要面對無法預料的未來。


他們會期待明天這樣,又會擔心後天會那樣,

個人都認為自己無法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也更不用創造自己的經

進入時間的幻覺,就肯定會經期待和恐懼。


幾乎所有的人實際都覺得自己是際遇和未知的體驗者,而不是創造者。

也許覺得自己可以掌控生活,克服困難,可是當你說這句話的時候,

對困難本身的認知還是外在的,其實是在“生活是危險的,

需要掌控的,外在是有困難的,困難有大小的,我是會被困難影響的”,

本質還是不相信自己的創造能力,也清楚地知道,有對未來未知的恐懼,

還有期待,這本身就是不是創造者,而是受害者的表現。

而這種以恐懼和期待為代表的思維模式的存在,

就是大腦並不純淨的直接表現。


就是因為個人的大腦其實本身就是混亂的,

所以他們會在各種混雜的恐懼和期待中分不清楚,到底什麼是洗腦,什麼不是洗腦。

判斷自己是不是在被洗腦,大部分人其實沒有什麼判斷的依據,

個人都會不斷地服自己,這個是洗腦或者不是,這個思維過程是混雜的。

所以問這個問題,其實是想獲得判斷是不是洗腦的原則。


這個原則很簡單,而那些讓不斷向外追逐,遠離自我的真相,

不斷地告訴外在的力量可能傷害,那些讓的向外歸咎、向外期待和恐懼的事物,

那些讓憂慮、讓你渴望、讓進入分離的幻覺世界的事物,

這些都是強化大腦病毒的控制力的事物,這些必然是洗腦的。


而洗腦的結果就是相信是沒有能力的,是受害者,

必須時刻警惕和提防各種外在的傷害,

還要不斷地追逐那些分離來獲得安全和快樂,

恐懼和期待是任何分離的思維模式的必然結果,

所以,洗腦的過程因此也必然和恐懼與期待緊密相連 ―― 

一旦發現在恐懼或者期待,都是在被洗腦。


而那些引導察覺自己,理解自己,的創造力,

不再成為受害者,不再被外在恐懼所束縛,

帶來在的平靜和真正的自我認識的事物,必然是引導走向解放與覺醒的,

這些清理大腦的病毒的過程是真正的反洗腦。


總之,向外的任何過程都必然是洗腦導致的,

反洗腦只會引導一個人不斷地回到自己。

從這個意義,會理解真正的洗腦是如何發生的。


從出生到現在的一刻,都基本是在被不斷地洗腦的,

你每天看的幾乎所有的書籍、電視、廣告、報紙、受到的教育、

周圍的人的談話、行動,無一不是在向外追逐的,追求成功、富裕、 

他人的認可、世界的和平、地球的健康等等,這些無一不是在說你就是受害者,

必須通過改變外在才能讓自己快樂,都是的洗腦的過程。

想想一個嬰兒的純淨和一個成年人的思想的混亂,

就知道,一直在被洗腦了。


就是在這幾十年的洗腦的過程中,大腦裡培養了一層層的病毒,

這些病毒天催促著追逐這個,恐懼那個,批判這個,望那個,

也在這不斷的分離的思維下,繼續強化的病毒的控制力,

於是,再也不可能體會到你內在的平靜和無恐懼的那種安寧。


當然,也有一些引發你內在覺悟反洗腦的過程,一些音樂與藝術,

一些現實主義的電影和文學,一些引發人們反思生活和人生的書籍等等,

那些讓人離開這個世界的喧囂,回到自己意義的思考和探索的東西,

理解他們給帶來的平靜,那些事物無一不在教導放下的追逐,

回到在,這是真正的讓走向問題預設的自我純淨的途徑。



Jim

可是如果這麼,我們生活中體驗的那些快樂的時刻,不都是在被洗腦



Taisha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憑藉是不是快樂而判斷是不是洗腦。

有一些在的快樂肯定不是洗腦,而幾乎所有外在的快樂,幾乎都是洗腦。

的大腦病毒太瞭解需要什麼了,所以他會經常讓一邊被洗腦,一邊還覺得很高興,

 比如看一些充滿矛盾衝突的電視劇、電影,體驗那裡面的無數的爭

競爭與衝突的時候,明明是在被洗腦的,還是覺得很高興。


也許覺得在的快樂和外在的快樂不容易區別,其實很容易。

在追逐各種外在的快樂的時候,例如財富、購物、成功和種種外在樂的體驗的時候,

一般個人在追逐的快樂之後都會覺得很深的厭煩,

但是又感覺無法控制地想去追逐這些外在的快樂,

例如其實很討厭那些電視劇無窮無盡的矛盾,

但是又很想繼續看,這和毒品中毒的感覺是完全一樣的。


而反洗腦的過程給的也是快樂,

但是那是一種平靜中的快樂,那是來自太的快樂。

他永遠不會讓厭煩,他只是讓安靜,理解自己,

但是的大腦病毒會不斷地叫囂 :“這多無聊呀。”

然後讓放下這些在快樂而去追求其他的快樂。 


體會在純淨的音樂和鬧的電視劇中的快樂的不同

那就是太和大腦病毒將給的不同的感覺,其實知道,是到底喜愛個的。

所以其實可以自己理解,究竟《太天書》或者其他讀物是不是給洗腦的。

防止被洗腦是個人都應該具備的素質,但是,更重要的不是避免被洗腦, 

而是主動地運行反洗腦的過程,回到純淨的思維態的過程。


《太天書》從頭到尾,包括各種練習,其實都是在做一件事情,就是給反洗腦,

清除大腦的病毒,讓你恢復那種純淨、無恐懼、無分離的完整的思維態,

那是所有奇跡創造的基礎 ―― 不可能在混亂的思維和大腦的病毒下,

施展任何的魔法、創造任何的經驗,任何的奇跡的。


當然,的大腦的病毒會時刻地抵制這種反洗腦,

時刻地努力把拉回那種過去的不斷地憂慮、不斷地望和不斷地追逐的洗腦的態。


所以,這本書的讀者,如果是真的厭惡洗腦,應該把這本書讀完,

等理解了在純淨的思維和無病毒的大腦下,會看到一個怎樣精彩和奇妙的世界,

再決定,到底是繼續養病毒,還是繼續反洗腦。



Jim

你說的我明白了,就是,任何的恐懼都是洗腦,任何的安寧都是反洗腦,

所以只要是發展在的安寧的,都是反洗腦,那些去追逐、去恐懼的,都是洗腦,對


那是不是,我們應該去到某種純淨的修行的環境裡面,

例如走入大自然,不再接受那種媒體的轟炸和洗腦,

然後我們就可以更輕鬆地找到在的安寧,

然後就會像你說的,會擁有奇跡的能力了



Taisha

總結的基本意思沒錯,但是,其實還是沒有完全明白創造者的含義。

如果思想是唯一的創造者,那麼外在的環境同樣是可以被思想創造的,

即使在最強烈的洗腦的環境,也不必成為一個受害者。


如果因為恐懼被洗腦, 而卻追逐一些清淨的環境,

比如去避世隱修,那樣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因為還是在恐懼,還是在追逐。

不管怎麼避,也不可能逃得出大腦的無窮無盡的洗腦的方式的。 


所以,要特別注意,即使行為相同,

在的思維模式上的細微的差別,生完全相反的結果。

如果有什麼書籍或者教導告訴要儘快地去某個地方生活,

只有某種宗教信仰才能讓解放,素食有利於健康,

城市生活會導致些疾病等等,或者任何形式的“做這個更好,做那個不好”,

這樣的教導的思維的本質始終還是追逐的思維、恐懼的思維和分離的思維。

這些思維方式,是原本要去清理的那些病毒,又換一個面貌來困擾而已。


記住,沒有區別,沒有不同,沒有好壞,

也無需選擇,僅僅是做自己,而不是做任何事情。 

只要做好自己,自然會知道要做什麼,

而不是去經過大腦的判斷,決定做什麼。


關於如何反洗腦,可以首先認識到,本質上,我是可以創造一切的,

裡,我都有對的創造力,我自己決定我所有的經

我希望復一個純淨的大腦,我本來的樣子。


然後去主動地運行一些反洗腦的模式,不是為了戰鬥, 也不是因為恐懼,

僅僅是不再相信那些洗腦的追逐,而做一些應該做的事情。

於是在這種本來的安寧中,而不是在對洗腦的逃避和恐懼中,

就可以走入大自然,到一個新的環境旅行,聆聽音樂,

日常鍛煉或者任何讓平靜的事物, 專注地工作和學習本身,

都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反洗腦的方式。


記住,的大腦是頑固不化的,

即使最細微的思維模式的殘餘,

也會在不經意之間讓大腦遍病毒。

這也是大腦之間的交鋒最前沿的地方。



Jim

我突然想起老子的“無為”, 

這和《太天書》的“我不知道”“無需選擇”“放下追逐”是一個意思



Taisha

他們表達的核心是一致的,只是用不同的途徑表達而已。

但是,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解讀這些文字。


如果讀者不善於自我察覺和思維鍛煉,他們只會讀到自己想讀的

—— 就好像對老子的“無為”的解釋,千百年有千百種了


不管人們怎麼解釋,卻還是看到,幾乎所有人都還是在“做這個或者做那個”罷了。

如何走出選擇,如何放下選擇的欲望,如何成為自己,

這不是一句簡單的“無為”能講清楚的。


人類已經在行動主義 —— 

要勤奮、要努力和要去為一切抗爭才能獲得的思維模式下相互投射洗腦了幾千年了。

要是我現在和你說" No Pain, No Gain "這也是大腦病毒,

肯定會特別不舒服地站起來反


這是人類幾千年智慧的結晶,那到底是無為對,還是行動主義對

這明明是完全相反的思維模式呀,也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呀,

這不是一兩段能講透澈讓信服的事情。


這些問題我們會在第三次談話

“太的生活原則”再給澈底地講清楚。


類似“無為”的教導,回憶一下,

過去曾經看過多少的書、寓言、典籍、故事,都在教導一樣的道理,

一個讓真正信服了,並去實踐那些事情?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已經了上千年了,人們還是在恐懼失去,望獲得。 

羅斯福七十年前就:“最大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


現在所有人不還是在一樣地相信:

“恐懼都是外來的,是未知的世界給我製造的,我只是一個受害者。” 


儘管所有的智慧都是淺顯的,不明白,也不願意去實踐的唯一原因,

其實只是因為自己大腦病毒的頑固不化。


記住,不管是無為,還是太的生活原則,

都不可能僅僅抱著一兩句真理,就覺得自己已經學會一切了,

必須澈底地理解他們,並在一刻實踐他們, 

大腦的病毒肯定是所見過的最頑固的對手,


如果不像這次談話和未來進行的談話那樣,

一點點地去清除,從一個角度,一個層次去出來分析透澈,

不可能打贏任何一場對大腦病毒的戰鬥的。



Jim

,我承認,《太天書》還有類似的書籍的很多道理很深刻,

只是人們沒有理解,或者根本沒有做好理解的準備。


但是,我在讀這樣的書籍的時候,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

這究竟只是一種心理學,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還是真的像你說的,

學會了,能發生什麼奇跡,用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


這個問題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

超就:“佛教的本質只是一種心理學罷了。”


作為心理學,很多勵志類的書籍都講積極思維、正面思考,防止負面的情緒,

這確實有一些作用,可是我怎麼覺得,這些東西只是換一種方式看世界,

自我安慰,自我催眠罷了,並不能真的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可不要和我什麼“信則靈”那一套,

我可不會像“功夫熊”,真自我催眠,

 看了一眼鏡子,就當自己是世大了。



Taisha

首先,梁超應該沒有過“佛教只是心理學”,

“只是”,這個詞語就是一種否定和貶低。

在貶低或者否定任何事物,其實都是在貶低或否定自己。


如果梁超真的這麼了,

那是他僅僅進入了大腦的幻覺,

他既不瞭解佛教,也不瞭解心理學。


就好像,其實也既不瞭解佛教,也不瞭解心理學,

注意,在心裡和我一起說 :“我不知道。”當然,既然“思維是唯一真實的”,

那麼,一切的科學、宗教、文化和創造,本質都是心理學,沒有區別。

但是,規律就是規律,真實的力量和真實的知識是一種客觀存在,

不管知不知道,理解不理解,他們都會來運作。


就好像難道愛因斯坦闡述相對論之前,相對論就不存在

要是相對論不能生任何的實際的作用,那理解相對論也是沒有意義的。

哲學也好,宗教也罷,心理學或者任何一門科學都是一樣,他們存在必然是有某種作用。

但是,這種作用卻往往被使用者局限了。


可以用愛因斯坦的理論造原子彈,

也可以用來造核電站,怎麼使用,是使用者的問題。

但是,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相對論是沒有意義的,

對他們來也無法解決任何實際問題,諸如買房買車的問題。

也許相對論其實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只是一個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來用罷了。

但是,無論從個角度,這並不是相對論的問題,對


《太天書》的教導,首先改變看自己和看世界的方式,你內在的思維模式改變了,

不再依賴那些大腦病毒了,的外在自然會發生改變,而且是那種不可否認的改變。


矛盾和分離的思想只會製造矛盾和分離的生活,

和諧和奇跡的思想只會創造和諧和奇跡的生活,如果的思想真的轉變了,

卻沒有看到的生活所發生的本質的變化,那肯定是還沒有學會這本書,

思想也還沒真的轉變。


請記住,這種變化是真實地在一刻發生的,

其實生活經一刻都是在自己的思維中被自己創造出來的,

只是因為從來沒察覺自己思想是多麼的雜、多麼的混亂,

所以只能製造某種混亂的、無法控制的外在經。 


《太天書》所描述的創造的規律和相對論一樣,是實實在在的規律與真相,

它不依賴於是否理解、是否信仰或者是否知道而發生。


只是,如果理解它,能真正地利用它,而不是被這些規律的混雜影響而束縛。

就好像人類害怕火山但是卻可以利用火爐一樣,一個是沒有被掌握的規律和力量,

一種是被掌握了的規律和力量。


《太天書》是通過思維的鍛煉,而讓掌握奇跡的創造的能力,

這是一個和掌握任何一門科學和技巧一樣,

需要學習,需要鍛煉,需要複習,

需要掌握,然後才能利用的東西。


《太天書》也會一點一點地教導如何通過鍛煉思維,消除分離,

用真實的創造的力量展現奇跡,這種奇跡肯定不是某種觀念的奇跡,

而是實實在在的和金字塔一樣的現實存在。


覺得任何偉大的創造、成功和事業是幻的

它們都是在一樣的創造規律下被創造的,而且必然是有意識地創造,

《太天書》只是有意識地描述這種創造規律而已。


《太天書》中之後的章節,我們會從各個角度給看,

這種創造為何肯定不是現在想的那種自我催眠一般的“心理學”的過程,

而恰好相反,是一個真實得不能再真實的過程,

無論是想更美麗、更苗條、更富有、更快樂、

家庭更和諧,還是任何的過程,都可以實現。


在太第二,打開真實的眼睛,

可以看到一個創造實現的過程,無論是治癒疾病,

還是創造成功,這個過程都會和觀察一顆種子如何慢慢發芽、開花、結果一樣,

是不可否認的真實,那個時候,就自然不會再有什麼“受害者”的思維模式了,

更不會相信,以前覺得無關緊要的那些混亂思想,只是想想而已。


因為是如此清晰地看見,自己的思維是如何真實地阻礙一切和創造一切的 

—— 所有想過的,都變成真實的了 —— 

也就是這個原因,《太天書》才會如此地強調對細微思維的察覺與鍛煉。


但是,這種創造不是很多人想的那種變魔術一樣的,念一個咒語就實現的事情。 

當然,也不是必須成為某種大師,通過考試才能做到的功能。

就好像《太天書》的,奇跡如同呼吸一樣自然,的呼吸,

並沒有意識到它,但是它卻發生著。 


創造與奇跡也是一樣。

察覺自己,鍛煉自己的思想,會更清晰地觀察到這個過程發生和變化的進展,

也會對自己的能力有更大的信心,最終必然達到完全的創造的階段。


當然,以後的章節會逐教導們很多創造和思維鍛煉小技巧,

也會指出很多的誤區和陷


但是,這肯定是一件可以完成的工作,就把他當成鍛煉打網球或者高爾夫,

知道自己肯定能學會,但是還是要一步步地學就是了。


所有學習過程是沒有區別的,

只是並不是本書都會像《太天書》那樣一步步地指導


但這是《太天書》的核心,

理解了真正的力量,學會了與太的清晰的溝通,

並在生活的一刻接受太的指導,也學會真實的創造,

於是就不再依賴於任何外在的助力,不再需要任何的大師,

或者參考任何的書。於是《太天書》也成為了的最後一本書。



Jim

,我被你說服了。

我就慢慢地學好了,就當學網球

我比較喜歡跑步,就當準備一場馬拉松好了。

我花了五個月,終於從一個從來不跑步的人,

 到現在能完整個馬拉松了。

我特別有成就感


你說的這個《太天書》的學習, 

現在我估計是剛剛能 3 km 的程度



Taisha

想像的進得多,如果,能馬拉松的都算走上太的第一了,

現在的程度是已經能半程馬拉松的程度了,其實走上太道路的第一並不難,

和大腦較量的過程也和開始鍛煉跑步之前對自己的懷疑是完全類似的。

的大腦總是告訴不可能的,但是,其實你跑完馬拉松,

就知道,沒多難,美國有幾百萬人能跑呢


無論是創造還是奇跡,和馬拉松一樣,

做到了,就會知道很簡單,沒有做過之前,會想像得無比地難。

其實這些確實沒多難,也許這本書看起來最難的走上太道路的第二

即使我過一萬個讀者裡面也只會有一個真的做到,但是它也是沒多難的事情。


全世界現在有十多萬的人,都在太的第二的主動的創造的階段上,

已經有意識和無意識地創造了那麼多偉大的作品、公司、服務和藝術,

他們在各個領域都是耀眼的明星,這怎麼可能會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任務


而且,這些創造的規律呀,真實的力量呀,走出分離,無需選擇呀,

從十年前一開始創業,到現在成為中國最大的留學服務機構,

就是在這樣的創造的力量下完成的。


不過,就算我多次,“很容易,這些事情沒有區別", 

的大腦病毒也會和以前讀到各種成功故事的時候一樣地不斷

“那些人和不一樣的,沒有能力,沒有關係,沒有資本,什麼都沒有,

所以那些事情也肯定做不到的! ”


其實一直在與的大腦病毒對抗。

很多人之所以怎麼也學不會,也只是他們還沒開始做,還沒有認真鍛煉過,

遇到一點點阻礙就覺得這是真的不可能的,本質上,

還是他們自己的大腦病毒和思維中的恐懼阻礙了他們。


而不是,這些真實的力量、創造的規律、奇跡本身並不存在,對

不過,雖然我說你現在已經是能半程馬拉松的水準了,我還是要提醒

要注意,比較人與人的進展的程度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是一種局限,

外一種大腦病毒的模式,在和的兄弟姐妹尋找區別。

記住,不要去判斷,也不用去尋找區別,沒有區別。


可能有人一輩子都對跑步無動於衷,

有一天卻突然因一件小事改變,可能比一個了幾十年的人得還要好。

也有可能一個人了十多年,馬上就能去參加奧運會了,

但是突然卻放棄了,再也不跑步了。


但是也可以記住《太天書》的外一句話:

“這是一場必然滿分的期末考試,平時測驗不計入成績。”


最終所有人都會覺醒而走出沙漠,

其實個人現在都已經覺醒,

這是個人不可改變的真相。

所以不用有任何的擔心,

 不用等待,更不用比較。 




第一章 過去與未來的對話 1-5

留言

⚝ 熱門文章 ⚝

《創造金錢》目錄

《接受富裕》 目錄

《目錄》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又名 雪山大師《靈修大師》

《創造金錢》第一章 你是豐盛的源頭

《創造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