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傻天書》第二章 真實與虛幻的對話 2-1
TAISHA BOOK
太傻天書
太傻 著
YOUR FINAL BOOK
你的最後一本書
『 太傻對話錄 』
第二章 真實與虛幻的對話
Taisha:
你不需要學習任何東西,
你本來就知道一切,你本來就擁有一切。
可是無限的你卻穿上一個幾百公斤的潛水裝置,
在一個黑暗的海底,試圖在那裡用幾輩子壘砌一個精緻的沙堡。
這個事情,在岸上可以幾個小時就完成。
你還要求在黑暗的海底,學會火的魔法,點燃創造的火把,
即使你知道一切魔法原理,在水裡你卻不可能點燃任何的火。
究竟如何才能走出這個黑暗的海底,回到岸上呢?
2-1 學習的誤區
Taisha:
Jim ,很高興再次見到你。能向你教授《太傻天書》是我的一種榮耀。
每一次和你的談話都是一次快樂至極的體驗。
在這次談話之前,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當你以後閱讀《太傻天書》正文的每一段文字、
每一次與我的談話、提出每一個問題、聆聽每一個答案的時候,呼喚你內在的太傻
“與我同在”,請他支持你,幫助你,向你展現真正的知識與視野。
這樣我可以更自由地進行闡述,
不必因為考慮一個人的大腦的防禦框架和對一個人自由意志的干擾,而繞過一些問題。
其實,“與太傻同在”是你在學習任何事物、體驗生活中的每一刻當下的時候,
都可以做的事情,只有當太傻與你同在的時候,你才是真正地學習與體驗。
Jim:
好的,我會嘗試呼喚太傻的。
我也很高興和你談話,每當有一個新的領域向我展開的時候,
我就會感到特別興奮,恨不得一下子就跳入其中暢遊一番。
在過去的一個月,
我反覆地讀《太傻天書》的正文和第一次對話錄,做那第一次對話錄後面的七個練習。
我真的很想一下子拿到《太傻天書》的所有的對話錄內容,一口氣讀完。
不過就算沒有《太傻天書》,我這一個月,把以前讀過的
《當下的力量》之類的教導認識自己的讀物,又找出來又讀了一遍,
似乎好多的觀點都和《太傻天書》完全一致。
而且這一次閱讀,似乎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以前只是覺得很有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我以前知道,
他說的應該是對的,但是似乎是一種很遙遠的感覺,
而現在,似乎每一段話都有一些特別的意思。
我經常有一些特別的體會,有一種想用筆記下來的衝動,
然後特別想馬上開始實踐,但是卻又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
Taisha:
這是你在真正地學習與體驗的感覺。
千萬不要覺得這是一種任何人都會有的感覺,它是寶貴的,
當你再次經歷這種感覺的時候,停下來,什麼都不要做,
在那一刻默默地記住那內在的欣喜和快樂,這就是與太傻溝通的感覺。
你能走到這一步, Jim,你能走入第二次談話,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記住第一章的練習中的一條:你生命中的每一刻的經歷都是奇跡。
但是,你剛才說,想實踐,但不知道怎麼做,這只是你給自己的一個藉口。
你一直知道怎麼做,只是你一直不相信,做這些簡單的事情,就真的會有結果。
就好像《當下的力量》和《太傻天書》的第一章,都教導了 “當下一刻”的鍛煉,
每個人都知道怎麼做,這個鍛煉也很簡單,他不做的唯一原因,
是他大腦的病毒不斷地和他說:
“這些有用嗎?看起來什麼改變都沒有,別浪費時間了。”
當你讀這類書籍的時候,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做,
就什麼都不做,或者只做你知道該怎麼做的。
《太傻天書》不是有了七個練習了嗎?
那裡面的任何一個,你都可以去做。
何必去尋求要做更多的不同的練習呢?
記住,更多的追求,就是分離的一種,
當你開始追求更多的時候,你就是在進入缺乏的恐懼。
一旦當你以任何形式想要更多的時候,在那一刻,告訴自己:“沒有區別。”
Jim:
那我是不是應該在學《太傻天書》的時候,
多參考這樣一些同類的反洗腦或者探索自我的讀物呢?
我還找到一本以前在美國的時候買的、美國很流行的靈性經典,
據說是耶穌寫的,叫《奇跡課程》。
那本書似乎太難懂了,我看了不到一章就快睡著了,
似乎和《太傻天書》講的是一個道理,也說了很多類似“沒有區別”之類的觀點,
我估計以後得慢慢看。
但是我又會覺得很羞愧,為什麼這些書我買了這麼多年了,
都是以前很多人向我推薦的書籍,但是我只是剛買的時候翻了翻,
很快就忘得一乾二淨了呢?
Taisha:
太傻不會給你“應該”或者“不應該”的答案,
這樣的答案都是對你的限制,太傻不會設置任何限制。
對任何書籍、工作和生活中的經歷,當你面對選擇的時候,
不要問我,也不要去用自己過去的經驗推論,
那樣只會讓你大腦的病毒給你帶來更多的困惑,
問你自己的太傻,雖然你現在還聽不到什麼答案,
但是,只要你多問,
然後用心去聽,放下對任何答案的判斷和思辨,
也不要著急去做任何事情,你慢慢地就會越聽越清楚的。
所以,如果你想未來得到太傻更多更清晰的指引,
那就從現在開始,每一刻,“有問題,記得問太傻”。
關於你覺得自己因為以前錯過那些書,而覺得羞愧,這完全沒有必要,
羞愧也是一種分離的情感,它是你大腦病毒催促你去追逐的慣用手段。
太傻不會給任何批評,無論你多少次錯過太傻給你的答案,他都不會有任何意見。
你也要學會放下自己對自己的批評,就好像你要同樣放下對別人的批評一樣。
記住,沒有區別的意思是:沒有快慢,沒有好壞,沒有對錯。
你生活中經歷的一切都是奇跡,因為你就是奇跡。
只有你在這種狀態下,才能真正地學習/體驗。
Jim:
可是你上次也說,一百個人有一大半會讀不完這本書。
我一想自己,以前類似的書,也都沒讀完就扔到一邊了,自己就是屬於那一大半中的一個,
我們以後怎麼樣才能在學習任何新事物的時候,避免這種情況呢?
Taisha:
首先你要放棄你的判斷和選擇,
尤其是根據讀書的進展而判斷、
比較不同人的進度,放棄批評你自己和別人。
你讀很多書的時候,並不是因為那本書適合你,
只是因為書的宣傳告訴你,多少多少人讀了這本書,
多少多少人因為這本書取得了成功,於是你開始模仿,開始追逐,
然後你的大腦病毒又不停地把這些書互相比較,不停地和你分析,
這本書好,或者這本書不好,你也不停地分析,
這個人比我知道得多,還是比我知道得少。
比較、評判和選擇,是你的大腦病毒最喜歡幹的事情。
就是在這些比較和評判中,你會陷入內疚和恐懼,又會有期待和追逐,
在大腦的一團混亂下,你當然什麼也學不會。
也許你覺得,以前阻礙你讀任何一本書、學任何一門新知識的原因,
是你的毅力不夠,或者決心不夠,恰恰相反,就是你自己的毅力和決心在阻礙你。
因為你一開始想到毅力和決心的時候就開始進入分離的思維模式了,
你自己的毅力和決心只是在肯定“雖然這本書很難,但是我要努力讀完”,
當你覺得難的時候,你就會體驗到難,你只會體驗到你已經相信的,
你自己製造了你困難的體驗。
然後你就很可能無法讀完。
其實這些過程都一樣,是你自己阻礙了你自己,
而那些阻礙的根源的力量是你大腦病毒的分離、比較、
評判和選擇 ―― 這是我們這一次談話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你讀這本書也是一樣,不要覺得這是多難的事情,
不要一開始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讀完。”
這些概念都是在給你自己製造障礙,
似乎讀完這本書真的是需要憑藉巨大的勇氣和耐心才能完成的事情。
我們上次說過,就好像讀《減肥天書》一樣,想讀就讀,不讀拉倒。
我們上次也說過,《太傻天書》的所有學習,都是輕鬆自然地完成,
如果你感到任何要克服的困難,肯定就是什麼地方錯了。
所以,你可以用你想到的最輕鬆的方式讀這本書,不想讀就不讀,喜歡就繼續讀。
千萬別還沒開始讀,就準備打多大一場決戰一樣。記住,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其實,只要你不去進入有難有易的分離思維模式,大部分書你都會順利地讀完,
你也會學到你該學到的,不會錯過任何事情,也不會浪費任何時間,
覺得有用就去實踐,覺得沒用也不用去批判或者覺得自己浪費了時間,
你只要告訴你自己:“我不知道一本書會對我真的有用還是沒用。”
這樣,你會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感覺輕鬆自如。
這是我對你和每個讀者,讀這本書或者任何一本書的建議:
“隨便讀讀,沒什麼大不了的”,不讀也不是世界末日,讀了你喜歡,繼續就是了。
千萬不要一邊讀,一邊和大腦病毒商量:這本書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是有用還是沒用呢?
你對於任何事情有用/沒用的評判,
都是你大腦病毒的分離的思維,你大腦病毒什麼都不知道。
當然,我們上一次談話說,
一百個人只會有不到一半的人讀完,這只是一個事實,
沒有說這本書有多難,我們只是用這個數位表明一下,
大腦病毒對任何一本反洗腦的書籍的阻擊戰的實際效果。
當然,你會看到,關於一本書難易、有用沒用的問題,剛才又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戰役。
大腦病毒會不斷地給你設置障礙,讓你覺得羞愧呀,激動呀,追逐呀,恐懼呀。
但是,太傻只會給你平靜,它基本大部分時候都和你說:
“那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用緊張,該做什麼做什麼就是了。”
Jim:
為什麼你說什麼都似乎特別容易,我理解起來,就覺得根本沒你說得那麼輕鬆呢?
上次談話也是一樣,和你談的時候,我覺得什麼都有道理,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很多,
回去以後,卻這裡也想不通,那裡也想不明白。
我想這估計也是很多讀者讀這類探索自我的書籍的感覺吧,
為什麼會這樣呢?
Taisha:
因為你一旦開始想,就是在分辨、比較和評判了,
你的大腦病毒就會積極開始活動,給你製造一切讓你根本想不明白的矛盾。
《太傻天書》給你的任何一個鍛煉,可沒有一個是讓你去“想明白”, 然後再練習的。
你只要做練習就夠了,而且這些練習,大多數都是讓你“別瞎想”的練習。
記住,當你還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沒有分離的思維模式之前,
你不管怎麼想,都是不斷變換形式地進入分離的思維模式。
而這些只會讓你的思維更加混亂。
現在你的大腦由於遍布病毒,只能當一台算加減乘除的計算機用,
要理解太傻道路的那些原則的內在的真理性,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我也並沒有讓你讀了《太傻天書》就馬上具備和我一樣,
能馬上把一切問題想得清清楚楚的那種用大腦打生活乒乓球的能力。
我們從上一次開始就強調,先去練習,先去實踐,
你在練習和實踐中,你自然會慢慢地透澈理解。
如果你想等一切都想清楚了,再去實踐,
我保證你等不到那一天,這本書就會完全忘記。
就好像學打乒乓球、游泳、騎自行車,
你不可能看一本教技巧的書,理解理論了,就自然會了。
你看多少遍書,不去練習,不去實踐,你肯定什麼都不會。
但是,就算你不看任何的理論書籍,甚至都不用教練,你就自己去練習,
一開始,你可能一個球都接不到,因為你還不會熟練地使用你的肌肉去反應,
但是,只要經常去練習,之後肯定會慢慢改善的,
你也會更理解之前一些理論書裡的那些技巧的含義。
所以,讀《太傻天書》和任何一本需要你實踐才能掌握的書籍,
尤其是那些探索自我的書籍,練習和實踐是比所謂的理論更重要的部分。
不過你的大腦病毒可不喜歡你這麼做事情,它會對你說:“你不懂原理,你怎麼實踐呀?
你怎麼知道這本書不是害你或者矇騙你的金錢財富的呀?
你一定要特別小心,只有把事情弄明白了,才去做,這是最安全的。”
大部分人也是這麼相信這個事情的,所以,幾乎所有學習與體驗的過程,
都變成了拼命地學了一本又一本,最後還是什麼都不會。
《太傻天書》強調,學習和體驗是一體的,
沒有區別,你在學習,就是在體驗,你在體驗,也是在學習,它們是在同一刻完成的。
如果你非要等學習完了,學會了,再體驗,你只是進入時間的幻覺,你肯定什麼都學不到。
Jim:
原來是這樣的呀。
只要不瞎想,確實讀起任何一本書來應該會快得多。
我原來一直以為,我之所以在讀一些書的時候會一會兒就扔開了,
主要是因為我懷疑那些書是不是真的對我有用,估計這也是“瞎想”的一種吧。
Taisha:
“懷疑”是你大腦病毒很喜歡用的一個招數,不過,
卻不是一個人從一本書或者任何途徑獲得真正知識的阻礙。
如果你不懷疑了,完全地相信一本書是真理,你就真的會克服所有阻礙去學會嗎?
其實,你看看周圍,想想你自己以前讀書的過程,
你會看到有很多人都讀過各種各樣的有關靈性、宗教、
勵志等等各種鼓勵覺醒和自我探索的書籍,
但是, 絕大部分人都與你以前和現在的狀態一樣,
感覺到激動,又充滿疑慮,似乎說的是真理,但是又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怎麼去做。
即使已經不再懷疑那些書說的是否是真的,但是,他們卻沒有絲毫實踐的願望。
任何的書籍也好,理論也罷, 不管一個人多麼信服、多麼明白那是真理,
你不實踐它,那些理論或者道理就不會有任何用處。
也許你會覺得,因為他們還是不夠相信,只要他們足夠相信了,肯定就會開始實踐的。
這只是大腦病毒慣用的藉口罷了。你看《奇跡課程》在美國已經出版三十多年了,
即使有很多人深深地相信類似《奇跡課程》這樣完整的理論體系的正確性,
並澈底地被它的觀念和教導所折服,他們還願意向每一個人推薦這本書,
但是他們也很少有人真的在實踐中去應用。
你會看到,這些人生活沒有任何的改變,思想狀態也沒有任何的改變,
他們該吵架繼續吵架,該憂慮還是繼續憂慮,充其量是偶爾在經歷一些衝突、
矛盾和不如意的時候,會想起其中的某些教導。
你看美國的那些暢銷的靈性讀物,
包括歐普拉推薦的《活在當下》、《靈性的覺醒》、
長期位居排行榜前列的《與神對話》等等,它們的命運幾乎是完全一樣的,
有很多人讀,但是,卻很少有人讀完,更少人去讀懂,
說到能在生活每一刻去實踐的,就屈指可數了。
其實,都不是因為書難不難或者你信不信的問題,
唯一的原因是你一直沒有在實踐中清除你大腦的病毒,
於是你不管幹什麼,其實都是和原來一樣地繼續在分離中養病毒。
《太傻天書》的大多數讀者也會一樣,
有人只讀完第一章,便止步不前了,有人全部讀完,深深地信服,
但卻一點點都不會在生活中實踐,有人嘗試一會兒, 過一段時間發現沒有什麼效果,
又很快地回到過去的狀態,把這本書扔進書櫃的某個角落,
然後在經歷某些巨大的挫折和痛苦之後,才想起來,
曾經有一本號稱“你的最後一本書”的書,
告訴過自己一些應該說是不錯的答案。
記住這個要點:
如果你想等你完全相信了一本書,
再去實踐它,你是肯定等不到那一天的,
你的大腦病毒不會讓你有機會完全地相信任何一本書。
有時候就算你以為你完全地相信,也完全地讀懂了,
如果你沒有開始在生活的每一刻去實踐,你肯定既不相信,也沒有讀懂,
只是換一種方式,繼續去相信你大腦的病毒了。
請注意,我這樣說,並沒有在歸咎或者批評,只是在闡述一個事實。
我在闡述這個事實的時候是非常的謹慎小心,因為往往這就是大腦病毒最快樂的時候,
大腦的病毒在這些時候,可以給每個人貼上標籤,評判一番。
而當我闡述事實的時候,
同時也看到我的每個兄弟姐妹的內在的完整和無限的必然,
我們是一體的,每個人之間其實沒有任何區別。
Jim:
我為什麼又覺得你說的特別有道理,
而且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都說通呢?
真的是我大腦病毒太多,所以腦筋轉得太慢了?
可是,如果我不想,我怎麼知道我到底學到哪一步了。
就好像跑馬拉松,就算我不去爭第一或者什麼名次,
我看到周圍的人,看他們跑得快,跑得慢,於是也可以知道自己的程度呀。
如果我看不到別人的快慢,只是自己一個人練習,我怎麼知道我到底是什麼水準,
是應該更努力還是應該更放鬆呢?
Taisha:
你真的一定要看到別人的快慢和水準,然後才能知道自己的快慢和水準嗎?
這就好像你看周圍人都有碩士文憑,於是你覺得是不是也要有一個 MBA 文憑一樣,
這些都是你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就算你有一個博士文憑,又能怎麼樣呢?
你現在除了本科文憑,什麼都沒有,真的受到什麼阻礙了嗎?
那些所謂真的被沒有文憑或者學歷或者任何資格阻礙了的人,
其實都是他們自己阻礙了自己。
有多少人什麼文憑學歷都沒有,
一樣做得好好的,幹嘛你就一定要這些東西呢?
你說的快慢和水準問題也是一樣,
本質上都是向外追逐的思維模式,你不會真的從那些外在獲得任何安全感,
你只會用那些與你覺得保護你的東西比較,幫助你的東西束縛你。
不管是跑步快慢、學習進度,還是學歷高低都是一樣, 沒有區別。
在時間的幻覺中,每個人的過去和經歷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 Jim , 不要責備其他人的落後,也不要責備自己落後了,
既不要因為懂得比別人多而高興,也不要批評任何人懂得少。
即使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對什麼探索自我、探索真理的事情感興趣,這也是很正常的。
Jim , 你有一些特殊的經驗,已經在這個類似的問題上體驗過很久,
積累了很多的體驗和感受,已經平衡了很多別人也許要花很長時間、
很多功夫,才能完成的內在的渴望,類似金錢、權力等等。
有的人卻只是剛剛開始體驗這些東西,
看起來還有很多的路要走,他們對這個世界處於真正的懵懂和未知中。
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用一樣的步驟和進度,相同的體驗來學習。
所以,放下比較,不要比較一本書和另一本書的難易,
也不要比較自己和別人的進步和落後,這些都是你真正地學習/體驗的關鍵。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你看《太傻十日談》,儘管有人批評它,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熱切地讚揚它,它確實在留學的道路上幫助了很多人。
但是,不同的人在自己的道路上學習的體驗是不同的,
即使從相同一本書獲得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真正造成這種看似不同的其實是每個人自己,
與《太傻十日談》無關。
《太傻天書》也是一樣,它會幫助很多人,但是,不同的人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
也會有人澈底地不喜歡它,覺得它根本都是瞎扯。這些都沒關係。
《太傻天書》不會去責備或者歸咎別人,更不會責備和歸咎自己,
對自己和他人責備和歸咎 本身就是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
一個老師怎麼會一邊教導,而一邊違反教導呢?
你學,僅僅是因為你要在學習中成為你自己,
不是因為任何其他人做或者不做任何事情,
也不是因為其他人做得多或者做得少。
你的外在都只是你內在思維的投射而已,
你不可能真的從那裡找到任何的支持或者助力的,
你只會在向外的追逐中,喪失你本來的力量,
這也是你為什麼會感到困難或者經常放棄的核心原因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