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之鑰》第九章 信念 : 成就之道



之鑰


The Keys of Jeshua


作者 : 葛蘭達格林

Glenda Green





第九章 信念 : 成就之道


 訊 息

 

“真正的信念 ( belief ) 是一種了知,

  它在的心和靈魂裡,喚起全然的確信和篤定。

  並非一個人希望或宣稱他相信的,就真的是他所相信的。

  當信念只是被協議和教條維持著的時候,

  它可能因為危機或機會而導致改變。

  綜觀史,人們的信條就像季節一樣的更迭變化。


“了解信念的真實力量,將能拓展人類成就的新領域。

  事實上,信念和接受的意願是一體的兩面。

  問問自己,已接受的人事物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而未來會允許自己接受什麼?

  這些問題將會開啟你真實信念的殿堂。

  信念是介於過去和未來之間的當下接受性。

  唯有當的心和靈魂接受改變時,的未來才會與過去有所不同。


可能被影響著去期待許多事物,包括正面和負面的。

  所有正面信念的發展環繞著三個持久的確定性。

  第一個也是最強而有力的是 : 與上主的聯結。

  第二個是 : 誠實的了解自己。

  第三個是 : 會得到已給予的。

  當將這三個了知列入考量,

    你將會體驗到一種更新的確定性。”


  我天真的問 :“如果信念是確定性,

  為什麼我們通常把信念 ( belief ) 信心 ( faith ) 聯想在一起?”


“信念 ( Belief ) 是持續延伸的確定性。

  一旦有兩個或三個點連成一條線,這條線就可以延伸至無極。

  然而,信心 ( faith ) 永遠會是一個要素,

  因為,並不知道這條線持續前進時,將會遇到什麼,

  或是它與其它可能性的線會如何生關聯。

  甚至在朋友之間,對於生命也有不同的實踐和願望。

  即使從更高的觀點來看,所有的生命是整合且相關的,

  但是,當事情並非恰好如所願時,可能會感到困惑和不安。


“當的信念集中於 : 

  上主之愛、認識自我、以及了解付出、分享、和接受的原則,

  那時,信心將會帶穿越所有的障礙,實現的願望。

  當的信念是 : 只為一己之利、來自世俗欲望、依照慣例而定、

  以及受別人所影響,那麼,多少的信心都無法使的生命完整。

  這種信念並非建立於持久的基礎上,也未和生命的終極力量相連結。

  信心並不能改變這事實。因此,在為的生命成就更偉大的滿足時,

  對信念擁有更深刻的了解,是第一

  一旦了解自己的信念,並且更駕輕就熟的應用它們,

    你的信心將可立足於磐石之上。”


那一刻,我感到局促不安的痛楚,接著是一股突如其來的衝動,

想要進入私人的聖殿避靜,好讓我檢自己的信念。但是,在我能逃前,他逮住我了。


的生活中沒有一件事情不是某些信念的物。

    你的靈魂並不缺乏信念。

  如果想知道的信念,就先看看的生活。

    每一個人所缺乏的是 : 熟知如何駕馭信念,朝向更圓滿的實現。

  實際上,大部分的信念都是無意識的,

  而且隱藏在夢想、願望、和告的表層底下,

    你將表層獻給上主、家人、或朋友,希望使它們成真。”


他是對的。我忽略了真實信念的果實,

卻專注於自己期待透過他人的支持而實現的共同協議。

那一刻,我領悟到 : 我在信念上需要更多的助,勝於靈性的任何其它面向。

我太常把自己的願望與信念混淆在一起。

而且,那些我「認為我知道的」事物,只是經由邏輯推理而確定,但缺乏熱情。

現在,一種更高的覺知已經在我之甦醒了,

而我深切的望知道那些我已經遺忘的,或未曾充分了解的一切。


  我以懇求的眼神並全心全靈的問他 : 

“我們是否可以從頭開始,就當作我是一無所知的,來重建我的信念基礎?”

  他似乎意會到我已經準備好了,停頓一下,然後 : 


“為了回歸天真,我們必須棄的第一個想法是 : 

  那些對生命本質而言不適當和無意義的願望、期待、投射、或申明,

  與信念的力量有任何的關係。個人都有自己與不同的地方,

  而這獨特性透過個人與上主和他人的關係,以及對生命的信念而增長。


“第二個必須棄的想法是 : 

  信念是一種申明,用來抵抗對生命的懷疑和不確定性。

  的確定性「是」的信念。如果只有不確定性,就沒有信念可言。

  隨意觀察一下,可能會認為許多人都沒有信念。

  然而,這想法不可能是真實的。若沒有信念,沒有一個人能生存。

  但是,並非所有的信念都是正面的。並非所有的信念都是高尚的。

  當不確定性染了任何人的生命表相,

  通常可以從更深的意識層次中露確定性,

  它們隱藏在那些不正面,以至無法為生命帶來豐盛與滿足的信念之

  然而,靈魂強烈堅決的執著於負面的信念。

  因此「對自己誠實」和「寬恕他人」是生命進程的要素。

  缺乏這要素,負面的信念便無法改變。


“第三個要棄的想法是 : 

「信念」的行為,似乎擁有神奇的力量,能無中生有。

  上主是萬物的創造者,而一切都早已存在 至少以種子的形式存在。

  對而言,除非接受,否則沒有一件事物是存在的。

  有時,這種現象以戲劇性的方式展現出來。

    你不願接受的事物,對而言,可能確實是看不見的,

  而且還會發誓,它是不存在的,或甚至是不在可能性的範疇

  當真正準備好去接受的那一刻,它將「神秘」的為顯現。

  這是奇蹟的特性 早已賜予的事物自然的顯現,

  但是,在能接受它之前,它是不會顯現的。

  許多時候,在接受之前,釋放負面的思慮或懷疑是必要的。


“對生存而言,信念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總是會相信某些事物。

  在已經創造負面信念的經驗和意識領域裡,

  增添新的正面信念可能只會平衡負面的影響,但是並不能生正面的改變。

  這是懷疑的不定性。

  這是個常見且不幸的循環,它使人們更加沮喪,並且不願去掌握信念的力量。

  只有兩種方法可以克服懷疑所帶來的挫折感。

  其中一種方法是 : 所能的去發現和釋放負面的信念。

  只要帶著勇氣和決心去做。

    另一種方法是 : 認真的回復對信念真實本質的了解,

  並使它再度成為真實和堅定的基礎。

  這個復原的過程從「確信造物主永恆的臨在和豐盛富足」開始,

  然後再進到「了解自己,以及在生命中的定位」,

  最終發展為「掌握且願意接受的一切」。


“造物主是無限和永恆的供給者。

  上主從未在萬物的秩序中設定任何限制或匱乏。

  只有人類,和生命中的其它物種及元素,

  透過建立界線和所有權的架構去尋求定義。

  最初,萬物皆已存在,但是它們並沒有模式、形、和目的。

  存在的原始態就像是子上的食物已經太滿了,

  以至於沒有人能坐下來用餐。

  這無止境的潛能透過爆炸成為「無極」,

  於是形、模式、目的、和個體性的展現成為可能,

  並且創造出生命無止境的可能性。

  無限的供給仍是永無止境的。

  在生活中所遭遇的障礙和匱乏並非來自上主。

  它們源自信念的第一根支柱,那是對自己和對他人所設下的限制。

  問問自己 :「對於真實且具有建設性的自由和界線,

  我的確定性是以什麼作為基礎?」


“接著是信念的第二根支柱 : 了解自我

  〜最重要的是了解的「心」和「愛」的本質。

  如果,像造物主了解一樣的了解自己,

  的信念和上主的旨意之間,所有的分都會消失。

  只有一個真正的需求,而那就是朝向使的靈魂更圓滿的方向邁進。

  大多數認為需要的人事物是因為 : 

  與上主分離、不了解自己、或對因果關係管理不善的後果。

  僅次於上主,自己永恆不變的因素。

  當了解自己時,觸及自己存在的原因。


“信念的第三根支柱是由「施與受的律法」所組成的。

  怎麼給予,就怎麼接受。這是一個強而有力的真理,

  它深深的影響一個人相信上主、自己、或其他任何人事物的能力。

  當不喜歡收回所給予的類似事物、

  或當把自己設定為他人的評判者時,關上了自己「接受」的大門。

  並不需要給予別人自己想要得到的事物,否則分享還有什麼意義?

  在某些情況下,期待得到分毫不差的交易是對彼此的不尊重。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望。

  必須自在的、慷慨的、和善意的給予,才可能不執著於結果。

  把天衣無縫的結果交給上主和生命自然的秩序


“「分享」和「為他人著想」對於接受是必要的。

    儘管世上的事物看起來像是堅固的,除了透過能量的流轉之外,

    沒有任何事物能移動、變遷、或是在生命中發揮它的價

    事實上,一切都「是」能量。

    當明白這一點,的信念會和實相更密切相關。

    能量的流轉是生命運作的方式。

    這可能看似自相矛盾,但是水並不因為靜止而更加清澈。

    靜止的水很快就會變得渾濁。


“想要接受,「開放」和「能量的流轉」是必要的,而這要從開始做起。

  慈善 或缺乏慈善 是衡量的信念的尺度。

  這就是慈善優於信心和希望的原因,因為它是的信念的證明和能量。


“還有一種情緒與「接受」等同,而那就是「感恩」。

  感恩是如此強而有力的情緒,它使可以放大所有的信念,

  而且甚至在收到禮物之前,透過「讚美」就可以使它們實現。

  真正的信念不會扣留感恩,

  不會等到弭平了不確定,並且克服了抗拒。

  那些是懷疑的特性。

  真正的信念,在形成的同時,就知道這個禮物了!

  這種感覺是無限的感恩。

  讓我給一個簡單的例子,明感恩的爆發是在生期望的同時。

  回想一次口乾舌燥的時刻。

  當看到一杯水時,甚至在喝之前,就很高興了。

  當在喝這杯水的同時,感恩之情變得更強烈。

  在喝完這杯水,並感到心滿意足之後,

  對水的情緒反應就變淡了。

  此時,或許仍有感恩的概念,但是不再對它有情緒的感受。


“禮物已經賜予了。

  是否接受它,或是如何接受它,由決定。

  並不清楚,的信念是直接形成的,

  它是對已存在的可能性的反應,雖然,它通常是無意識的。

  如果,對這些可能性的反應是懷疑、抵抗、和自貶身價,

  那麼,它的結果就會以混亂的形式出現在面前,

  而且最害怕的事也可能會實現。

  如果,以期待和感恩來回應,就和上主的實相連結在一起。


“在這個世界上,為了掌握與捍衛主流信念,存在著相當大的競爭。

  冠軍是屬於那些了解自己信念的人,

  他們的信念是以「對上主的信心」、「對自己存在的真理」、

  以及「施與受的原則」為基礎。

  膚淺的信念並不去努力。

  那些根深蒂固並且充滿確定性的信念,

  無論它們是正面的或負面的,都一定會實現。

  確定性是信念的靈魂。”




相關教理


詩篇 第 145 章 第 16

“上主,祢敞開祢的手給予,並且滿足一切生的望。”


路加福音 第 6 章 第 45

“美善的人從他心中的寶藏帶出美善的一切。”


馬可福音 第 11 章 第 24

“所以,我告訴們,無論你渴望什麼,

  當告時,相信會得到,那麼,就會得到。”


馬可福音 第 9 章 第 24

“上主,我相信;但我信心不,請祢助我!”





信念是生存之鑰。

因此,總是會相信某些事物。

要掌握的信念,必須誠實的回答這兩個問題 : 

1) 我相信什麼?

2) 我的確定性是以什麼為基礎?


有趣的是,許多當代的研究證實 : 

「全然的確定性所生的信念,能也確實推翻一般的實相。」這,當然是奇蹟的本質。

赫伯特本森博士  哈佛身心醫學研究所創 ( 譯註 : J-p113-1 ),

和其他受尊崇的研究人員,也露許多實例,

明被稱為「信念」的這個神秘因素,似乎有助於病人的康復。

信念的力量也可能以奇特和不受歡迎的方式示現。

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們對於信念和機械控制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十八年的研究。

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 : 掌握和失控都受到信念的影響,

而且奇怪的是,信念和結果之間的關係,比假設所作的預測更強而有力。




譯註 : J-p113-1

赫伯特本森博士 ( Dr. Herbert Benson,出生於 1935 ),

是一位美國的心臟科醫生,任教於哈佛醫學院研究所,

他是身心醫學的倡導者,並將靈性帶進醫學領域。

他的著作「放鬆反應」( The Relaxation Response ) 出版於 1975 年,

助無數的大克服了壓力所導致的疾病。

他的著作可作為醫學與宗教、東方與西方、思維與身體、以及信仰與科學之間的橋



我問耶 :“那麼,我們的確定性應該以什麼為基礎?”


“人類的確定性最常見的基礎是「經驗」。

  如果「經驗」是確定性唯一或最強而有力的 來源,

  任何人想要避免在混亂及凡人宿命中原地踏的希望就會很渺茫。

  幸好,還有比「經驗」更偉大的力量存在,

  而且,當以更宏偉的力量發展的確定性時,

  所培養的信念,能滿足的生命,

  並且為的生活帶來更正面的經驗。


可以在心中找到這些力量 : 

  同一體、愛、生命力、尊敬、誠實、公正、以及和善。

  上主已經把這些力量都賜予了,

  它們是和造物主之間永恆的連結。

    每個人接受和運用這些力量的方式,就像指紋一樣獨一無二。

  甚至那些沒有意識到自己和上主之間的關係的人

  〜 和那些否認這關係的人

  都被這些力量所指引,並且從中獲得確定性。


“神聖秩序之是完美的圓。

  唯有透過了解「心」的力量,

  才能超越人類、史、和凡夫俗子的背景而了解自己。

  不了解上主,就無法了解「心」的力量。

  了解上主,就可以達到全然的確定性和昇華,

  超越教義的局限,或教義間經常生的衝突。

  向來就只有對上主的「概念」會有衝突,

  而且,當一個人聲稱他不相信上主時,

  他所棄的,只是一個預設的概念而已。

  認識上主確實是人類的本能反應 ( hard wired ),

  而且,人與造物主的連結是如此深刻,

  只有將心中的音量調到難以聽聞的低語,才能減弱這個連結。

  即便如此,造物主仍是臨在的。是自己的意識轉向一個方向。

  上主永遠臨在...無論一個概念去描述這神性。”




靈 感


約翰阿丁頓西蒙茲 ( 生於 1840 逝於 1893 )英國 : 

( John Addington Symonds )

“靈魂已播下的種子不會枯萎凋零。”


奧利弗德爾霍姆斯 ( 生於 1809   逝於 1894  ) 美國 : 

( Oliver Wendell Holmes )

“上主!祢是愛!我以此建立我的信心。”


詹姆斯拉塞爾洛威爾 ( 生於 1819   逝於 1891  ) 美國 : 

( James Russel Lowell )

“在任何氣候境遇下,唯一能穿戴得體和保持原色的「信念」衣服,

  是由「確定性」所編織,由強烈的「體驗」固色而成的。”


埃斯庫羅斯 ( Aescheylus )( 生於西元前 525   逝於西元前 456  ) 希臘 : 

“不是誓言使我們相信那個人,是那個人使我們相信他的誓言。”


哈里利紀伯倫 ( 生於 1883   逝於 1931 ) 波斯 : ( 譯註 : J- p7-1 ) :

“接著有一個人,請跟我們談談「自知」。

  於是他回答道 : 

    你的「心」默默的了知白晝與黑夜的奧秘。

  而的耳朵渴望聆聽你內心智慧的聲音。

    你會了解思維中向來都知道的一切。

    你會以指尖觸及的夢想。

    你是應當如此。

    你靈魂的隱密泉源,應當湧升,淙淙流向大海;

    你無限深處的寶藏,將會展現在眼前。”





任何一個靈魂  生為愛  會自然傾向於 : 

自己的圓滿與成就、

與造物主建立更強而有力且更有意義的關係、

以及更充分的與他人分享。

當這並沒有輕易發生的時候,

表示有負面的信念干擾建立和保持正面傾向的能力。

可能的話,發現這些負面信念並且釋放它們是有益的。

然而,可能有太多或是隱藏太深的信念,以至無法一次全部發現並釋放它們。

一個更簡單和直接的方法是 :

專注於現有已知的信念,然後用下面四個問題來測試它。

問問自己 : 


1) 這個信念如何加強我和造物主的關係?

2) 這個信念如何展現和增強我的真實本質?

3) 它對我的真實本質是否恰當?

4) 這個信念如何加強我與他人的分享?


簡單的問自己這些問題,就可以加強掌握信念的力量。

這個過程本身就能微妙的減弱所有負面的信念  它們並沒有真實的基礎,

並且加強正面的信念 它們是以這些力量為基礎的。



《耶之鑰》第九章 靜心 & 祈禱


非常感謝期間許多夥伴 :

ArthurMayAlvinSamanthaMichelleSusieHanGreerGirasolJoshuaSunny

StephanieJeanPeterRichardAmberChristinaErinYolandaOmni 翻譯團隊 !  

留言

⚝ 熱門文章 ⚝

《創造金錢》目錄

《接受富裕》 目錄

《目錄》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又名 雪山大師《靈修大師》

《創造金錢》第一章 你是豐盛的源頭

《創造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