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禪意〜覺醒的對話》 第三章 體驗你的想法 (七) (八)

 的禪意

覺醒的對話


Dialogue on Awakening:

Communion with the Christ


作者 : 湯姆 & 琳達.朋特

Tom & Linda Carpenter 




(七) 去創造喜歡的,不過要清楚的動機是什麼



問:

當我們的思維沒有限制時, 

我們的需求立刻就會得到滿足?



答:

完全覺醒之時,“需求”這個詞,

根本不會出現在的詞彙中。

那時,只知道圓滿的具足與同一體。

在這裡,我還想提醒一件事。

不管視自己為一個肉身,

還是把自己看成是一個靈體,

維中的局限感,仍然可以存在。


是一體思維( Mind ), 

但只要的思維仍有任何受限制的感覺,

還是不能體驗無邊無際的本性。

然而,肉身的體驗,呈現出與一體思維決然不同的概念。


完全覺醒之後,如果仍然希望保留肉身,

不會完全棄感覺上身體的需求。

那些需求不會消失,因為它們是物質世界固有的規則。

如果希望保留這個身體,會很快明白我們之前討論過的,

要創造身體之所需,或者支持體驗的架構,對,都會很容易。

這些東西只不過是在物質世界體驗的副品。

我之前向提過,在覺醒的過程中,道理是一樣的。

去創造喜歡的,但要明白其中的不同之處。


之前,我們提過很多次,認出自己做事背後動機的重要性,

這次我希望更能明白為什麼認出動機是那麼的重要。

可以因為自覺匱乏不足而去創造想要的,

這只會將的注意力拉離真正的問題,

也可以為展現本性而去創造,

這樣,需要解決的真正問題〜的覺醒,

才會與的目標一致,也才會深植心中。


如此,所有試著從意識帶入物質界的事物,

不過是支持在世間的體驗,

而在實相世界中,明白它們並不存在。


宇宙中沒有一個人,

也沒有任何力量會支持基於匱乏的創造,

因為其他所有與上帝一致的力量,從未見到匱乏的存在。

我不是要放棄的需求,而是要更正對需求的定義。

明白了創造只是為了維持在物質世界的體驗之後,

放心去做想做的事情。


讓我再補充一點,以免還不明白。

的我執會讓像追野鵝一樣盲目追求世間的目標,

而且會讓以為做的選擇都有意義,都會覺醒。

請明白,這完全是混淆視聽。

這些都是我執為了擋你認清真正問題所的煙霧彈。

如果能理解這一點,在面對一個選擇時,

知道選擇本身並不重要,那就可以安心去選喜歡的。

這其中的微妙之處在於,要明白,在一個選擇時,

都要從認出本性的出發點去做。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之前一直強調,只做帶給安寧感覺的選擇。

這種安寧感,是目前最能確定做選擇的那一刻,是與的真我相通的。

所有的選擇本身並無,在做出選擇時的背後動機,

才是得關注的。


你渴望覺醒,祈求體驗自性。

祈求的,自會得到,這也符合之前學到的原則。

既然我們去創造所需,來維持在物質世界的體驗,

那就以能認清自性的方式去創造。

在物質世界創造所需,

與在實相世界延伸與生來的創造力,有相通之處。

明白它們是相關的功課,這很重要。

怎麼可能一方面夢想去創造一些東西支持的物質體驗,

同時又認為這些東西是本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把重心放在創造的結果,

而不是創造的過程,就會有之前的困惑。


簡單的允許事物進入的意識中。

容許是本性自然的表達。

發現自己有了努力爭取的衝動,

就知道我執又插進來了。


過去,當基於恐懼、需求、

匱乏的感覺去創造事物時,

這些東西並沒有出現。

讓我提醒,這些東西沒有出現,

是因為它們與尋求覺醒的望不一致。

如果基於恐懼而去創造之所需,而這些東西又出現,

這將無法確認本性的真實定位。

不希望再次被欺騙。

望是記起真我的自態。


因此,所有發生在身上的事,

都是應你渴望覺醒的需求而發生的,

現在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一些?

的我執追求某些東西而沒有得到,

就知道對覺醒的望又被應允了。



問:

一旦我們明白了這些,

那麼這個世界就像是一個遊樂場?



答:

所指的那種遊樂場,

並不只局限於物質世界

只要還有受限制的感覺,

不管處於一個空間或一種態,遊樂場都會存在。


如果一方面鼓勵在夢中玩,

一方面又鼓勵從夢中醒來,這會讓困惑的。

更好的投放注意力的方法是,明白這一切只是一個夢。

它是夢,是因為自己的定義不是真的。

就好像在舞臺上做了一個背景,

然後在臺上表演的喜劇與故事,

而且知演的角色不過是真我的曲形象,

用這種心態可以把世界看成是一個遊樂場。

帶著這瞭解,輕鬆的去演的角色。


我希望明白,放下夢境中的限制之後獲得的喜悅,

把自己看成是在夢中玩時獲得的樂趣,要超出很多。




(八) 開悟就像治癒的失憶症



問:

我們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想問,

是關於我們日常的行為以及我們目前的經濟況。

我們已經盡我們的最大能力,

聽從指導,不再抗爭,只做帶給我們安寧的事情。

所有的事情都挺順利,

然而我們的家庭財務卻越來越難保持收支平衡。

我們現在做對了?

還是得換個方式,做一些別的事情,

讓我們個月錢容易些?



答:

針對這個問題,我要注意兩點。

第一點是擔心沒有正確瞭解到如何以靈性的方法將錢帶入認為需要的地方。

我要提醒,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具體的事物上了。

這似乎是一個學了點哲學理論,

就認為找到開悟道路的人很容易犯的毛病。


我希望明白,在開悟的道路上,沒有所謂複雜的驟。

試著讓自己安寧,在安寧中將記得本就開悟。

我肯定能理解,這是沒有固定模式的。


頭腦中,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

那就是認為需要改變自己才能開悟,

而不是僅僅允許自己認出已開悟。


相信為了創造足的收入,需要去學習如何做,

我告訴,這種觀念,是本末倒置。


的注意力重新放回我們之前提過很多次的:

世上只有一件事真正在發生,那就是如何認出的真我。

明白這一過程的最好方法,就是天調整的思維模式,

讓它與真實的越來越協調。


讓我用這種方式來解釋:

一個安寧、充滿愛、無條件的接受的心態,

會讓的意識,越來越認同的一體思維。

如果認出真我,真是唯一關心的事情,會發現,

所有其他覺得需要用來維持物質生活的東西,

都會被滿足,而且實現的過程會是自然輕鬆,

沒有一絲人為的扎。

會發現只需改變的思維習性,僅此而已。


看到了,當能處於安寧、和諧的自然態中,並展現愛的本性,

那時的一體思維會很清楚該如何供給物質上的舒適。

有了這安心,的思維會清晰,

清晰的思維會自然而然將認為所需的物質帶入的生活。


目前發生的是,的頭腦正處於困惑中 ,困惑肯定會帶來懷疑,

懷疑又會被的我執解讀為一種恐懼,

擔心沒有正確的創造生活所需之物。

在這種混亂而又疑惑的態下,

你渴望的生活就不會實現。


第二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一直都在完全、徹底的體驗思維系統的展現。

我甚至可以,在一分一刻,

就是那個思維系統的展現。 

如果將第一點與第二點結合起來看,

會更容易理解。

的思維系統是明白與信任,也就是真我的延伸,

體驗的自然會是真實的自我。

我希不要將注意力放在光怪離奇的創造上,

或者其他旁門路上,而是專注於的本來面目。


讓我幫你恢復一點記憶。

不是困惑,也不是憤怒,更不是恐懼。

然而,如果這些念頭、這些感覺進入的意識中,

就會體驗到這些感覺。

不要把這句話看成或解讀為負面的,或者認為這是批評自己不足的理由。

更有用的理解是,所有發生在身上的事情,

是應的請求而來的,它們不是不速之客。


允許它們在的思維中,

這就是對它們的邀請。


讓我再一次,要改的,只有的思維。

記住,這一改變,

不需要去做點什麼或去想一些並不存在於一體思維的事物。

本性不過是被自認為是誰的幻覺所遮蓋。

所以,不要把改變思維的過程看成是,


“我必須成為什麼”。


安心去改變思維,明白需要做的,不過是重新回到的自然態。

如果願意,可以把它看成是在治癒的失憶症。




❤ 感謝 Arthur & Joshua 翻譯 

讀 第三章 體驗的想法 (九)(十)

留言

⚝ 熱門文章 ⚝

《創造金錢》目錄

《創造系列》

《接受富裕》 目錄

《目錄》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又名 雪山大師《靈修大師》

《創造金錢》第一章 你是豐盛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