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禪意〜覺醒的對話》 第三章 體驗你的想法 (五) (六)
耶穌的禪意
覺醒的對話
Dialogue on Awakening:
Communion with the Christ
作者 : 湯姆 & 琳達.卡朋特
Tom & Linda Carpenter
(五) 思維的力量
問:
假設有這樣一個情景:
一個成功人士,擁有地位、財富和很多東西,
然而在極大的外在壓力之下,突然之間失去了所有的東西。
從靈性的角度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是因為一體的大我,
為了建立小我不同的價值觀而重新編排劇本嗎?
答:
你要明白,沒有任何超出你意識範圍之外的事情會發生在你身上。
如果你覺得這句話不是真的,那你還是會心惶惶,
總覺得可以有意外之事發生在你身上。
不管是你目前認為的一體大我,還是你覺得難以觸摸的下意識,
如果你認為是他們在操縱你的行為,
這表明會有一些外在的力量,將你無法預測的事情帶入你的生活。
如果真是如此,這會完全違背我之前給你的準則:
你只會體驗到首先出現在你思維中的事情。
你思維裡的,必會在你的外在世界中顯現。
所以你看,如果真有什麼事是藏於你下意識中,
或者即使是你思維中的,但卻被你看成是來自於你的大我,
以你的意識看來,如果這些事情的發生,
仍然是超出你的控制範圍之外,
那麼你就是你大我的犧牲品。
這與被視為是其他環境的犧牲品,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擁有這樣的看法,對你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我希望你明白的是,在你的意識中 ,
有許多東西你沒有理清楚,
但是它們可以被你覺察和理解。
不過,它們現在看來是模糊不清的。
我把它定義為一種雜亂的感覺。
這種雜亂是因為成千的思緒攪在一起,
還沒有被你的意識理清楚。
思維中的雜亂,必會帶給你外在混亂的體驗,
因為你物質世界的一切,就是你內心的反射。
只要你的思維缺乏清晰,你在物質世界創造出的體驗,
同樣的,也不會清晰。
當你開始經歷莫名其妙的外在體驗,
當你感覺外在的事件正在超脫你的控制時,
那只是說明,你對思維早已失控。
當你感覺會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
你立刻開始害怕失去在那一刻你最怕失去的東西。
因為你認為已經失控,你首先想到的是去保護你認為最寶貴的東西。
這種需要保護你財產的感覺來自恐懼。
一旦害怕失去財產的恐懼在你思維中成真,
外在的失去就會發生。
如果你允許自己的思維處於恐懼中,
那你最擔心的事件就會在外面的世界出現。
這一概念可以讓你毛骨聳然,
因為你在這個世界的體驗很多都是這種情況。
你的我執喜歡從負面的角度來解讀這一概念,
恐懼成真帶給你的是負面的衝擊。
然而與我一起,重新想一下這個概念,其實它是非常美好的,
因為你應該這樣想:
“當安寧在我思維中,當愛在我心中 ,
那安寧與愛就會是我的體驗。”
“選擇安寧”,我們說過很多次了。
我向你保證,當你選擇了安寧,
不僅僅你所處的環境將會是祥和的,
而且我也希望你明白,
安寧才是最能反映你本性的自然狀態。
畢竟,體驗你的本性是你來此世間的目的。
問:
那麼,外在的環境也會被體驗為安寧的嗎?
答:
當然可以。
問:
即使是在戰爭中嗎?
答:
讓我們直接去探討戰爭的根源。
不必忙於去做這個智力練習,想著,
“我可以在戰火中保持安寧。”
先理解戰爭是如何產生的。
如果你不再把衝突看成是真實的,或者覺得衝突有所價值,
那麼衝突的想法將沒有理由存在於你的思維中。
如果它不是你想法中的一部份,
那衝突也不可能會出現在你的外在體驗中。
我並沒有說,你的頭腦不能在戰爭中體驗到片刻的安寧,
因為這確實是可能的。
然而,這並不是最徹底的安寧體驗,
因為那時連衝突的概念都不會有。
問:
“ 我雖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
〜這句 話是否就是你剛才所講的最好闡釋呢?
答:
確實是這樣。
這句喻言可以更準確的描述為,
“雖然我看似活在幻象的世界中,
一旦我認出它不過是一種幻覺,我將全無恐懼。
是的,雖然我仍走在其中,
雖然我看似停留在本不屬於我的地方,
但我不懼幻象,因為我明白我正在做夢,
而我從未離開過我那安寧的家園。”
問:
如你所解釋的,走出我們混亂思維的方法,
就是選擇安寧。
答:
是的,選擇安寧。
直到它成為你唯一的選擇。
當這覺醒的曙光最終照在你身上時,片刻之間,
你就會醒來,明白你其實從未離開過安寧。
那時, 你將真正明白幻覺這個詞的意思。
問:
我沒有其他問題了,除非你想給我更多的資訊。
答:
資訊總是很多的。給你們的資訊已經很多了,
但只有你真正準備接受的,才有意義。
因此,我們會等待你新的問題,
因為這表示你準備接受其他資訊。
(六) 創造中的選擇
在你們的思維裡,對於“創造”的運作過程有許多困惑。
其實,這也就是我之前講過的,你會體驗到你所選擇的看法。
雖然你本是一個完整、完美的眾生,本沒有一絲匱乏的感覺,
但如果你願意,你還是可以讓自己相信,
你之所以努力去創造物質的需求,是因為你缺它不可。
然而,換個角度,如果你能保持你真我的認知,
同時去創造物質所需,你看到嗎?
你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做。
那時,你的出發點,將沒有匱乏的恐懼,
也沒有抓取物質事物的執著。
你會將創造僅僅看成是又一個你所選擇的遊戲。
或者是另一個玩具而已。
在這個物質界裡,你可以擁有你所選擇的任何東西。
其實,之前我已說過這些話了,但你們從未真正理解它。
“富裕的宇宙”這個用詞,
如果指的是,因為你內心感覺不足而去渴求“富裕的宇宙”
給予你想要的,那麼這個概念是來自於我執。
實際上,用“無極的宇宙”這個詞要更準確些,
因為這個詞可以在你的意識中加深這樣一個概念〜無極就是上帝。
認為富裕存在於上帝的思維裡,只會讓你產生匱乏的念頭。
“富裕”一詞有著對立面〜匱乏,
而在上帝的思維裡,沒有相互對立的事物存在。
在這個物質世界裡,你希望有多麼富裕,你都可以去創造。
然而,你要明白,這種類型的富裕與上帝無關,也不是上帝贊助的。
不過,這其中有價值的認知是,
你在物質界裡,創造富裕的能力,
源自於你自性無限的真實創造力。
然而,當明白你是誰、是什麼時,
你創造力的表現方式將會是非常不同的。
即使你處於夢境中,但你的能力並未被剝奪,
因此,你仍然能以你喜歡的方式去使用你的創造力。
如果你希望通過生病來證明些什麼,那麼你就會生病。
如果你用自己的能力去創造富裕,
我希望你明白,那富裕也是你創造出來的。
有時你可能會注意到,
在你試著去獲得金錢上的富裕或者想去擁有你想要的東西時,
常常有個想法如影相伴,那就是你覺得自己並不配擁有這些東西。
我想告訴你,這個念頭並不正確。
如果你相信這種說法,那說明你又被我執拖入困惑的泥潭中,
因為它一方面鼓動你去追求,另一方面又說你不配擁有。
如果你拼命追求,又得不到,你似乎又在證明我執的謬論:你就是不配。
在這裡,我想指出的是你頭腦中的另一個想法,
那就是在你試圖去創造、去追求你所定義的那些富裕之物時,
你心中總有一種厭煩的感覺,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是因為你還覺得富裕有價值,
而這正是我希望你改變認識的地方。
放下這個富裕有價值的念頭吧。
如果你真的希望擁有某種東西,
把它作為你在物質界裡的一種體驗,
你要明白,你是可以擁有。
同時你要知道,在你運用創造力獲得你想要的東西時,
這其中唯一有意義的就是,這創造力與你自性的真實創造力是息息相關的。
在你物質意識中被創造的事物並沒有什麼價值。
然而你能創造、顯現具體事物,
以及這創造與你本性的真實展現有相通之處,
這個事實才有價值。
我還想告訴你,當你的我執拼命想維持它在你自我定位中的重要性時,
一方面,它會在背後嘀咕,你不配擁有你富裕的創造,
而另一方面,在你就要完全明白創造的真正含義時,
它又會換一張笑臉,與你共同歡呼,
“哇,看,真是太美妙了,‘我們’真能擁有我們想要的!”
不管你聽從了我執的哪一個蠱惑,都會加強你受限制的感覺。
只要你還覺得你創造的東西有價值,這種限制感會一直存在。
然而,如果你願意認出你在世間的創造力不過是你本性創造力的延伸,
那所有的一切將擁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 感謝 Arthur & Joshua 翻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