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禪意〜覺醒的對話》第七章 活在當下 (一) (二)
耶穌的禪意
覺醒的對話
Dialogue on Awakening:
Communion with the Christ
作者 : 湯姆 & 琳達.卡朋特
Tom & Linda Carpenter
第七章 活在當下
“如果活在當下是你本性的一種自然表達,
那麼,就它最真實的本質,這必然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 留在此刻
問:
我試著去瞭解什麼叫活在當下。
可好像一部分的我在抓著過去不放,另一部分的我又在期待著未來。
所以,我從來沒有真正體驗過活在當下。
我該如何做呢?
答:
保持在“當下”對你是一種掙扎,
因為你覺得,你的過去還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由於你還沒能把自己看成是一個無極的生命,
如果沒有了過去, 你會覺得自己沒有存在過。
為了釋放你很難活在當下的掙扎,你必須認識到,
你賦予你的過去的價值,都是基於你罪疚和恐懼的想法。
我這樣說,並沒有排除那些愛與喜悅的回憶,
但你現在還不明白,如果沒有你的那些充滿恐懼的信念,
那些愛與喜悅的回憶會是更完整的燦爛。
僅僅靠你自己,
要想在目前由你那困惑而且充滿矛盾的意識所創造的世界中,
能夠完全的活在當下,是不可能的。
一個持久、不中斷的注意力,需要頭腦一直處於安寧中,
而不是一個喜歡比較和對立的頭腦。
我執利用矛盾來聲稱自己既是純真也是罪疚的。
只有放下你相信有罪和罪疚的信念,你才能夠完全的活在這無極的一刻,
這也是你自然的意識狀態。
引導你活在這一刻正是你內在神聖指導靈的職責。
學習活在當下一刻的價值在於,
它能幫你放下那看似是從過去經驗中發展出來的自我感知。
你必須認識到,如果在你的信念中不認為發生的這些體驗有什麼意義,
它們就不可能出現在你的世界中,
明白了這一點,這些體驗才對你有價值。
要想不承受你因為恐懼想法而產生的後果,
你得放棄賦予這些想法任何價值,並認識到在此刻,
只有這一刻的信念能影響這一刻的體驗。
要想練習活在當下,就得練習無條件的接受。
所有的批判都是基於過去關於對與錯的概念。
當下一刻必須不再受過去發生的事情,
以及創造出這些事件背後的想法的干擾。
你不知道如何與舊有的信念割離。
我能肯定的這麼說,
是因為當初我在練習活在當下時,也有同樣的困難。
我那時是學著聆聽聖靈的聲音,並將我的所有決定都交付給聖靈。
你所做的所有事情,都要能幫助你恢復真我的自然覺知,否則它們什麼目的都沒有。
讓這成為你去瞭解唯一真實存在的當下一刻的動機,
那麼上帝早已給予我們的嚮導,
將接受我們的邀請,讓我們的願望成真。
問:
我的背和頸子常常很疼痛,我也知道這全是因為過去的傷悲所造成的。
一部分的我很想放下過去,不過我也注意到自己的抗拒心很強,不願放下。
對於此事,你有什麼了悟願意與我分享嗎?
答:
對你來說,肯定該做的是,
要將自己鎖定在你唯一真實存在的地方,那就是現在。
想像一下,如果你得了健忘症,
完全忘記你與過去的所有聯繫,所有痛苦的記憶都失去了,
也包括那些會帶給你痛苦的事情。
那麼,你就不會承認此刻有任何痛苦,
或者那個已轉變為痛苦的想法,對你有任何好處。
既然沒有好處,你就會看到痛苦的存在沒有什麼意義。
沒有了意義,你也不會認出它是存在的,
很明顯,如果痛苦不存在,那它也就不會出現在你的體驗中。
我想把你的注意力再次拉回到那個最簡單的事實,
也就是你的身體絕不可能體驗到任何不是首先存在於你頭腦中的事情。
一旦你回顧過去,釋放了那些回憶〜
那些帶給你痛苦、充滿焦慮的事件〜
而且認識到昔日的恐懼本就毫無基石可言,
那麼你會覺得再去錯誤解讀情境,
從而再造痛苦,沒有任何意義。
回溯事發現場,是一個可以幫你釋放掉帶給你痛苦的記憶的有效方法。
不過,針對你的情況,我會建議對你更有用的做法,
是簡單的將你的注意力帶回現在、此刻。
你那罪疚的感覺,驅使你去再次審視那些過去的事件,
很自然,如果你已經判定自己是有罪的,那麼你現在自然會覺得有罪。
這份罪疚感,遮掩了當下美麗的視野。
從你的過去,你找不到理由來原諒自己。
只有回歸你當下的覺知,你才能明白你的真我是純潔無瑕的。
當我說你本是上帝完美的神聖創造時,
也只有在當下這一刻,這句話才能引起你的共鳴。
(二) 準備好
問:
一個人如何能做事全憑自然的動力,
不需事先計劃,也能同時處理好幾件事情呢?
答:
我鼓勵你將“活在當下”解讀為,
每分每秒都能自發的準備好,去全心體驗每一刻。
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極有可能會錯過你已經計劃好的事情。
請記住,這些正在發生的事情,都是你的思維過程在物質世界的反射,
是為了顯示給你看你附加給它們的意義。
所以,除了管好你的想法,還有什麼需要管理的?
當你不再抗拒你的真我,停止去改善上帝完美的造化,
所有的事情都會不受時間限制,順利而自然的流動。
上帝早已贈予你一個完美的計劃者,
隨時自發的去聆聽祂,萬事都會完美的發生。
當你在思考,在體驗,在形成新的概念時,你就是在持續的計劃。
然而,當你忙碌在遺憾過去或者擔心未來的想法中,而無法體驗當下一刻,
你會錯過你費盡心思計劃的事情。
當你逐漸意識到,你所需要做的所有計劃與管理,
只是清楚的將你的注意力放在你希望從你的體驗中獲得的那份感覺上,
那麼你就擬定了經驗應該帶給你的意義。
所有促進這個意義發生的必要細節,會在不需要你額外努力的情況下,自然發生。
這就是你的體驗的特質,不管你是有意識的計劃,還是無意識的在做。
這也是為什麼你會否認自己創造了不愉快的遭遇。
你沒有認出事件的細節或者特殊之處是被有意識的計劃過。
確實,你很可能不是有意識的在做。
然而,我可以向你保證,你的感知,
還有你所體驗的意義,一定是你自身信念的直接反映。
❤ 感謝 Arthur & Joshua 翻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