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止境》第一章 讓這裡充滿了光 (1)

Love 

Without End

Jesus Speaks


愛無止境

穌說:就是愛

作者:葛蘭達 格林

Glenda Green

擴展世界版

Expanded World Edition  


影音來自 傾聽平靜 有聲




第一章 讓這裡充滿了光 (1)



這道光輝非常強烈,

它充滿整個房間,所有的黑暗都消逝了。

我往上一瞥,卻發現吊燈是關著的。

這一點也不令我驚訝。


因為我感覺到這襲捲一切的柔和白光,

完全不是人為的,就像是來自天堂的一片雲彩。

整個屋子都浸在一種新降瑞雪的寂靜無聲裡。


這靜謐虔誠的空間中,

湧出銀色的光束、能量波、以及像是火引展的氣流脈動。

這流向上、下、四方的光波,源自一個令人炫目的高亮度光點。


它像太陽一般燦爛;卻不炙熱。

更可能的,它是四面八方同樣性質光芒的集中點。


它特別的榮光閃爍著耀眼的光輝,

銀色金色構成的圖案還著琥珀色的乳白光邊,

並閃耀著淡紫色、藍色及瑰色的光。


當那光芒使我的眼睛充滿水前,我只能對著這中心直視一秒鐘而已。

驚訝之餘,我必須轉移視線,當下我聽見音流,形成語言的格式和節奏;

雖然以前我沒有聽過這種語言。


當那“音流”在我腦海形成意義時,

訊息是 :好! 葛蘭達!”


在這光的臨在中,有著不出的神聖。

如果光能唱歌,那一定是詠唱著天堂的聖樂。

如果光是芬芳的,那一定散發著高山純淨的氣息。

我轉身再看,這燦爛的光輝簡直勢不可


當我閉上雙眼,保護它們過這耀眼奪目的光輝,卻同時流下了眼

我剛進我的在,這神聖的臨在就射出一道能量光到我的兩眉之間。


有一股壓力迫使我開雙眼去證實。

我所看見的是一道能量流注入我兩眉的中心。

閉眼回到舒服的視裡,我注視著一幅圖畫被銘刻入記憶中。


從描繪至完成大約花了五秒鐘。

這個圖像似乎是深植在我腦部的視覺區裡。

它不會消失改變,任何時候當我想看就可以看。


因為被它的美所吸引,

我著迷的凝視著在那完整的、三維立體的、全像攝影的耶基督影像。

他莊嚴的站在山頂,俯視青翠的河谷,屹立在放牧羊群的上方,

那時地平線上有一巨浪般翻滾的雲,正好形成一頭獅子的外形。


我無法要求比這更生動逼真的景象來作畫。

它是僅次於耶真實臨在之最好的事情了。


有趣的是,它看起來不像我可能預先構想的樣子。

就像多數的西方基督徒,受限於對閃族人的刻板印象,

我驚訝於所望著的竟是深藍綠色的眼睛,配上棕琥珀色的頭髮。


當我終於復了知覺,

我發現那光輝的臨在體已經離開了,而客觀外在的現實回到正常的情況。

然而,我知道某部分的我,不再和以前一樣了。


那個直覺被證明是真的,

因為在那神聖時刻之後,我生命中的件事都改變了。

那燦爛的光輝會永遠的烙印在我的靈魂裡,

或者,與我的心合奏於一個永恆的脈動中。

此刻我在有一個光之火花已被點燃了,

它將會成為通往廣大覺知與生命的途徑。


在我對這邂逅的含義感到十足的把握,

準備開始作畫時,已過了四十天。

一個清晨,透過虔誠的感恩與靜心,

我熱切的尋求再度燃起我的意識,專注於那景象。


我細細密密的研究景象的一個微妙變化,

並且,把它像生命的氣息一般吸入我的在。


當日子悄悄的過去,

這景像變得更完整,而且耶的臨在變得更真實。

這獨異於我過去視之靈感或夢境的經驗,

通常它們經由反覆的回憶之後,會逐漸的淡化。


起初,這種感覺就像隔著一層透明的窗,跟一個站在外面往看的朋友打招呼。

那雙美麗的眼睛吸引我的摯愛,終於消溶了我們之間的「玻璃」界線,

並且如磁石般的吸引我進入他的世界


當那況發生時,

 他的臨在顯得更引人注目且充滿動力。

我似乎是進入了一個豐富感知的世界,

它既鮮明又完整,宛如一篇史詩般的夢,

但這「夢」比以前我所體驗過的任何一個夢境都更清醒。


想想一個非常貼切的對比,我們睡眠態的夢境是經由黑暗進入的,

而我拜訪耶,則是經由一個明顯且充滿生氣的閃耀光洞進入的。


11 23 日至 1 1 日這段期間是豐盛的日子,

創造性的預備,個人實相的探索,以及智力的冥想,

豁然突飛猛進,跨入宇宙和無限可能性的領域。

有趣的是,回想起我在大學院校教書的那幾年。


身為研究中古基督教藝術的學者,

我對許多有關耶和瑪莉亞超自然靈視的記載及圖像都很熟悉。

慮及那些神聖的靈視通常伴隨著長期艱困及束縛的修道院生活,

起初我有點兒擔心自己的身體與生活。


但明顯的健康況很快的驅散了那些恐懼,

而我更大的興趣轉向一個學術背景的範疇〜光與物理學的研究。

總括這一切,我被賜予了一個罕見的機會,

我經了一個所有感官都深刻鮮明的神秘體驗,

而這擁有著足宇宙訊息的史性時刻,

提供了結合「平凡」與「超凡」的了解與橋


這讓我想起普利布朗(譯註:CH1-p4-1 ),

以及他有關「人類腦部全像圖功能」的重大研究。

已經被證實的是 : 在視覺上,腦皮質視覺區並不是感應明暗與色彩的型態,

而是運用與全像攝影相同的原理,感應不同波動的形式,

在這些波型進入我們的感官之後,腦皮質視覺區把它們轉換為可識別的形象。


普利布朗更進一的原理推出合理的結論,

並提出 : 那客觀存在的事物〜物質的世界,架構與萬物〜

甚至可能不是以我們所感知的方式存在。


說 :“這並不是意味著世界的景象是錯的...

而是指,如果透過全像圖系統觀看宇宙,

就會得到一種截然不同的視野與實相。

而其它的實相可以解釋那些至今科學上仍然無法明的事物,

 : 超自然現象、同性、以及顯然有意義的巧合事件。”


補充這個大腦全像理論的大衛博姆(譯註: CH1-p4-2 )甚至還有更令人驚訝的主張 : 

一切有形的事物就是一種全像圖,整體的任何一部分,

不僅僅可以在實相浩瀚且原始的層次裡被發現,

還可以從整體中被無限的複製出來。


這些令人敬畏的概念得深思,而之前它們從未與實際的體驗有關聯。

那關聯的完整性,將會在未來的事件中被證實。


此時,如果我在藝術上的努力真正成功的話,

對於我將呈現給這世界的神聖主題,仍餘留著個人的疑慮與默默的不安。


「如果」這兩個字仍然偶爾飄過我的意識,

而我將在次的談話裡,以及外部世界的短途旅行中尋求信心的堅定。

我與丈夫分享那個景象和有關綠色牧草地及羊群的細節。


他回應了一個同時具有服力與落實效果的建議。

他建議我直接去找活生生的羊群,寫生或拍照一隻小羊兒,

為畫作創造一個更具實體的參考點。



譯註: CH1-p4-1

普利布朗 Karl Pribram 1919. 02. 25 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為研究大腦皮質層的先鋒,

任職於美國史丹佛大學時,與大衛博姆合作研究「全像式腦部模型」。


譯註: CH1-p4-2

大衛博姆 David Bohm 1917. 12. 20,出生於美國賓州,曾任職於英國倫敦大學,

在理論物理學、哲學和神經心理學領域有傑出的貢獻。

大衛博姆與普利布朗的合成理論,被稱為全像式模型理論(holographic paradigm)。



詳細研究過三個郡一個畜羊牧場之後,

我們因發現 11 月下旬不可能是小羊出現的季節,而感到失望。

然而我們決定勇往直前,在星期六參觀我家的農人市集。


天方破曉,我們就帶著照相機,出發去找小羊兒。

如果我至少能找到一隻小羊,並拍到一張相片作紀念,那也算是有些進展。

我們一抵達,就直奔家畜區,卻只上更多的失望。

有兩隻小羊,已經在早上八點半被賣掉了。

我感到運氣不佳而且沒有上天的支持,所以準備回家。


然後,從眼角的餘光中,

我察覺一條巷子裡,有一群混合著不同品種的羊,

由一個頭髮斑白的老移民商人引領著。

那群羊看起來亂,動作遲緩,而且羊毛蓬捲,並不吸引人。


再一次,正當我要轉身離開時,

忽然有一隻閃亮的白色母羊,從羊群背後鑽出來,並走向我。

我從沒見過像那樣有著簡短而清新的羊毛,修長的子和帝王般的面

明顯的懷孕體態,使的外表看起來更加高貴。


我不由自主的依據那首童謠曲名為命名 「瑪莉」,因為的毛像雪一樣白。

我們「黏」在一起幾分鐘後,認養的衝動湧上我心頭。


我很快的聯想到即將下小羊,

因此藉由買下瑪莉,我就能同時擁有它們可用於作畫。

更巧的是,儘管我們修復好的農舍緊鄰於市區,卻被規劃在農業區。

我們兩個都市牧羊人,新手上路,將瑪莉放在我們凱迪拉克車的後座。


即使離開自然成長的環境,瑪莉仍然閃閃發光,

這促使我詢問這個商人,是什麼品種。

當我拿支票給他時,他回答 :「是南歐的野生羊。」

我對此名稱沒概念,所以沒有再進一交談,我們就開車離去。


當人們張口瞠目並且嘲笑我們後座的「嬌客」時,

我們感到有點兒害羞〈英文為諧意字〜像羊似的〉。

但他們知道什麼


為了轉移窘境,我們輕柔的對著瑪莉話,並且計畫的住所。

接著忽然冒出了這個問題 :「南歐野生羊是什麼


這個名稱聽來有點兒熟悉,但我突然感到不安而住了,

或許〜瑪莉是新混血品種,而當耶在世時,地球上還沒有此品種。〜

小女孩時,我曾多次造訪我叔叔的畜羊牧場,從未見過像瑪莉這樣的羊。


我越想越覺得這是個問題,

因為,任何現代的成分必然會損害這幅畫的完善性。


當瑪莉被安置在的住所後,我前往圖書館去尋找問題的解答。

我很快的在百科全書中發現我正在找尋的答案。

驚訝與難以置信之餘,我從外兩個資料來源尋求確認。

南歐野生羊被公認為歐洲最古老的豢養品種羊,

而且,被尊為所有豢養品種羊的祖先,

此外,二千年前,曾在中東被廣為放牧。

我反覆的讀那幾頁,直到完全牢記在心。


我興高采烈的仔細回想,

有多少的難題已經被這樣完美驚人的奇蹟所取代。

除非去中東旅行,並和貝都因人以物易物,

否則我不會得到更適合的羊,作為畫畫時的模特兒。


在我家找到瑪莉的機會是難以想像的,

我在孩童時代,就已經在我發現的土地上玩過。

我想知道,在多久以前,這幅畫在冥冥中就已註定了


發現瑪莉這件事來諷刺,

因為我把這件事看成是偉大可靠的印證,

而實際上,它只是更偉大奇蹟的序曲而已。

有名的量子物理學家大衛博姆曾說 :「物質是凝固的光。」


他的註釋可能括了我們宇宙的終極矛盾:

〜在我們面前所展現的一切,

必然曾經被包含在超乎我們想像的計畫與光輝之中。〜






讀 第一章 讓這裡充滿了光(2)

❤ 感謝 Arthur 翻譯團隊 ❤  

留言

⚝ 熱門文章 ⚝

《創造金錢》目錄

《接受富裕》 目錄

《目錄》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又名 雪山大師《靈修大師》

《創造金錢》第一章 你是豐盛的源頭

《創造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