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家》序 & 前言
國 家
NATIONS
HILARION
國 家
破壞和混亂的時期已降臨地球,這是人類悲傷的時節。
目的是將人類內在的狀態擺在人們的面前,並向人類顯示他們內心的憤怒和仇恨。
然而,從這混亂與害怕的時期,會萌起新的花朵,
起初將是緩慢的成長,接著會是越來越大的確定感〜一種信念:
人類的天命超越那微不足道的唯物主義和利己主義〜
目前佔據著所有人的注意力,
上主的創造,是永恆擴展的織錦,
人類註定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而現在正是把所有稚氣的顧慮與不值得的追尋放在一旁,
一起走入「愛」與「光」,攜手進入光輝燦爛新紀元的時刻。
〜摘錄自 : 象徵與符號 (第三版)〜
譯者感言
這本書幫助我們學習以「靈性觀點」看待世界和自己。
我們試著採用「譯註」的方式列示 1979〜2017 年間世界各國所發生的重大事件,
好讓讀者能作為後續的觀察、參考、和印證。
讀者可以發現,有些國家的風暴和災難減輕了,有些國家的卻加重了。
我們希望透過此書,鼓勵更多的人們致力於改善、學習、和成長,
能夠擁護「真理、正義、慈悲、與愛」,為地球帶來更多的光、愛、與和平。
大家一起攜手邁向如金色黎明般的新紀元!
❤ 深深感謝翻譯團隊的每一位! ❤
序
已熟悉 赫萊瑞恩 書籍的讀者,以及那些初次探索這訊息源頭的人,
對於這本經過兩次修訂與增幅的書籍,應該都會感到非常有興趣。
「國家」這本書是一本集錦,透過通靈的方式傳達靈界對於世界各國的評論,
書中記錄了這些國家目前( 1984 年)正在努力解決的靈性課題的性質,
並且概述這些國家未來命運的預知景象。
初版只包括 11 個國家,而目前這版則擴增為 25 個國家。
除了這些評論以外,本版(第三版)還包括 赫萊瑞恩 的長篇前言,
其中,他詳述了解「轉世投生」和「業力法則」的重要性、
基督教經典刪除了有關「輪迴轉世」的經文、人類「憐憫心」的演進、
「大災難」的目的、以及近年來由於靈性追求者的努力所導致的未來光明遠景,等等。
此外,書中也包含了對於世界各大城市的有趣論述,
說明為了分辨各大城市靈性覺醒和進化的普遍水準所使用的測試方法。
依據這些測試標準,世界上許多「大」城市並沒有通過良好的標準...。
最後,赫萊瑞恩 的結語大概說明了預言的性質,
以及為何「最好」的預言家的預言往往不會準確實現的原因。
對於不熟悉 赫萊瑞恩系列 的讀者,我要簡短說明一下。
1977 年時,透過練習思維(mental)或勝王瑜珈(Raja yoga)的技巧,
我學會了讓有意識的思維完全靜止的方法,開始能接收來自 赫萊瑞恩 的訊息。
在神智學的著作中,赫萊瑞恩 是其中一位著名的靈性大師,
他協助指導地球成長的進程,在科學、神祕學、和療癒領域別具影響力。
截至 1984 年,赫萊瑞恩 透過通靈傳達的書籍已有 15 本,還有幾篇短文。
赫萊瑞恩 也傳達詩集和鍵盤音樂,雖然至今尚未被廣為流傳。
我希望這本書裡的觀點,能幫助那些被環繞著我們的不祥預兆所困惑或驚恐的人們了解,
每一件事都有其目的,即便是很快就要出現在各方面的破壞和毀滅,
目的都是為了人類的提升和救贖。
更重要的,我希望本書所提出的觀念,
能讓更多人們以不同的觀點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
因此,改變那如烏雲般籠罩著他們生活的絕望和自私的模式。
除非身為人類的我們能夠找到一個充滿希望、目標、和奉獻的新願景
〜除非我們能在其中完成人類的提升〜
否則,我相信我們將喪失聲稱這個星球是我們的家園的權利,
而且人類實驗的每一絲痕跡都將在我們為自己所帶來的混亂中被沖刷殆盡。
莫瑞斯‧比‧庫克
(Maurice B. Cooke)
加拿大,多倫多
1984 年 9 月
前言
〜赫萊瑞恩〜
人類在地球上的起源被埋藏在大多數人無法觸及的遠古迷霧中,
但少數人學會了探查記載於「乙太卷軸」上的永恆記錄。
這些人知道人類目前已來到偉大朝聖之旅關鍵點的真正重要性,
也知道許多預言裡早已提示了近代的動亂和災難,
無論是在聖經、在著名先知「諾斯特拉達姆士(Nostradamus)」的著作中、
或是在錯綜複雜的星際軌道運轉中。
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令人驚悚的危機和輝煌的前程同時並存著。
大家都知道,目前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擁有足夠的破壞力,
可完全摧毀地球上的每一個文明。
與這黑暗威脅相抗衡的是,
先前並未理會「存在之更崇高層面」的數百萬人們所自然萌生的內在靈性渴望。
當這靈性的光輝照亮了世界上的一些地方,
黑暗洶湧的暴風雲層因此退卻,轉而尋找其它幾乎失去光明的地方,
將人們的熱情扭曲為恐懼、報復、和憤怒。
那些擁有福報或資格能出生在地球上受到保護的地區的人們,
並不了解那些自願投胎到黑暗區域的人是處在多麼絕望的困境
〜絕望並非來自那困住他們的貧窮、戰爭、或饑荒(雖然這些情況已經夠可怕了),
而是因為那將他們引入這些困境的內在黑暗。[1]
因為這些事情並非偶然。
許多人想像一個人誕生於何處純憑天意,於是他們指責上主的殘酷和不公。
有些人則因遭受苦難而驚恐萬分,以致變得退縮和冷漠。
然而,另一些人〜往往是受到模糊的宗教概念影響〜
認為是有某種「計畫」在運作,卻無法以令人滿意的方式解釋那計畫。
未能了解的關鍵在於
能將所有外顯的混亂和苦難與一個公平合理機制相連結的是這概念 :
「每一個誕生於地球的個體僅僅是找一個新的肉身(多數中的一個),
而他過去累世肉身的行為與習慣決定了這一世的機會和困難。」
可悲的是,西方主要的宗教已背離這項事實
〜這是早期基督教作家信守的一項教理,
直到「尼西亞會議(the Council of Nicea)」投票通過
將有關「輪迴轉世(reincarnation)」的經文從所有經典中刪除。
(即便如此,他們並不敢篡改耶穌所說的 :
「施洗者約翰是先知以利亞(Elias)轉世的」〜馬太福音 11:14 及馬可福音 9:11-13。)
我們正在說明的是轉世投生的法則〜及相關業力法則〜的正確概念,
不僅使人們可了解事實,也顯示了上主的公正。
我們看到在不久的將來,當輪迴轉世的真相逐漸普及人間時,人心大為振奮。
事實上,有無數的人已經知道這項法則,就算沒有承認自己已接受它了。
有多少人曾經在憤怒的時候說「我過去到底做了什麼,該得如此的報應?」
他們不就是在述說宇宙正義所依據的業力法則嗎?
當基督說「 以劍維生者,必然死於劍下。」(譯註:馬太福音 26:52 )
這也正是他喚醒世人的同一律法。
如果這說法只針對單一世,那顯然是不正確的,
〜因為,不是有很多兇手平安的壽終正寢嗎? [2]
然而,這句名言從「轉世投生的法則(the rebirth principle)」來看更有道理。
它聲明了,正義會永遠跟隨著那兇手,即便不是現世現報。
在某一個轉世裡,現世或來世,他終將「死於劍下」。
這因果法則的一個有趣面向是,它在教育人類要有憐憫心時很有效。
讓我們更完整的說明這觀點。
每個人大概都察覺到這個事實,
在過去的世世代代裡,人類之間傾向無情和冷漠的對待彼此。
舉例來說,耶穌在世的時代,人類並不尊重他人的生命,
對其他人的苦難幾乎沒有任何關懷,對動物則完全沒有感覺。
兒童經常挨打、遭綑綁、甚至被懸吊在牆上,以避免他們妨礙大人的行徑。
士兵可能只是為了確定自己的佩劍是否鋒利,而對一個路過的陌生人揮劍。
這些不人道的行為,至今仍持續存在於地球上許多黑暗的地方。
不過,特別是在西方民主國家,
你會發現許多人是有禮貌且很會替別人著想的,
而且,他們對於周遭有人正在受苦的感受很深。
這是 憐憫心(compassion)的要素,
它在字義上是「感同身受(to suffer with)」,也可以稱之為「同理心(empathy)」。
地球上具有憐憫心的人們,
若知道自己的這項品質是 因為過去曾受過同樣的苦,或許會感到訝異!
事實上,當一個人覺察到他人在受苦,
是因為觸及自己先前痛苦經歷的記憶〜無論是今生或前世的。
因此,這個人最初的感受是一種因別人的苦難所喚起的 痛苦記憶。
有些人僅僅感覺同感〜他們和那些正在承受苦難的人「一起承受痛苦」。
但另一些人是因為自己的痛苦記憶,而試著去減輕別人的苦難。
起初人們會這麼做是因為:
經由減輕別人的苦難,就可以清除自己的痛苦記憶根源。[3]
但是,一再的幫助別人減輕苦難,會漸漸形成個人具有憐憫仁慈的習性,
最終,這美好的特質將成為靈魂的一部分。
因此,我們必須承受曾經加諸於他人的同樣苦難,
這業力的必然性是一種自動的矯正機制,可修正最初造成業力的態度。
把它想成是一種進化 : 在初始階段,靈魂是黑暗、孤立、且缺乏同理心的,
在某一世的生活中,因為殘暴的行為造成別人的痛苦。
在後續的幾世裡,靈魂所居住的肉體必須承受自己曾經給予他人的同樣痛苦。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
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
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
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com-passion)」
也就是與別人「共苦(suffers with)」。
或許,靈魂會希望遠離受苦者,以便停止自己的痛苦記憶。
但是,到了較成熟的階段,靈魂學習伸出援手,去減輕或解除苦難。
基督講述
「好心的撒瑪利亞人(the GoodSamaritan)」的故事時,
那教理在當時是極具革命性的。
譯註:《路加福音》第 10 章第 30-37 節
30 耶穌回答說 : 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
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
31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
32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33 唯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
35 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 : 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36 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
37 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 : 你去照樣行吧。
在那個時代,少數人對他們的同胞是有憐憫心的。
目前世界上有許多地區仍然如此,而那些地區的苦難必須持續
〜不僅是為了因果正義的平衡,也是為了教導人類如何感受他人的苦難。
但是,除了剛剛解釋的兩項以外,人類的苦難還有許多目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最明顯的方式,示現人類胸膛裡所燃燒的憤怒和仇恨。
確實有許多溫和仁慈且愛好和平的人投生於地球。
但是,同時也有無數殘忍、懷恨、殘暴、和激進的人投生於地球。[4]
如果我們把人類家族視為一個聚集而成的個體,
我們會看到許多非常黑暗的區塊遍佈其中,偶有少數的光點。
而既然 (從宇宙觀點來看)人類是一個單一的生命,
因此,任何部分的黑暗必定以某種方式影響所有其他部分。
地球就像一座舞台,這聚集的人類「生命」可以在它上面展現內在的特質,
這樣人類就可以察覺自己內在的特質!
因此,地球就像一面鏡子,忠實的反映出其居民的內在狀態。
然而,隨著核子彈的發展,人類為自己製造了一種極具毀滅力量的武器
〜這項武器可證明人類的內在確實非常黑暗。
譯註:
《禁止核武器條約》
2017 年 3 月起,多個聯合國會員國代表在聯合國大廈展開《禁止核武器條約》談判會議。
2017 年 7 月 7 日,談判會議結束,以 122 票贊成、1 票反對、1 票棄權通過了《禁止核武器條約》,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通過在全球範圍內禁止核武器的條約,
包括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在內的所有「擁核國家」全部缺席。
我們希望人類可以避免大規模的釋放這些摧毀世界的武器,
而且我們看見另一個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從現在的黑暗混亂轉化為充滿光與愛的新世紀,
不需要所有國家都經歷澈底的崩潰瓦解。
這類崩潰瓦解確實會發生在許多地區,
在那些人民尚未學會專注於高等靈性願景之光的許多區域裡,
但是在某些地區〜尤其是北美洲〜人們的願景時時刻刻都變得更明亮,
因此,進入嶄新黎明的轉化過程可以是經由 人們本身 的內在改變而達成,
他們不需要被迫經歷重大的苦難、毀壞、和損失的艱困時期。
但只有時間能訴說未來。
人類擁有自由意志的天賦,
而這項天賦使得預言者(無論是在地球或其他高等境界)無法精確的預知未來。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試圖去做任何預言,正確性也是有限的。
當我們被要求預言時,我們頂多能描述「未來發展的最大可能曲線」。
所有預言家都是這樣做的,包括聖經所提及的先知。
然而,管理地球的靈性律法裡有一項規定,
聖經已預言的事件必須被見證,至少是應驗在某些地區、某些人的身上。[5]
對於指導人類命運的指導靈而言,這項規定並不難執行。
他們只要安排事件依照它們被預言的方式進行即可。
象徵性的預言則被容許有一些詮釋的空間〜像是在聖經「啟示錄」裡的預言〜
但即便如此,該書大多數普遍被人們接受的預言詮釋都會在地球上應驗。
這有點像「諾斯特拉達姆士(Nostradamus)」的故事,
他往生逾 100 年之後,盜墓者挖掘了他的墳墓,並將他的預言故事廣為流傳。
當那些盜墓者開啟棺木時,受到極大的驚嚇,
他們發現骸骨的頸部掛著一塊木製銘板,上面清楚的寫著盜墓當天的日期。
這個故事將預言神秘化了,而且被用來證明諾斯特拉達姆士預言的神奇力量。
然而,這事件的解釋是相當易懂的。
他的指導靈在內視中顯示給他看那塊銘板和日期,
因此,他留下指示,那塊銘板必須和他一起埋葬。
然後,就在銘板上註記的日期之前,盜墓者的指導靈為他們安排盜墓的構想,
並控制盜墓的時間正好符合銘板日期。
因此,藉由操控,盜墓者見證了諾斯特拉達姆士驚人的力量。
這就好比,「有預知力」的媽媽向兒子預言,明天他將會乘坐旋轉木馬,
然後,媽媽巧妙安排兒子被帶至遊樂場去玩一樣!
孩子可能因此對媽媽的預知能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到所謂的「大災難時期」,在接下來幾年裡,混亂與毀壞會造成強大的影響,
我們想要討論它們更深層的兩個目的。
其中一個目的與「思想和情感的負面性」有關,
人類把它像是漆黑濕黏的膏藥貼在地球上。
事實上,思想和情感也是「物質(things)」。
這表示,在精細的層次上,它們持續存在,
即使後來它們的創造者已不再抱有這些思想和情感了。[6]
舉例來說,
有許多敏感的人,當他們走進一個房間,可以分辨得出來,
那個房間裡曾經發生過打鬥或爭吵的情境,他們感受到那情境。
事實上,他們是感應到那爭吵所產生和留下的負面「雲」。
那纏繞著地球的負面思想和情緒的巨大烏雲,必須被驅散。
其中一個最快的方法是,
讓那能量在地球上引發與其性質相同的毀壞活動。
如果,有足夠的人,能學會以正確的方式使用思維的力量,
負面雲可以被轉化為無害的能量,並且可以被正確的運用。
但是,在負面雲開始激發猛烈的活動毀壞地球之前,
我們並不預期足夠多的人數能正確的使用思維的力量。
令人憂傷的是,我們必須討論當前測試人類的另一個目的,
因為它與「把人類區分成兩部分」有關:
在靈性層面,將光明的部分與黑暗的部分區分開來。
那些致力於改善、學習、和成長的人們,
不該無限期的受到那些不想在靈性上進化的更廣大群眾拖累。
靈界必須讓後者循著比較黑暗和漫長的進化途徑,比較適合教導他們必須學習的事,
但是,在地球即將創建新的靈性國度期間,靈界不能容許他們投生於地球。
那個國度〜充滿奇蹟的嶄新世紀,
是為了那些擁護「真理、正義、慈悲、與愛」的人們所保留的。
這本小書先前的版本有一篇前言,
以嚴峻的用語敘述「末日」及它對世人的意義。
為了比較對照,這篇前言已被保留而且就在下一篇。
那篇前言的後續是對於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短篇論述,
有關指導靈期待它們扮演的角色,以及這些國家為了人類福祉所演示的課題和缺失。[7]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