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止境》第十三章 耶穌與科學 (6)

Love 

Without End

Jesus Speaks


愛無止境

穌說:就是愛

作者:葛蘭達 格林

Glenda Green

擴展世界版

Expanded World Edition  


影音來自 傾聽平靜 有聲




第十三章 耶與科學(6)



一天,傍時分,我感到有點兒疲倦,

而他建議我走到後院去,並且看一下太陽。

太陽即將西下,而且亮度剛好是我可以直視的。

即使,我只是對它迅速的一瞥,就有一種很放鬆的效果。

回到畫室之後,他問我是否享受我的「無極」之旅,

並且附註,既然我已被「重新充磁」,我的集中力應該會更強。


的意思是太陽是有磁性的?”


“它是以一個強而有力的「壓縮」旋渦開始的,

  而現在,它是遍布太陽系的一個磁性力量。


太陽是由氣「壓縮」生的電子所組成的。

這些「壓縮」生的熱點燃一連串的熱核反應,

最終導致今日所見到的結果。”


〔最近我很高興收到一些在這解釋上的佐證。

一位朋友轉交給我一剪報,標示著發行者華盛頓報及「發行日」。


« 天文學家發表太陽電毯的磁性 »

“天文學家昨天( 1997 11 5 )宣布他們解開一個 55 年的迷惑 : 

為什麼太陽的外部比部更熱數百倍?


他們答案是 : 

太陽是由一種相當於電毯的東西所環繞,以便在酷寒的太空中得以保

然而,這電毯是由磁力生熱能,而不是由電力生。

 

史丹福洛克希德太空研究所( the Stanford-Lockheed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 )

  國際研究小組的組長艾倫泰德( Alan Title )博士稱它為「太陽的磁性電毯」。


大約有 50,000 個磁性斑點分布於太陽表面,

            持續從部向上噴出一種熱和能量流到「日冕」裡,( 譯註 : CH13-p350-1 )

最遠可達到太陽的大氣層。”我望有許多其它印證來臨的日子。〕


他有關太陽磁性本質的解釋激起了我的興趣,

            我想知道是否這磁性的運作過程也與「黑洞」有關。( 譯註 : CH13-p350-2 )

我很好奇是否「黑洞」就是一種具有驚人胃口的地方, 

在那裡,物質與能量完全崩縮,並消失進入無限的密度

嘴而笑,並且完全崩縮的物質是不可能的。


帶著一個大大的笑容,他繼續 : 

“這些「旋渦」並不是死亡的工具。它們大多數是誕生的工具,  

而最終會獲得足的質量轉化為恆星,或是宇宙物質的其它結構。

事實上,目前被科學統稱為「黑洞」的是三種不同的現象。

當人們更加了解「無極」與「真正的靜止」時,

這三種不同的型態將可更明顯的區分。


“第一個,是能量網柵的破裂,

它們暴露了「真正靜止」的驚人力量及其生磁性引力的能力。

這些是新生的領域,而且可能成為未來的恆星。


“第二個,是巨大成熟的「旋渦」,

它們成長得非常迅速,以致於轉變為大的能量泉源,

卻從來沒有完全固體化。


            這些是巨大的類星體, ( 譯註 : CH13-p350-3 )

它們對周圍的一切發揮巨大的影響力,

所影響的距離可以像一個銀河系那麼大。


“第三個,是崩縮的「能量場」,

當一個老化的星球失去了它的保持能力,

以致無法將環繞它周圍的物質、能量、時間、

和空間保持在一個平衡運行的系統裡。

這和年輕巨星的熱核崩縮形成「超新星」是不一樣的。


因為,在這情況裡,

雖然磁場對於附近的能量和物質繼續產生強而有力的影響

但是,沒有一個它自己的行星所提供的平衡系統。

這並不是崩縮的物質,這是一個崩縮的「系統」正趨向無限的密度。”


譯註 : CH13-p350-1

日冕( Corona )

日冕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厚度達到幾百萬公里以上。

日冕度有 100 萬攝氏度。

在高下,等原子已經被電離成帶正電的質子、原子核和帶負電的自由電子等。

這些帶電粒子運動速度極快,

以致不斷有帶電的粒子掙脫太陽的重力束縛,射向太陽的外圍,形成「太陽風」。

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時才能看到,其形隨太陽活動大小而變化。


譯註 : CH13-p350-2

黑洞( black hole )

是根據現代物理理論和天文學理論所 預言 的,在宇宙空間中存在的一種 質量 相當大的天體。

黑洞是由 質量足 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後,發生「引力縮」而形成。

黑洞質量是如此之大,它生的引力場是如此之強,以至於任何物質和輻射都無法逃逸,

就連「光」也逃逸不出來,故名為黑洞。


史上,法國物理學家 拉普拉斯 曾預言 : 

「一個質量如 250 個太陽,而直徑為地球的發光恆星,

由於其 引力的作用,將不允許任何光線離開它。

由於這個原因,宇宙中最大的發光天體,卻不會被我們看見」。


譯註 : CH13-p350-3

類星體( Quasars,Quasi Stellar Object )

是一種新發現的銀河系以外的星體,

發現類星體被譽為 20 世紀 60 年代天文學的四大發現之一,

許多證據顯示,類星體是 活動星系核( AGN )的其中一類。

它們的特 : 異常明亮、有非常大的紅位移、有快速的光變、

有很強的發射線、往往伴有噴流現象、四周散發著巨大的能量。

許多天文學家認為,在星系的核心位置有超大質量黑洞。

科學家透過計算發現,類星體的輻射功率遠遠超過了普通星系,

有的甚至可以達到銀河系輻射總功率的數萬倍。

雖然類星體在光學望遠鏡中看來如同星點,

但這些天體實際上是幾十億光年遠的明亮星系核心

2001 年,美國航空總署( NASA )的科學家們發現了

18 個類星體組成的類星體星系,

這是目前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類星體星系,距離我們大約 65 億光年。


當他話時,一切似乎如此單純且如此莊嚴宏偉,

以致於我只能對於宇宙的浩瀚潛能感到驚奇。


透過他的眼睛,要看見存在於一切萬物裡

永無止境的「擴展和壓縮」型態是如此的簡單。

再也沒有比我們對於物理特性所作的最後一個詳細討論,更加深刻顯明的了。


他使得「 黑洞」這個主題如此的容易,

以致於我忍不住要問一個宇宙的詭異因素 〜「反物質」。


         「反物質」是不穩定的東西。( 譯註 : CH13-p351-1 )

當「反物質」與「物質」撞,它們相互抵消對方,爆發出巨大的放射線。

「反物質」的粒子,剛好與「物質」粒子相反。


“「反物質」與「物質」都是從「純能量」同時被創造出來的。

它們的關係的關鍵在於 :「反物質」代表「能量」不可壓縮的層面。

在高度壓縮的場域裡,「物質」聚集成為密度,而「反物質」則離去。

為了使「物質」可以透過「質量」的聚集而存留,它們的分離是必要的。

只有當兩者再次相遇時,所有的「能量」才能從「質量」當中被釋放。


當「能量」的兩種原子價觸在一起,

所有「物質」的「壓縮」都會被釋放為「純能量」。


“當「純能量」被創造時,它分裂為兩種潛能,。

一種潛能回應「壓縮」,而一種則不回應。


這在架構的觀念上並不是一種完美的對稱性,

因為,「物質」同時包含正、負電荷,

而「反物質」會形成微小的、臨時的「質量」聚集。


但是,它們的互補作用卻是一種動態的平衡。

通常,這兩種潛能並不主動的相互牽連。


事實上,它們因為天生會彼此忽視而被保護,直到有一種情況發生,

當「壓縮」非常的密集,以致於製造出一個「能量守恆」的領域,

 這主動排斥了「反物質」。


企圖排除「反物質」正是那吸引它的觸發點,

因為,「反物質」是容許「物質」最初形成的主要原因。


  「企圖排除」生了「吸引力」。

「吸引力」生了「壓縮」的釋放。

有時候,這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爆炸。

這就是宇宙永恆的律動


譯註 : CH13-p351-1

反物質( Antimatter )

「反物質」是由「反粒子」構成的,

「反粒子」是相對於正常粒子而言的,它們的質量、壽命、自旋都與正常粒子相同,

但是所有的部相加性量子數(比如電荷、重子數、奇異數等)都與正常粒子 大小相同、符號相反。

「反物質」「物質」一旦相遇,就相互吸引、撞而 100% 轉化為光,並釋放出的巨大的能量,

反物質若能製造出來的話,也需要用磁場或重力場等某種特殊手段約束 在真空環境裡,

反物質無法在自然界找到,除非是在 稍縱即逝 的少量存在(例如因放射衰變或宇宙射線等現象)。

這是由於反物質若非存在於像物理實驗室的人工環境下,則無可避免的隨即與自然界的物質發生觸並湮滅。

儘管,人們已經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了為數多的反原子,然而,目前在自然界中尚沒有發現反物質。


1997 4 月,美國天文學家宣布他們

在宇宙中發現一個高達 2940 光年的“反物質噴泉”

2000 9 18 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 : 

他們已經成功製造出約 5 萬個低能態的反原子,

這是人類首次 在實驗室條件下 製造出大批量的反物質。

因為,物質與反物質的湮滅時可能帶來最大的能源效率,

所以一直有人研究其作為新能源的可行性。

但是,由於目前人為製造反物質的方式,

是由加速粒子打固定靶產生反粒子,再減速合成的。

此過程所需要的能量遠大於湮滅作用所放出的能量,

且生成反物質的速率極低,因此尚不具有經濟價

一千億分之一克的反物質,大約需要耗資近 60 美元


當他稍停片刻,他的眼睛閃閃發光,

而且,使我可以從中靜觀宇宙造化的單純性。


「科學的目的」,他 : 

“是去擴展對生命的了解,並且,使生命更順利的運行。”


如果,他並未觀察到我的覺知和意識的擴展,

我懷疑他會分享這些技術和科學的資訊。

在所有的對話裡,他小心的編織整體意義的圖案,

並且,找出方法把這資訊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對於我們這世界的「能源」,

他所作的最重要結論是 : 它與「匱乏」和「物力」的關係。


“既然人正在使用的能量是由

「能量守恆」的原則所定義的,他只認為能量是匱乏的。


這觀點更因為一個事實而加深,

那就是 : 他能察覺和了解的主要能量來源是由太陽所供給的。


這個能量的供給遍布整個行星系統,

並且,從下往上,觸及簡單和複雜的所有生命型態。


因為,在這個系統裡,有限制和依賴,也有競爭。

因此,強勢、侵略性、和高度守舊的「物力」控制著能量的供給。


只要人類主要的能量供給是受到這類「匱乏」的支配,

沒有一個社會民主主義的系統能長久存續於地球上。

如果,人想要為這個地球帶來一個和平且繁榮的社會,


那麼,改變他的觀點,

並看向自然的「無極」和「實相」的終極源頭,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觀點的改變過程當中,

他會同時發現自己一直在追尋的物質與靈性的解答。”


他強調 : 

“科學是 : 追求「可行性」、發展有關生命如何運行的意識、

以及應用這意識於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接著,他加強語氣 : 

“任何一種活動,若運用這種態度和驟,就是「科學」。

近幾十年來,因為高度科技和軍備競賽的強勢主導,

科學已沈迷於精密的儀器和智力的優越。

這並不是衡量科學的真正方法。


這類的投資已造成錯誤的印象,

讓人誤以為思想的優越比實際的服務具有更大的價


事實上,反過來才是真實的。

從服務生活當中,所有真實的科學得以湧現,

在這之後,頭腦可以經由整合我們自然傾向的才華,表達它的隸屬身分。







讀 第十三章 耶與科學(7)

   ❤ 感謝 Arthur 翻譯團隊 ❤       

留言

⚝ 熱門文章 ⚝

《創造金錢》目錄

《接受富裕》 目錄

《目錄》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又名 雪山大師《靈修大師》

《創造金錢》第一章 你是豐盛的源頭

《創造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