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為何而來》第七章 轉變之門
這一生為何而來:
靈界導師的 10 門課
The Instruction:
Living the Life Your Soul Intended
作者:安士利‧麥克勞
Ainslie MacLeod
第七章 轉變之門
第六門課 挑戰:克服內在的敵人
挑戰並非必須容忍的難題,而是要去克服的障礙。
破除障礙,你才不會因爲過度害怕而處處受到箝制,
也才能更開放自己接受你靈魂的指導。
作者的因果層指導靈
挑戰不是你的朋友,它會阻礙你靈魂的發展,阻礙你充分展現自我。
不過,挑戰也是促使一個人成長不可多得的機會。
因為,克服它們是讓你的靈魂、讓你眞正的自我耀眼的方式。
挑戰隨時都可能發生在你身上,但是最常成形於孩童時期。
挑戰一旦形成,可能就需要花點時間才能克服它
( 或者你可能無法克服,必須等到下輩子才能解決 )。
有時候,就在你覺得你已經打敗它了,另一項挑戰旋即接踵而至,
就像打地鼠遊戲一樣,彷彿永無止盡似的。
更糟的是,你幾乎一次總得同時面對兩項挑戰,有些挑戰不太嚴重,
你很難注意到它們的存在。
有些則強烈到足以形成一個人的特質。
費爾茲( W.C.Fields ) ⑧ 活脫就是一個帶著譏諷挑戰的丑角。
在這套指南中,我們以接受挑戰,做為避開某項害怕的方法。
接下來,我們要來檢視每項挑戰的根源。
⑧ 1880 年至 1946 年,美國喜劇演員。
鐵製的救生圏
我們通常會緊抓著自己的挑戰不願放手,彷彿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東西。
就像是鐵製的救生圈一樣,表面上它們像是要幫助我們,
但是如果我們不學著放手,它們將會慢慢地將我們往下拉,讓我們滅頂。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項主要挑戰及一項次要挑戰。
雖然它們各自獨立運作良好,卻又經常相互影響。
以頑固為例,那是最常見的挑戰之一,如果加上不安全感,
你可能會既缺乏自信,又極度抗拒改變。
但如果是頑固加上自我毀滅的話,你便可能成為酒鬼,讓自己喝到死為止。
不過,好消息是,挑戰是可以克服的。
其克服之道便是努力培養相對應的機會、避開危險。
面對不安定的挑戰,表示你得學習接受( 機會 ),好甩開相對應的危險――性急。
本章結尾處的練習將告訴你如何擊敗所有挑戰。
十項挑戰
◎ 頑固 ( obstinacy )
◎ 不安定 ( restlessness )
◎ 自我犧牲 ( self-sacrifice )
◎ 自我毀滅 ( self-destruction )
◎ 不知足 ( Insatiability )
◎ 不安全感 ( insecurity )
◎ 自大 ( conceit )
◎ 惰性 ( inertia )
◎ 譏諷 ( cynicism )
◎ 挑釁 ( aggression )
◎ 頑固
機會 : 彈性 ( flexibility )
危險 : 不變 ( immutability )
頑固這項挑戰將會封閉你對自己及世界的看法,難以改變,即使有新資訊出現也一樣。
它可能會阻礙你學習新的事物,因為你對於改變舊有信念有所抗拒。
潛藏在頑固底下的,其實是一顆害怕改變的心。
孩童時期遭逢父母離異、居家搬來搬去、
及缺乏情感上的安全感,往往是最常見的成因。
缺乏改變的能力可能會讓你不容易寬恕他人,
因為它會阻礙一個人重新評估今昔情勢的變化,
讓人變得極其倔強固執。
精神錯亂的定義
富蘭克林曾經說 :
「精神錯亂的定義就是重複做著一樣的事,卻期待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出現。」
這或許最能用來形容帶有頑固這項挑戰的那些人。
許多人因為頑固,而讓自己陷入一段感情或一份工作,久久無法自拔。
他們的感覺有點像是 :「既然我已經堅持這麼久了,我不打算放棄。」
當我見到布麗姬明顯面臨了頑固這項挑戰時,
我知道我們的溝通之路肯定不會順暢。
請事接近尾聲時,我們果然遇上一陣「亂流」 。
當我的指導靈提起頑固這項議題時,她否認自己本身有任何問題。
他們開始向她提出一些引導性的問題,例如,頑固對她有什麼影響,
但是布麗姬一直無法接受自己頑固的說法。
我心想,那就算了吧,但是我指導靈不放棄( 布麗姬也一樣!)。
你來我往了大約二十分鐘之後,我開玩笑地說 :
「不如我暫時離開一下,讓你們雙方繼續爭辯下去吧!」
然後我的指導靈問她,「妳覺得妳的繼母爲人如何?」
「我愛她。」她說。
「妳確定嗎?」
「當然。」
「相當肯定嗎?」
「是的,當然。」
停頓了一會兒,我的指導靈再度詢問 :
「妳一直都愛她嗎?」
「不,當我第一次見到她時,我恨她。」
「你一點兒也不愛她嗎?」
「不,我恨她。」
「毫無疑問嗎?」
「是的。」
「所以,妳那時候認爲妳恨她,而妳現在認爲妳愛她。」
「是的。」
這一切究竟傳達著什麼重要訊息呢?
其實我的指導靈是要讓她了解,
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並非是不可動搖的。
它是可以改變的。
我的指導靈想要改變布麗姬的信念。
原來,她的靈魂希望她能懷個孩子!
但是,她頑固的那一面卻一再阻撓著這個想法。
「我愛我現在的生活,」她說:「我不確定自己能否接受另一種生活。」
幾個月後,我再度和她對話。
她說自從上次請事之後,她注意到自己的生活有了重大的改變。
那麼,開始組織一個家庭怎麼樣呢?「我們正在思考這個問題。」她說。
◎ 不安定
機會 : 接受 ( acceptance )
危險 : 性急 ( impatience )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人 : 他們總是覺得,找到下一份新工作、取得碩士學位、
遇到對的人、搬到新的城市、把房屋改頭換面重新上漆、有個新的小嬰兒、
退休、或是達成數百項目標中的一項之後,一切就會好轉?
若是如此,他們很有可能都是面臨不安定這項挑戰的人。
享受大猩猩
我兒子 4 歲時,我帶他去動物園玩。
整個早上,他一直口齒不清地說著他要看的幾種動物。
不過,等我們到了那裡,他卻一個籠子跑過一個籠子,根本沒停下來仔細看那些動物。
後來,他跑著讓我追,
被我在靈長類動物籠子前給抓個正著。
為了讓他看得更清楚,我抱起他並輕聲對他説 :
「知道嗎?與其不斷想著下一步要做什麼,你應該學習享受當下。」
他說 :「那不是當下,爹地,那是隻大猩猩。」
對任何面臨不安定挑戰的人而言,
偶爾停下來享受一下大猩猩是很重要的。
事實上,你自己或許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面對不安定這項挑戰的人,多半難以單純的活在當下。
他們總是不斷在環顧下一個人生的轉彎處。
潛藏在不安定底下的,其實是一顆害怕無聊的心。
它會讓它的受害者一直處於活躍狀態。
許多人在孩童時期被迫長時間待在單調而乏味的教室裡,往往就會面臨這項挑戰。
卡洛琳是一名學校老師,不安定的她很難好好坐著和我一起完成整段問事過程。
她不斷玩弄著手上的結婚戒指,結結巴巴的想說些什麼,卻常常弄巧成拙。
我告訴她一個故事,希望能解釋這些不安定的人所面臨的部分困境。
我說 :「有時候這可能引起極度的焦躁,
事實上,我有一位面臨了這項挑戰的請事者,他講話相當急促.....」
「是、是,」卡洛琳說 :「但我們可不可以把話題拉回我身上。」
我說 :「我們是在談妳。」
卡洛琳告訴我,她很難在一天當中好好坐下來吃頓飯,
開車時人就像發了狂似的, 總是因為路上滿是烏龜車而感到極度惱火。
接著,她說了一句話,替不安定這項挑戰下了註腳。
「無論我在哪,我總覺得我應該要在別的什麼地方才對。」
我們的談話才一結束,她便一躍而起,一邊感謝我、一邊朝大門走去。
我說 「妳要趕去上課嗎?」
「不,」她說 :「我接下來整天都沒事。」
如果不安定是你面臨的挑戰,你可能會經歷像是陷在車陣中感到些許的煩躁,
嚴重的話,無法長時間坐下來好好欣賞一部電影或一本書等這類的事。
需要反省
教育家羅柏特·辛克萊爾( Robert Sinclair )曾經說過 :
「我們不會從經驗中學習,我們只會從經驗的反省中學到事情。」
對那些面臨不安定挑戰的人,這句話說得再貼切不過了。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總是不斷的在抱怨,
例如,他們會抱怨孩子似乎是在轉瞬間就長大了 。
這情形不只出現在面臨不安定挑戰的人身上,在過度忙碌的人身上也會發生。
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生活就像快速奔馳的火車,試試以下的方法,對你會有幫助的。
解決之道是 : 一週進入一次冥想狀態。
不過,不要關閉你的思緒,而是反省過去七天來發生的每一件事。
平時就可以試著把這些記下來,以便提醒自己。
這麼做,能幫助你更懂得活在當下。
不安定的矯正方法就是學習接受 : 允許生命按著它的步調展現,
並讓自己將焦點放在人生旅程中沿路的各種風景,而不是最終的目的地。
◎ 自我犧牲
機會 : 自主 ( self-determination )
危險 : 受難 ( martyrdom )
如果你在成長過程中曾經覺得沒人喜歡你,
便可能衍生成害怕自己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對應的挑戰將是自我犧牲。
為什麼?因為為了要贏得讚賞,你得將他人需求置於個人需求之上,
甚至不管自己的需求是否有法子獲得滿足。
那當然不是贏得讚賞的最佳方式。
但是,面臨這項挑戰的人並不懂這一點。
在極端的情況下,這些自我犧牲的靈魂會一直工作到垮下為止。
許多日本企業主管都有這項嚴重的問題,事實上,
他們發明了一個專門名訶來形容這種現象 : 過勞死 ( karoshi )。
這些人這麼做並不是因為他們需要錢,
而是為了彰顯公司或工作要比個人重要的哲學。
只是為了讓其他人尊敬自己,這是挺糟糕的作法。
自我犧牲的人都有一項共同的症狀,那就是自憐。
一般或稱之為「受害者心態」( victim mentality ),這類的人有自己受苦的需求。
從意識層面來看,在一些被欺壓的人身上我們可以找到自我犧牲這項挑戰,
這些人總覺得自己是大環境的受害者,總是把自己的問題怪罪到其他人身上。
有自我犧牲傾向的人日子不好過,他們周圍的人會更不好過。
對潘妮而言,去年的聖誕節就和每年的聖誕節一樣 :
一個原本可以開開心心的日子,卻被她那有自我犧牲挑戰的媽媽給毀了。
潘妮走進我的辦公室,都還沒坐好就開口宣布 :
「那會是我最後一次回家過節了,我受夠我媽了,她簡直快把我逼瘋了。」
我要她說詳細一點。
「我媽媽幾乎可以靠受苦來維繫她的生命。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她就老是穿著破舊的衣服在外頭走來走去,
告訴每個人她的日子只是勉強還過得去而已。
她會到教堂要免費的餐點,教堂裡每個人都以爲她窮到沒錢買食物。
那太荒謬了!我們雖然不算富有,但肯定不到貧窮的地步。」
「她面臨了自我犧牲的挑戰,她希望大家看到她受的苦難。」我告訴她。
「她的一舉一動彷彿生命對她有多嚴苛,但我認爲她只是爲了搏取同情。」
我告訴潘妮,我認為她說到重點了。
她媽媽是想藉由讓自己受苦而引起大家的注意。
「那麼,聖誕節究竟發生什麼事了?」
潘妮深深吸了一囗氣,然後緩慢地嘆了一聲 :
「唉,首先呢,她告訴我們別買禮物給她,因爲她沒錢買禮物給我們。
後來,她竟然爲每個人準備了一份貴重的大禮,
然後讓自己坐在那兒什麼也沒有,還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樣。
我現在都還能聽見她用微弱的聲音說著 :
『沒關係,我不需要任何禮物。』
呃!她眞是言不由衷!」
後來,那天是怎麼度過的呢?
「每下愈況。她花一整天的時間煮飯。
吃飯時,她在自己的盤子裡放了一小片火腿,説她太累了吃不下。
於是我大發睥氣,説她太愛演戲。換我姊姊對我吼,說媽媽很偉大。
而我弟弟則認同我,開始也對我媽媽大聲咆哮。
接著,我媽媽的眼淚奪眶而出,她跑上樓把自己鎖在浴室裡.....眞是糟到不行。」
「不過,」她無力地笑了一下說 :「和感恩節那一次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如果你有自我犧牲的挑戰,
顯然你小時候並沒有獲得充分的關注。
因此,表演者類型的人很容易會有這一項挑戰,
如果他們沒能獲得自己渴望擁有的所有注意力。
這也正是為什麼通俗劇總跳脫不了悲情戲碼的原因。
自我犧牲的矯正方法是培養其對應的機會――自主,由你來掌控自己的命運。
問題是,許多有這項挑戰的人卻甘願受苦受難( 危險 ),寧可詛咒黑暗,也不願意點亮蠟燭。
◎ 自我毀滅
機會 : 自愛自重 ( self-respect )
危險 : 崩潰 ( disintegration )
自我毀滅是最難克服的挑戰。
原因是,要克服任何挑戰,你必須先有想要改變的意願。
可惜,那些有自我毀滅傾向的人正是極度抗拒改變的人 :
如果你或你愛的人曾經沉溺於酒精或藥物濫用不可自拔,你便會懂我的意思。
我們都能輕易看出誰有自我毀滅的挑戰,但有這項挑戰的人本身除外。
親朋好友可能會說 :「你的問題很大。」
但是有自我毀滅行為的人往往會這麼一再重申 :
「我沒事的,只要我想要的話,我隨時都可以戒掉的。」或是「這不關你的事。」
追溯這項挑戰的源頭幾乎總是孩兒時期,
因為曾經遭到遺棄、喪失、家人過世、或覺得自己沒有獲得足夠的愛等所引發的創傷。
生命已經夠艱難了,而許多有自我毀滅挑戰的人往往又極為敏感,深受內在情感所苦。
記住,沒有人是因為快樂而讓自己每晚喝得酩酊大醉、不醒人事的。
有這項挑戰的人是為了逃避現實,因此老是想要癱瘓掉自己的意識。
布蘭達想知道她能為她兒子安東尼做點什麼。
安東尼就住在她家地下室,失業、消沉、嗑藥。
我的指導靈給了她一項重要的建議 :「給他無條件的愛。」
安東尼顯然有嚴重的自我毀滅挑戰,沒有任何人、任何事能讓他開心起來。
就像許多有這項挑戰的人一樣,他拒絕任何人的協助。
如果他夠幸運,
他或許會在到達谷底時,
重新上昇,回到正常的生命軌道。
悲哀的是,他一直沒有得到這樣的機會。
幾個月之後,布蘭達回家時,發現他因為服藥過量而死亡了。
安東尼屬於敏感的心靈者類型,他被生活擊垮了。
他年輕的時候,已經有憂鬱的傾向,有一回甚至想要自殺。
不過,一直到他父親過世、加上和女友分手( 布蘭達發現他死亡時,
他手上還戴著女友的戒指 ),這項挑戰才趁虛而入。
「我知道他意志消沉,」布蘭達說 :
「但是他不肯接受心理諮商,而我也幫不了他。
他開始嗑藥,也曾爲此被逮捕過,他們在他身上搜出了幾包毒品及一把槍,
沒人知道爲什麼他那樣做。」
在等待判決時,可能是得入獄的事實嚇壞了安東尼,他說過寧可自殺也不要坐牢。
「我眞希望他們是把他送去治療,而不是讓他交保。」她說。
「死前他曾有一個工作機會,但面試後他哭著説,
因爲那件案底讓他丟了那個工作機會。
那時,我父親正好病危,我必須離開家裡去陪伴在他身邊。
我覺得我當初應該留在安東尼身旁,看著他才對。」
「我回家之後,我終於能強迫他和我一起去看心理醫師,
但他對這件事眞的很惱怒。幾天之後,他就死了。」
就像許多人在面對這類狀況一樣,
布蘭達懷疑自己的作法究竟恰不恰當,
總在想說,她若換種方式是否就能救回安東尼。
她想要知道安東尼是否蓄意嗑藥過量,我請我的指導靈讓安東尼直接和我對話。
他很高興有這機會。他說他並不是蓄意自殺,而且表示很難過傷害了在世的人。
我的指導靈要我向布蘭達強調,她並沒有必要覺得內疚,她並無法阻止安東尼的死。
自我毀滅這項挑戰得要當事人自己願意改變才行。
人們必須跌到谷底才能讓事情有轉圜的餘地,原因是,
唯有當人們跌至谷底、心灰意冷、面臨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才會眞正認清自己置身於險境之中。
悲哀的是,安東尼從沒有遇到這樣的機會。
有自我毀滅挑戰的人不僅情緒氾濫,也害怕自己觸不到盡頭。
他們往往會將自己的情緒隱藏在一個虛張聲勢的外表之下,
假裝一切都很好,事實上只是在勉強度日而已。
有自我毀滅挑戰的人不肯面對現實,又想逃開情緒上無止無盡的傷痛。
但是在他們逃避現實的同時,也失去了自我認同。
想要矯正這點,就得接受自己有情緒問題,
這樣做便會懂得自重自愛( 機會 )。
一旦能夠自重自愛,
情緒上的痛苦便會獲得舒緩,
崩潰( 危險 )也會因而遠離。
◎ 不知足
機會 : 平衡 ( balance )
危險 : 不滿 ( unfulfillment )
許多人都有不知足這項挑戰,它展現在人們身上的方式相當多樣化,
你可能難以想像這些情況其實和不知足挑戰有關。
我在無力抗拒大麻的人、揮霍無度的人、甚至在瘋迷運動的人身上見到了這項挑戰。
這項挑戰的根源仍回溯至孩兒時期的不安全感,他們害怕失去、害怕匱乏、害怕被否定。
以下的故事即可說明孩兒時期的遭遇如何影響一個人一輩子。
愛德華可能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富有的了,
他有房地產、股票、銀行存款、以及一間裡頭擺滿貴重骨董的房子。
然而,他還是鼓不起勇氣花錢。
他不在外頭喝咖啡,
因為他回家後便可以自己煮一杯,
比起星巴克咖啡便宜得多。
他的害怕花錢讓他失去了朋友與人際關係。
當我告訴愛德華他面臨的挑戰起源自他年幼時期的時候,他很清楚我說的是什麼。
「我成長於冷戰最激烈的時期,」他說 :「在學校,我們常會進行防空演習,
老師教我們遇到原子彈空襲時要立刻躲在桌子底下。沒有人把這當一回事,除了我。
我是眞的嚇壞了,以爲核戰即將爆發,世界末日就要到了。」
「然後在我差不多 10 歲時,有一次我在門廊的櫥櫃裡翻東西,
不小心發現了一些儲備口糧。那眞的嚇壞我了,這東西是要做甚麼用的?
我問我媽媽,但是她隨便敷衍了兩句,説那是爲了露營或萬一停電時而準備的。」
「我不肯相信她說的。我認爲那可能是爲了核戰,或是她不願意告訴我的可泊事件。
我以爲事實眞相一定很可怕,所以她必須刻意隱瞞,怕我知道。」
如今,他已經快 60 歲了,卻依舊擔心會發生什麼大災難,讓他頓時失去一切。
因此,他囤積錢財資產,以防萬一眞的發生事情時,可以把受影響的程度降到最低。
不知足這項挑戰的矯正之道是力求生命的平衡。
記住,你現在已經擁有生命中所需要的一切了,害怕這一切會突然消失是毫無根據的。
了解這一點很重要。
◎ 不安全感
機會 : 自信 ( self-confidence )
危險 : 無價値 ( unworthiness )
沒有東西比不安全感這項挑戰更容易妨礙你成為眞正的你,
它可說是你生命計畫的絆腳石。
這股害怕源自於你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
一如我們稍早所 ,這些信念是很難改變的。
不安全是最常見的挑戰,也就是說,很少有人能過完一輩子而不受到它的影響。
有這項挑戰的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情緒不穩之苦。
如果愛的給予是有條件的( 例如 : 表現良好 ),
如果爸爸媽媽常常前一分鐘和藹慈祥、下一分鐘臉色說變就變,
他們養育出來的孩子便很容易缺乏安全感。
成長之後,我們也可能因為遇到某些事件而引發這項挑戰,
例如,失去一段關係、或這段關係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蘭達是一名年約 25 歲、高挑、相當有吸引力的女性。
她在男友過世之後曾來見我,他是一位年輕人,
對抗自我毀滅的挑戰多年,最後還是沒能成功。
從她的外表,你很難看出她有嚴重的不安全感。
當她在問事時顯現出不安全感時,
我請她利用一到十的等級評斷一下自己的自信程度。
她想了幾秒,垂著頭低聲地說 :「零。」
由於挑戰多半是源自孩兒時期,我問她是否能確切指出原因,她毫不猶豫地說 :
「我媽媽深受邊緣性人格障礙(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所苦,
她無法和我或任何人維繫親密關係,我可以説是在沒有她的愛的環境下長大的。」
我問她如今的情況如何。
她說 :「我姊姊再也不想跟我媽媽有任何牽扯,那是她避免一再沮的方法。
我則處處容忍她,卻對她不抱持任何期望。」
對於許多人,不安全感這項挑戰可能會跟隨自己好長一段時間,
讓你無法活出你的靈魂想過的人生。
它會令你無法去應徵工作,因為你會認為「我不可能得到那份工作的」;
或令你在追尋感情時退而求其次,因為你會想「或許這對我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
不安全感的矯正方法是培養自信( 這項挑戰的機會 )。
在本章最後,我將會傳授你一個培養自信的方法。
◎ 自大
機會 : 謙卑 ( humility )
危險 : 傲漫 ( arrogance )
有自大挑戰的人會用虛張聲勢的方法來掩蓋眞實的自己,
他們害怕眞我曝光 : 因為人們可能會看到他們的眞面目。
自大挑戰大多也是源自孩童時期,通常都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注意。
也可能是曾經受過傷害,因而害怕自己的脆弱。
瑪麗蓮是緬因州的一名房地產經紀人。
我們談話時,她似乎很活潑、很有自信,甚至到了有點高傲的地步。
我連提都還沒提,她已經自顧自的開始談起自己的豐功偉績。
當我告訴瑪麗蓮她的挑戰是自大時,她似乎一點兒也不意外。
「我猜想得到。」她說。她停頓了一下才又開始說 :
「但是我從事的工作需要這個。」
我的指導靈不同意。
他們指出,活出你的靈魂想要的生活能為你帶來極大的好處,
但是帶著一個假面具過日子,絕對無法達到這個目的。
瑪麗蓮自小被一對老夫婦收養,當時他們已經育有幾個親生孩子。
成長過程中,她安靜、沉默寡言,幾乎難得開口講話,因此不曾獲得多少注意。
在一次家庭旅行中,她不小心被獨自遺留在某處的加油站,情況因而更加惡化。
「我以爲他們再也不回來了 。」 她說。
後來,她 15 歲時,
因為寄養家庭搬家而必須轉校,
但是她和新學校格格不入。
為了掩藏她的害怕,她決定改變自己的性格。
「我變得聒噪、性急、且自以爲是。」她說。
回顧自己性格大變的這段往事時,瑪麗蓮笑了。
「有一次,我姊姊在學校附近看到我在其他女孩面前聒噪、愛現的樣子,
我覺得自己彷彿是在演電影《火爆浪子》裡的戲碼。
總之,她跑回家告訴我父母,他們不敢相信她的話呢!
當我回到家,又變回一隻安靜的小貓時,我姐姐簡直糊塗了。
她把我拉到一旁問 :「剛剛那才是眞正的妳,對不?」 」
很難想像那些最傲慢的人,實際上是最不願意揭露自己眞面目的人。
自大這項挑戰的矯正之道是培養謙卑心,好相互平衡。
◎ 惰性
機會 : 自我實現( self-actualization )
危險 : 停滯( stagnation )
惰性這項挑戰的根源是害怕失望,但看起來卻可能像是害怕成功。
與其因為一些不可預料的事而大失所望,維持現狀可能簡單多了。
有這項挑戰人寧可死守一份無聊工作、或避免人際關係,
而不願意冒著可能會失望的危險,讓自己踏出去這個世界。
這項挑戰形成的源頭是達不到自己或他人的期望。
如果你的父母希望你將來成為一名腦外科醫師,
而你只不過是一個成績拿丙的學生,
那麼,你慢慢的可能會產生「這有什麼意義,」的惰性。
如果你是認為「我應傚不上」而不去應徵某份工作,
那你說的沒錯,你是沒有機會應徵上的。
你預設了自己的失望,那是一種「自我應驗的預言」。
如果你是長期處於失望狀態的成年人,
每一次的挫折都可能讓你更難克服自己的困難。
一旦惰性這項挑戰找上你,你可能從此喪失迎戰困境的意志。
凱絲琳休學後便喪失了奮鬥的意志。
「似乎沒任何一件事能令我爸媽滿意,由其是我爸爸。
他要我上哈佛,我最後卻只能申請到一間默默無名的學校。
他希望我嫁給醫生、並生兒育女,但我只愛女人。」她悲傷地說。
「如果我無法討好任何人,努力工作又有什麼意義呢?
天曉得爲什麼我爸爸的認同對我如此重要,但這是事實。」
休學之後,凱絲琳失去了一切動力。
她在一份沒有前途的工作上待了 20 年,和「第一個出現在眼前的人」約會,
直到她開始學習園藝,她才對生命產生了熱情。
她搬到一個小城鎭,遇到了她的靈魂伴侶,才安頓下來,並開始做點小生意。
凱絲琳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能自在的做自己。
她認為,那是因為她父親過世之後,她終於可以好好過一天,
再也不需要擔心她父親是否認同她做的每一件事。
凱絲琳矯正惰性的方法是學習自我實現( 機會 ),
如此她才能認眞的過自己的日子。
◎ 譏諷
機會 : 自我接受 ( self‒acceptance )
危險 : 悲觀 ( pessimism )
一些無傷大雅的譏諷對我們不是挺好的嗎?
是沒錯,但是它得不妨礙你,讓你無法體驗生命中單純的喜悅才好。
如其他眾多的挑戰,這項挑戰形成的源頭也是孩兒時期。
如果你有一個言行舉止喜歡像個大人的孩子,
那麼譏諷這項挑戰可能正在這孩子的心中滋生。
如果你本身有這項挑戰,你會害怕別人認為你過於天眞、不懂人情世故。
為了遮掩你的本來樣貌,你會故意讓自己看起來好像見過大風大浪一般
――即使實際上你根本沒有。
有譏諷這項挑戰的人認為,自己比周圍所有天眞的人類同伴還深諳人情世故。
他們可能會說自己是懷疑論者,而不是諷世者,然而這兩者之間卻有著天壤之別。
「以微笑迎接每一天,這樣就了事了。」⑨
――費爾茲( W.C.Fields )
「聖誕節?呸,鬼話連篇!」
――小氣財神斯克魯奇( Ebenezer Scrooge ) ⑩
「如果所有出席耶魯大學舞會的女生個個都被睡過,我一點兒也不訝異。」
――桃樂絲•派克( Dorothy Parker ) ⑪
「欺騙他人,即世人所謂羅曼蒂克。」
――王爾德( Oscar WiIde ) ⑫
「愛 : 短暫的精神錯亂,結婚便可治療好。
――安布羅斯•比爾斯( Ambrose Bierce ) ⑬
「我是在法官的見證下結婚的,我應該要求要有陪審團的。」
――格•丘•馬克斯( Groucho Marx ) ⑭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譏諷可以是有趣、好玩的,
不過一旦譏諷變成了挑戰、駐紮在你內心裡,就很難改變它了。
它會導致悲觀,讓人無法享受生命的喜悅。
自我接受才是矯正之道,因為諷世者害怕揭露自己的眞面目。
你或許注意到了,我並沒有引用任何一位請事者的例子來說明。
原因很簡單 : 諷世者通常不會來找靈媒。
⑨ 彷彿「微笑」是被迫不得不去做的事。
⑩ 斯克魯奇是狄更斯名著《小氣財神》﹙ A Christmas Carol ﹚
書中的主角,後來受愛的感召而變得富有同情心。
⑪ 美國作家,1893 年至 1967 年。
⑫ 堪稱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也最具爭議的文學家之一,1854 年至 1900 年。
⑬ 美國最富傳奇色彩的憤世作家,1842 年至 1914 年。
⑭ 美國著名的喜劇演員,1890 年至 1977 年。
◎ 挑釁
機會 : 和善 ( gentleness )
危險 : 好鬥 ( belligerence )
有些人認為打孩子可以教會他們尊重。
可惜的是,你最可能得到的結果是,養育出一個長大之後有挑釁這項挑戰的人。
有挑釁挑戰的人害怕示弱,他們會帶著倔強的面具。
他們眞正傳達的訊息是 :
「過去我老是擔心受怕,現在,我會採取較侵略性的舉動,假装我不再害怕了。」
一個有外在缺陷的孩子會假裝強悍――尤其身處於一個將身體缺陷視為障礙的社會時。
這樣的話,問題出在哪裡?
這是一個冷酷世界,我們不需要強壯一點嗎?
當然需要。但是,問題在於挑釁是出自於害怕,
就像所有其他挑戰一樣,它其實是一項弱點。
有挑釁這項挑戰的人會挑起戰火,
而且不只在街頭鬥毆、甚至還想發動大型戰爭。
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也是人,這點或許無需我提醒。
他們許多人都有挑釁這項挑戰。
有這項挑戰的人不肯退縮,因為退縮等同「示弱」 。
因此,如果當上了國王、總統或將軍,他們往往會倉促發動戰爭,並且死守戰場,
即便種種跡象都顯示他們應該停止造成更多死傷、盡早班師回國。
但更多悲劇的發生只因為他們不肯示弱,歷史上多的是這種明訓。
害怕示弱會製造出悲慘世界,尤其是對孩童及青少年而言。
惡霸們乎都是因為害怕暴露自己的脆弱,所以不令人意外的,
許多遭受欺凌的人最後也會衍生出挑釁這項挑戰。
挑釁的矯正之道是培養對應的機會――和善,不過說比做容易。
許多人往往無法改頭換面,最終陷人好鬥這項危險之中。
有些人的挑戰幾乎很難被人察覺,有些人則沒那麼幸運。
你的靈魂是否要你學著與這些問題共處呢?
當然不是,他們稱這些問題為「挑戰」自有其道理。
在我的字典裡,挑戰的定義是 :「挑戰――名詞,向人挑釁,激起爭鬥。」
克服你的挑戰
你準備好應戰了嗎?
如果你想活出你的靈魂想過的人生,
那麼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各項挑戰是靈魂成長的障礙,
克服它們是達到開悟必要的一步,
忽略它們的危險得由你自己來承擔。
以下幾個步驟可以作為你開始面對它們、克服它們的參考
◎ 步驟一 : 找出你的挑戰
以下的簡短定義能幫助你決定你有哪幾項挑戰。
進入冥想狀態,召請你的指導靈,召請他們協助你進行這項練習。
利用以下清單提醒自己每一項挑戰展現的形式。
從中選出與你最相關的兩項,最強的一項是你的主要挑戰,另一項則是你的次要挑戰。
◎ 頑固 : 抗拒改變;固守信念;倔強。
◎ 不安定 : 無法活在當下;沒酎心;很難全然放鬆。
◎ 自我犧牲 : 想要別人看到自己活在痛苦中;把別人的事看得比自己的事重要。
◎ 自我毀滅 : 酒精、毒品上癮;自殘;對自己的安危完全不在意。
◎ 不知足 : 不知節制,害怕失去、被人否定、或匱乏;貪婪。
◎ 不安全感 : 自信不足;缺乏自我價值;感覺低人一等。
◎ 自大 : 誇囗;傲慢;不願顯露自己眞實的面目。
◎ 惰性 : 相信事情不會有好結果;不願意付出努力;寧可退而求其次。
◎ 譏諷 : 諷刺式幽默;悲觀;覺得自己比一般人世故。
◎ 挑釁 : 容易做出侵略性的舉動:害怕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脆弱;拒絕退一步。
主要挑戰 :⎽⎽⎽⎽⎽⎽⎽⎽⎽⎽⎽⎽⎽⎽⎽⎽⎽⎽⎽⎽⎽⎽⎽⎽
次要挑戰 : ⎽⎽⎽⎽⎽⎽⎽⎽⎽⎽⎽⎽⎽⎽⎽⎽⎽⎽⎽⎽⎽⎽⎽⎽
◎ 步驟二 : 矯正之道
你需要培養各項挑戰相對應的矯正之道,才能協助你克服它們帶來的影響。
各項挑戰的矯正之道列舉如下 :
再次進入冥想狀態,( 參閱引言「簡單的冥想技巧」),召請你的指導靈,
請求他們協助你平衡你的挑戰。
重複以下的請求 :
「我在此召請我的指導靈,以我最高利益為主,協助我克服我的挑戰 : ⎽⎽⎽⎽⎽⎽⎽⎽⎽⎽⎽⎽⎽ 。
請協助我發展⎽⎽⎽⎽⎽⎽⎽⎽⎽( 矯正之道 ),允許我活出我的靈魂想過的生活。」
當你結束時,謝謝你的指導靈,並告訴他們「請事結束。」
在通往開悟的道路上,挑戰將是你最大的阻礙。
唯有面對它們、解決它們,你才能夠勇敢的跨出去,活出你的靈魂想過的人生。
無論你選擇面對什麼樣的障礙,你的靈魂都會百分之百支持你。
因為讓你照著生命計畫走,一直是你的靈魂念茲在茲的目標。
或是輕推一把、或是激勵你前進,你的靈魂無非是要防止你誤人歧途,
並引領你走向開悟的正確道路。
在下一章,我們將探討靈魂如何把一些看似無法克服的障礙轉化為加速進化的機會,
我們將逐一檢視靈魂運用的幾個主要方法。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