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之鑰》序 (二)
耶穌之鑰
The Keys of Jeshua
作者 : 葛蘭達•格林
Glenda Green
序 言
1992 年冬天,當耶穌第一次說出 :「你就是愛」,
雖然,許多偉大寬廣的教理確實支持它,
在這之前,我未曾聽聞或看過這樣的說法。
如今這個概念 〜 就算不是這四個字 〜 正是我們靈性覺醒的重點。
這份工作的影響是以指數的方式成長,
而我自己的體驗則持續擴展進入生活的其它領域,
它的恩典和力量轉化了我的生活。
我與耶穌的關係在剛開始時,
由於宗教素養的制約,我對他的態度是膽怯、拘謹、和嚴肅的。
隨著熟悉度的增加,我的拘謹和膽怯便消失了。
這是生平第一次,我體會到與一個人在靈性上有親密關係的感覺,
他知道我的每一個想法,並且在我發問之前就已預知我的問題。
在畫完成時,這體驗帶給我的轉化是我無法計數的。
不只是我的心改變了,我的意識也擴展了,
我和耶穌的關係與先前的宗教薰陶也有相當大的不同。
我不再視他為一個高高在上的「主」,
而是一個擁有無條件的愛和無限優雅的超然生命,
我們不僅可以接近他,還可以從自己內在的生命親密的感受他。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關係在深度和寬廣度上都增長了,
而且我開始把他當作自己的朋友,和全面照耀著我的「神性之光」。
事實上,這份關係的改變始於更早,當時我還在畫他的肖像。
有一天當我作畫時,我注意到自己以一種罕見且平和的方式放鬆。
我內在的某些東西改變了,我的緊張也消失了,
這使我可以更輕易且更深入的了解他。
忽然間,我想要聽他說出他在人世時所被稱呼的名字。
我問了,而且他圓滿了我的心願。
這是生平第一次,我聽見他美妙厚實的聲音說:“耶穌( Joshua )”。
在發音上,它聽起來更像「耶‧穌‧哈」[ ye‧shu‧ha ╲ ye-'shb-a ╲]
第一個音節是輕音,中間音節為最重音,最後一個音節是次重音。
它立即敲響我心中和意識裡的音符,就像是音叉的兩端和諧共鳴。
我從書上得知耶穌的希伯來名字,
但是,那時我很驚訝,之前我竟然從未聽過人們說出這名字。
「基瑟斯」( Jesus )是我們在英文聖經裡所使用的名字,
而我從未質詢以另一種方式讀或聽的價值。
我快樂的假設「一朵玫瑰花即使採用另一個名字,也會是一樣美的」。
現在,我有一股衝動想要去「感受」他的朋友、家人、和門徒所熟悉的名字。
當他在人世時,沒有一個人聽過或稱呼他「基瑟斯」( Jesus )這個名字。
他注意到我的領悟,於是給我更多的訊息,使我能融會貫通。
他的父母賜給他的名字是「耶和華‧賓‧約瑟夫( Yehoshua ben Joseph )」。
由於希伯來語並沒有相同的母音,這是儘可能的、最接近的翻譯。
這個名稱在希伯來語也有其它的變化,
像是約和華( Jehoshua )、耶穌( Jeshua )、及約書亞( Joshua )。
他說明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
當他在世時,希伯來語受到「亞拉姆語( Aramaic )」極大的影響,
而亞拉姆語是當時人們更常使用的語言。
在亞拉姆語裡 〜 這是他為了觸及並教導人們而選擇的語言,
正式的名字「耶和華( Yehoshua )」可以被簡稱為約穌( Yeshua )或耶穌( Jeshua )。
如今,彌賽亞以色列教( Messianic Israel ) 的大多數人都偏好第一個字母「Y」,
他們覺得近似希伯來的正式名字是很重要的,
但實際上使用「J」更是亞拉姆語的特色。
依據他的表示,直至今日,他還是非常喜愛亞拉姆語,
透過這個語言,他傳遞的真相首次被說出。
然而,兩種拼法都足夠準確,意義也相同。
但是,發音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事實上每一位基督教學者都同意他的名字不是「基瑟斯」( Jesus )。
越來越多的人和團體正試著回復他的真名,
但也為了它的正確拼法而有著典型的爭議。
許多考古學的發現為神學帶來了證明,真相正被揭示。
有一些事情已經眾所周知。
耶穌( Jeshua )這名字被引進希臘文時,變成「耶索烏斯」( Ίησους );
在拉丁文裡,「耶索烏斯」( lesous )變成「耶索斯」( lesus ),
於是在英文裡採用「耶索斯」( lesus )。
16 世紀時,因為語言學字母上的改變,
「耶索斯」( lesus )變成「基瑟斯」( Jesus )。
在古代和中古時代的英文裡,字母「I」和「J」是可互換的,
但是,到了 16 世紀時,發顎音的「J」與「I」正式被區分開來。
為了某種緣故,有權決定他的名字的人,比較喜歡發顎音的「J」,
因此,在現代英文裡,「基瑟斯」( Jesus )取代了「耶索斯」( lesus )。
在那之前,人們未曾聽聞「基瑟斯」( Jesus )這名字。
在那之後,「耶穌」( Jeshua )
〜 他第一批信徒和追隨者所摯愛的名字,在現代世界裡,幾乎被遺忘了。
在我的意識裡,他的本名所帶來的改變,比我所想像的更深刻。
這使我不僅與他培養了一種更親近、更真實的關係;
也使得他的話語,將我內在原有卻不自覺的知識導引出來。
起初,在公開場合稱呼他為「耶穌」,會使我感到不自在。
這個名字太珍貴了,不該變成爭論或甚至公開辯論的主題,
我不覺得自己能勝任這些事情。
聖經的英文翻譯本稱呼他為「基瑟斯」( Jesus ),而我憑什麼去更改它?
輿論是一種可畏的力量,
而且,已印製的聖經,對於他真正名字的公共輿論有其無法估量的影響。
我在各教堂裡展示耶穌畫像數百次,總是覺得我必須同時尊重傳統和真相。
為了同樣的原因,當我在公開場合說話時,以及在有錄音的演講系列裡,
還有隨後出版的書中,我都繼續稱呼他「基瑟斯」( Jesus )。
這樣做是足夠真實的,因為我也曾經是以「基瑟斯」這名字認識他、愛他,
也透過這個名字和他對話許多次。
因此,我可以認同那些以「基瑟斯」之名把他放在心中的人們,
而不願用一個不熟悉的名字擾亂了他們的信仰。
這樣做,失去的可能比獲得的更多,尤其是考量到他終極的真實名字是「愛」。
我的經驗已透露出我早期在這件事情上的顧慮,雖然出自關心,卻是不必要的。
在少數的場合裡,當我大膽的採用他的本名,
它對別人所造成的影響也和對我的影響相同。
它帶來更多的溫馨、清明、和連結,還有一種內在的光明和更大的信任感。
在合宜得體的表相下,我違背了自己更深刻的了解,徒勞的順從於傳統。
有一天,我翻開聖經馬太福音第 26 章第 34 節,在那一節裡,“耶穌對彼得說:
「我老實告訴你,今夜,在雞啼以前,你會三次否認你認得我。」
彼得宣稱說:「即使我必須與你一起死,我也絕不會不認你!」
其他的門徒也都這樣說。”
那天晚上,彼得應驗了耶穌的預言,他告訴院子裡的平民 :“我不認識那個人。”
想到自己隱瞞了有關耶穌的見證,而它可以滋養其他人的心,我和彼得一樣的痛哭。
該是把名字不符的事實說出來的時候了,
因為在我心裡,「基瑟斯」( Jesus )的本名是「耶穌」( Jeshua )。
在首次訪談之後的歲月裡,我會想著他,並且唸誦他的名字。
凡是我需要了解的事情,就會湧現在意識裡。
我會在一天的開始時,說 :“早安!耶穌!”,他就會出現。
我們會分享思維和經驗,而他會繼續他的教導。
當一天將要結束時,我會說 :“謝謝你,耶穌!晚安!”
而他常常會進入我的夢中。
首次訪談接下來的幾年裡,他的顯現是自然且頻繁的。
有時候,視覺和聽覺的感知都是可得的,有時候則沒有。
通常,我的貓兒剛訥看得見他。他們是很要好的朋友。
無論我的感官揭示什麼,
總是有一種明確的臨在,觸動著我的心和我生命的核心。
每當我呼喚他的名字,我的心就會充滿他的愛與智慧。
生命比我們一般的感知更為流暢。
「空間」會順應特定目的的需求,而「時間」只是一個編織命運絲縷的織布機,
牽引著我們生命事件的到來與消逝。
每天我都見證他在很久以前許下的諾言:“我永遠與你同在。”
除了我們直接的訪談和對話之外,我還會在禱告和靜心時見到他。
他會透過經典和其它智慧雋語而說法。
我發現他會透過生活與真理的實務應用來教導我,
而且總是會有更多的訊息,透過其它來源,或我個人的準備就緒而展現,
讓我能發現他教導的真理的實例。
很快的,我開始注意到耶穌教理的主要品質 : 它是全方位的,
訴諸於我所有的感官和生命的背景環境。
有時候,他會明確且直接。
有時候,他會引導我以直覺的方式用「心」去了悟,或是在大自然中去發現。
這更寬廣的眼界使「愛無止境 〜 耶穌說」裡的資訊和概念,
能夠以不同主題的方式,作更深入的探討。
透過許多學習的機能,例如 :
客觀的、主觀的、靜思的、探索的、經驗的、和應用的,
每一個主題都可以被觸及、檢視、和擴展。
目前這份手稿是在西元 2000 年冬天開始寫的。
我原本的動機是:將我從耶穌那兒持續接收到的生命課程,概述和傳遞給別人。
起初,我推測這份新手稿的目的,是為了昇華和完結我與他最初的對話。
因此,我將它命名為 :「生命課程」,一章接著一章,分發給我的學生們。
當訊息來臨時,它們的力量和動力超越了我原本的預期。
這個著作有它自己的價值,而顯然的,透過我,他在寫一本新書!
這本書不僅觸及更高層次的靈感,
而且,還擴展到我們之前沒有談論的主題...
這些主題遠遠超越我個人的掌握。
我對於接下來將會發生的事情的預測,
總是被更進一步的啟示修改和擴大。
今年( 2007 )春天,一個新的要素開始在每一章裡重複出現。
當我為每一章作總結,而且想要找出它的中心主題時,
顯然的,每一章都含藏了一把「生命之鑰」。
當這本書進入最後階段,這些鑰匙開始呈現它們清晰的面目。
新書最終的編輯與樣貌即將完成。
每一章都包含了來自耶穌的「訊息」,
這些訊息接著被展現為「生命之鑰」的說明。
還有生活上的「應用」,以及引用聖經和其它智慧雋語的「相關教理」。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每一章都有一個「靜心」和「禱告」,
來幫助對訊息的親身體驗。
建議你以全部的理解力 〜 從客觀到主觀的 〜 來享受這本書,
並且讓這些啟示的全像式感知在你的心中顯影。
為了幫助你學習,我已將耶穌的教理以「斜體字」呈現。
( 譯註 : 英文版採用「斜體字」; 中文版採用「楷書」; 部落格採用 : 淺黃色字體。)
這樣,讀者便可以將它們從更龐大的上下文中區分出來,
而且可以單獨的品嚐耶穌的教理。
同時,我已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憶起我們談話的軼事,
並將其重新組合,揭示出我所投入的問題、動機、以及情感。
你即將閱讀的這本書,是我十二年來記錄耶穌啟示的成果。
在傳遞它們給你的過程中,唯一的困難是 : 語言的不足,
〜 無法透過既有且熟悉的世界窗口,來傳達那罕見且珍奇的活生生經驗。
因此,我會很高興 ( 你也能得到更多益處 ),
如果你暫時放下所有的成見,單純的相信我偶然闖進了一個高層意識波中,
如偉大的「羅塞塔石碑」( 譯註 xii ) ,揭示著共通且提升人類靈性的真理。
至於如何解釋這一切的經驗,我的看法還不夠宏觀到足以涵蓋許多的可能性。
1991 年 11 月 23 日和持續至今所發生的一切,本來就是神奇的。
沒有必要為了使人滿意、合乎邏輯、或取得尊重,而去解釋。
這本書的目的並不在徵求信仰、加強信仰、或是改變既有的信仰。
我希望你∼讀者,能接受這些即將被揭示的教理,這是對你的「心」的贈禮。
Xii
譯註 xii:
羅塞塔石碑 ( Rosetta stone ) 解密之鑰的代名詞,
西元 1799 年在尼羅河河口羅塞塔( Rosetta ) 附近,由一名法國軍官發現的一塊石碑;
因有象形文字、古埃及文、古希臘文,三種文字對照,
經法國學者向波倫( Champollion ) 研究成為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線索。
那些掙扎於如何在思想上解釋「耶穌對我顯靈」的人們,
在享受這些教理的靈感時,將會受到限制。
就這方面而言,考量靈性與信仰本質的兩個重要因素,會是明智之舉。
真理總是超越任何敘述它的文字~無論它是真實或虛構的。
事實上,自古以來許多偉大的真理和哲學理論,
都是透過虛構或想像的描述,而進入意識中的。
因此,你不需要為了發現其中的真理,而覺得被迫去相信這些事件,或任何故事。
其次,個人及主觀的信仰力量,遠大於任何正式的或外在的信仰體系。
你將會形成自己的信仰,而且它們會與你個人的特質和諧一致∼它們本應如此。
我們周圍充滿了神秘,
而最偉大最令人著迷的生命奧秘是供我們品嘗,而非用來分析的。
或許,現代科學最令人驚訝和感到謙卑的發現是:
99 % 的存在,是我們的感官與科學儀器無法看見的,而且也不具質量或型態。
即使那構成我們物質宇宙的 1 % 存在,
只是因為能量組合的相對穩定性,而呈現固體型態。
偉大的科學家們 〜 包括尼爾斯‧波耳、馬克斯‧普朗克、維爾納‧海森堡 〜 ( 譯註:xiii )
已承認 : 無法理解的奇蹟在理性宇宙中有其存在的空間。
我們的感知大多專注於那可看見、可聽聞、和可觸摸的 1 % 的存在上面。
但是,剩下的 99 % 呢?我們如何應對那部分?
很可能對大多數人而言,它必須透過尚未被認知,或甚至是尚未被開發的感官。
然而,我們都以自認為理所當然的方式參與這無止境的宇宙。
每當我們放下那被稱為「自我」的濾鏡,
在遊戲、服務、交談、分享、想像、靜心、禱告、學習、或睡眠中「忘我」的時候,
我們就把注意力從追求存活,轉移至與無限可能性連結的更廣大模式。
xiii
譯註 xiii:
馬克斯•普朗克( Max Planck ) ( 1858 〜 1947 ),德國物理學家,1918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因發現能量量子而對物理學的進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尼爾斯•波耳( Niels Bohr )( 1885 〜 1962 ),丹麥物理學家,1922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提出「互補原理」和「哥本哈根詮釋」解釋量子力學,對 20 世紀物理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維爾納•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
( 1901 〜 1976 ),德國物理學家,1932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是波耳的學生,「哥本哈根學派」代表性人物。
通常,當我們了悟到 : 神奇的精神界與世俗的物質界是一體無二的,
我們對於「無極」的經驗,就不是一種神秘的升天( ascension )進入遙遠的天堂,
而是一種平靜且個人的領悟。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清晰的看見
〜 所有事物都已經在我們眼前,只是等待一個感知的轉移而已。
馬塞爾‧普魯斯特說 :( 譯註 : Marcel Proust ( 1871 〜 1922 ),法國小說家。)
“真正的發現不在於找到新大陸,而在於以新的眼光去看。”
毫無疑問的,人類意識的探索,是最終有待開拓的巨大領域。
早在我們能理解以前,兩千年前,耶穌的生活與教理,促進了意識的無止境擴展。
在許多方面,他藉由示範似乎是超越正常的生活技巧,點燃了這意識的擴展。
然而,他奇蹟背後的力量及動機,是為了讓我們了解,
奇蹟對他而言並非超越正常的,
而實際上,以他的愛心、感知、以及力量的層次而言,是正常的。
的確,他承諾:透過靈性的成就、對上主及人類的愛、以及意識的提昇,
「這一切,你也能夠做到,或做得更好。」
如果耶穌的奇蹟只是他以神通力迷惑他的觀眾,
那麼這些奇蹟就不會有持久的價值。
以相同的標準而言,如果你掙扎於為何這作者被挑選來接受這特別的經驗
〜 她究竟憑著什麼樣的好德行,或是與眾不同的特質 〜 你就會錯過了這本書的價值。
我的價值在於我與你們的「分享」,而非我與你們的「分別」。
這本書所蘊藏的原理、清明、靈感、和真理,
就為它們自己證明了 : 在人類靈魂內,存在一股力量,是眾人皆可得的。
無論你稱呼他「耶穌」或「基瑟斯」、朋友、老師、大師、主或上主的化身,
歷史上的事實仍然是:在這兩千年間,沒有另一個人對人類趨勢有更重大的影響。
無論一個人的信仰是什麼,或甚至沒有信仰,
他的一生對我們所有的人而言,都是一個傳奇的贈禮。
遠多於那無數將宗教信仰專注於他身上的信徒之外,
還有千千萬萬的人,雖然對於以耶穌之名創立的宗教組織沒有興趣,
但是都見識了他的影響、智慧、愛心、和德行。
這事實超越了所有個人或集體信仰的差異性。
愛因斯坦說 :
“我們所能體驗的最美的情感是神秘的。
它是真正的藝術與科學的力量,
一個人若是對這種情感覺得陌生,不再驚奇和敬畏,就如同死了一般。
去了解那莫測高深的力量是真正存在的,
它展現為最高的智慧和最光輝的華美。
我們愚鈍的才能只能理解它們最原始的形式。
〜 這知識、這感受,才是真正宗教的核心。”
葛蘭達•格林 Glenda Green,
西元 2003 年 9 月
譯註:
希伯來語「 יהושע) Yehoshua )」或亞拉姆語「ישוע) Jeshua )」
的意思是「耶和華的拯救」或「耶和華是救世主」之意。
非常感謝期間許多夥伴 :
Arthur、May、Alvin、Samantha、Michelle、Susie、Han、Greer、Girasol、Joshua、Sunny、
Stephanie、Jean、Peter、Richard、Amber、Christina、Erin、Yolanda、Omni 翻譯團隊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