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之鑰》第一章 你就是愛

 


之鑰


The Keys of Jeshua


作者 : 葛蘭達格林

Glenda Green





第一章 就是愛


 訊 息

  優美的音訊自耶流露而來 :


“生命之水給予海上巨浪的力量,並未多於山中的小溪。

  水的喜悅是成為它自己,並且提供它的本質以滋潤生命。

  而單單一個靈魂也是偉大的,它吸入生命氣息,且喜悅與全然放鬆的呼出,

  在呼吸之間,明白只有自己和上主。”


“這是「我們就是愛」的意思?”


無法看到自己是愛,就像光看不到它自己在發光。

  這就是為什麼把愛的感知專注於外在的行為上。

  然而,去成為上主完美創造的自己,與愛成為它本身是一樣的。

  經由遵從這個真理,服務了上主與其他的人。

  最重要的是 : 了解愛的力量,

  使它可以把自己從一個靈魂傳送給一個靈魂;

  去給予許多生命的贈禮、智慧、經驗、與支持,

  這些都是豐富且足供萬物分享的。

  愛是偉大的交流媒介,它可以化解任何障礙。

  愛教導靈魂共同的使命,並使他們結合,

  因此,少數靈魂的集合可以與多數的力量平等。

  當知道了這一點,才開始了解慈悲。

  當了解慈悲時,可以沒有恐懼或批判的進入所有維度,

  並知道所有實相,包括死亡。

  當臣服於愛之道時,會開始明白就是愛。

  當在愛之道上前進時,也會開始看見神性之愛的來臨,

  引導至有的人事物之所在,以圓滿的愛。

  生命最終的結合就在於「愛的」與「上主的愛」之間。

  這是真正的展現。”



相關教理


歌林多前書 第 13 章 第 7 13

“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望、凡事忍耐。愛是永無止息。”

...預言會成為過去;口才有終止的一天;知識也將歸於無。

...然而,信、望、愛這三樣是永存的,但其中最偉大的是愛。


約翰一書 第 4 章 第 16

“上主是愛;住在愛裡面的人,就是住在上主裡面,上主也住在他裡面。”


羅馬書 第 13 章 第 10

“愛不會傷害它的鄰人,因此愛圓滿了律法。”


加拉太書 第 5 章 第 14

“因為所有的律法都包括在「愛」一字之了,

  即便如此,們應當愛的鄰居就像愛自己一樣。”





我們是愛,愛也是一個靈魂對一個靈魂的感覺。

「喜歡」是我們對物體、地方、事件、活動和環境的感覺。

無論「喜歡」有多熱切,總是有條件的,因為它是偏好和評量的表現。

愛是完全無條件的!它適合並取代一切。沒有任何力量比愛更偉大

因此,在物質的領域裡愛沒有起因或相似物。

愛不依附於情境。

愛是神性的,神秘的,及神聖的力量,為了單純的喜悅去創造並維持生命。

在最純淨的態裡,愛是造化創造它自己的所在。

愛之鑰就在於 : 了解我們自己與愛的力量之間的關係。



愛是一種力量。愛也是生命純淨的本質。

如果愛擁有任何互補性、平行性、或其它對稱性,

那只會是愛本身「主動與被動  有為與無為」的層面之間的對話。

如耶對我的,“愛在這個物質世界裡,沒有必要的補充物、附屬物、或義務。”

的生命非常明確的證實了「身在這世界,但不屬於這世界」是可能的。


雖然愛不屬於這世界,但是愛在靈魂之間是一個「力量的世界」

愛不僅精煉並淨化一個靈魂的天賦潛能,

愛也是交流的媒介,允許一個靈魂去支持並豐富一個靈魂!

雖然我們都同意 : 好的行為必定會增進生活的品質,

但如果我們只把愛視為一種生活上的提昇,我們將會低估了愛的力量。

很清楚的告訴我,靈魂之間愛的交流,遠遠超過只是擁護外在的事物。


有一次他探討這個主題,更深入的,

“愛是超越時空與維度的,

  愛沒有界限,甚至也沒有「無」的界限,

  或更明顯之仇恨、恐懼、以及對立的界限。

  所有意識、經驗、和知識可以透過愛的駕馭,

  從一個靈魂被轉移到一個靈魂。這是慈悲的全能。

  經由愛的力量,無論一個靈魂傳送什麼給一個靈魂,都是永恆的。”


在這宇宙中,愛面臨一個無情的挑戰。

依據愛的真實本性,愛是包含一切的。

相反的,物質微粒與能量結構透過空間的距離、型態、以及分離的界限,

使自己持續存在。

能量是經由推進的行動,透過空間的反向阻力,而被創造出來的!


因此,從最初到永遠,在這個宇宙中,有兩個力量在生創造 :

「愛的力量」 它是包含一切的,

與「物質世界的力量」 它是透過排斥與分離而持續。

靈魂面臨同時見證兩種力量的奇妙挑戰,

為了增進生活而必須挑選、整合、以及平衡這兩種力量。

無論一個靈魂如何選擇,

將會對他的優先順序、他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與別人的關係,有深刻的影響。


當一個靈魂對自我的感覺是源於愛,

在那自我之中會有和諧,而這會改善整個生命,使靈魂的目的得以實現。

當靈魂與自我不和諧時,那麼他會在物質領域尋求平衡。

這可以是創造性或破壞性的。

為了成長,不平衡的態是必要的,

然而,為了繼續創造的循環而回復平衡,也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若是没有失去的平衡,就不可能行走。

若是沒有回復的平衡,就不可能站立。

平衡與不平衡對生命都是必要的。

當我們不瞭解一種功能適當的定位時,

我們可能容許物質世界為我們帶來不平衡,而不是我們回復物質世界的平衡。

通常這需要技巧純熟的潛能交換。


幸好,愛是屬於上主的!

因此,它不可能被征服,也沒有任何界限。

無論做了什麼選擇,或是累積了什麼衝突與障礙,

當愛不斷朝向生命圓滿之道上前進時,

愛更偉大的力量都能穿透、化解、並且融合它們。

我們是否起始於愛,或是有愛的作為,並不重要,

只要我們能認知這力量兩個層面間必然的平衡。

因為我們是愛,所以我們會有愛的作為。因為我們有愛的作為,所以我們將成為愛。

因為我們如此相互對待,愛的圓圈因此而擴展。


這些觀念或許聽起來很崇高,

但它們也是「為何生命始終圍繞著日常生活中簡單問題」的核心。

幾年前,我在奧克拉荷馬大學的藝術學院任教時,我面臨了一個好玩又有趣的挑戰。

那時,「奧大」的足球隊因全國冠軍而非常知名。


1975 年的秋天,

有一個好壞參半的賜福  足球隊的開賽隊員全坐在我藝術欣賞班的前排椅!

球員們健康、強壯、並且對這堂必修課感到非常的乏味,

他們對於天花板上蜘蛛網的了解,比對蒙娜麗莎的了解更多。


然而,我的問題是 :

對教練來,他們的及格比「西斯廷教堂」更重要。( 譯註 : J-p5-1 )

如果我身為老師的誠實性要保持完好無損的話,我必須非常迅速的找出解決之道。

帶著獨創的精神,加上挫折、創造、以及希望的色彩,

我宣布下課,並且要求下次我們在四合院見面。( 譯註 : J-p5-2 )

私下我要求隊員帶他們的足球來。

他們看起來很困惑,但是,任何事情都比死記熟背藝術與藝術家來的好。


我知道如果要我與這些男孩和班上其餘的學生取得聯,

我必須將我的科目轉化成為他們能了解的語言。

結果,下一堂課的那日天氣美好,

而且涼爽的秋天氣息似乎提昇我們所有人的興緻,而且促進了團隊的精神。

我一開口就指示其中一個球員,並且要求他教我如何擲球。

當他笨嘴拙舌的,並且以動作示範時,

我昇華他的法,直到「品質」、「精確的意向」、以及「藝術」觀念的主題,

開始適用於他所瞭解的事情。


逐漸生的發,在一個學生的眼裡是顯而易見的。

在那之前,他們先入為主的認定我們本質上的差異

 我是一個柔弱的女藝術老師,而他們是運動健將 在我們之間有千里之隔

我忽然轉換教室環境和教學的技巧,轉了那固有的概念。

現在我需要做的是,露藝術、優質原理、與他們熟悉的事物之間的共同處。

一旦意識的傳達發生,其餘的就簡單了。

在這個遊戲般的學習裡,我創造了一個有益於個人學習的基礎方式。

球員們光榮的完成了我的課程,贏得及格的分數,

而我收到了後續比賽的貴賓券。

我必須承認 : 我也以一種嶄新的樂趣享受這些比賽。



譯註

J-p5-1

西斯廷教堂 the Sistine Chapel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以米開朗基羅所繪《創世紀》穹頂畫,及壁畫《最後的審判》而聞名。

也是教宗的選出儀式的舉行處。

J-p5-2

四合院 quadrangle

四周有建築物圍繞的方院,大學裡常有四棟建築物圍繞著一個中庭,

其中或栽種大樹,或為庭園,或為噴水池,或為小型運動空間...



一個事例,是一個非常動人且真實的史故事,

四個靈魂之間愛的交流,改變了我們世界的史。

故事始於一位貧窮的蘇格蘭農夫,名為「佛明」。

有一天,當他努力謀求家庭生計時,聽見了來自附近沼澤的求救聲。

下了農具,到沼澤去。

一個受到驚嚇的男孩正在沼澤裡,腰部以下陷入黑色淤泥中,

他大聲呼救並使勁想讓自己身。


農夫佛明救了那個少年,免於那可能是緩慢且嚇人的死亡過程。

第二天,一輛精緻的馬車停在這蘇格蘭人簡單的住家環境。

一個穿著優雅的貴族走出來,並自我介紹是佛明所解救男孩的父親。

貴族希望酬報農夫救了他兒子的生命。


“不,我不能為我所做的事接受報償,”蘇格蘭農夫回答,駁回了那個提議。

  那時,農夫自己的兒子走向農舍的門口。

“那是的兒子”貴族問。

“是!”農夫得意的回答。

“我想和達成一個協議。

  讓我提供他與我的兒子享有一樣的教育水準。

  如果這孩子在任何一方面像他的父親,

  無疑的,他將成為我們倆的驕傲。”


而且他做到了。

農夫佛明的兒子就讀了最好的學校,

而且最後從倫敦聖瑪麗醫院的醫學院畢業。

後來他的名聲遍及世界各地,他是著名的「亞山大・佛明」先生,是青黴素的發現者。

( 譯註 : J-p6-1 )


幾年之後,從沼澤裡獲救的那位貴族的兒子得了肺炎。

這次是青黴素救了他的生命。

那位貴族的名字是「倫道夫・邱吉爾」閣下。

他兒子的名字是「斯頓・邱吉爾」先生。( 譯註 : J-p6-2 )




譯註:

J-p6-1

山大明爵士( Sir Alexander Fleming,1881 8 6 1955  3 11 日),

蘇格蘭生物化學家,出生在蘇格蘭的洛克菲爾德( Lochfield ),家中世代務農。

1906 年從倫敦聖瑪莉醫院( St . Mary's Hospital )醫科學校畢業。

1928 年佛明在倫敦大學講解細菌學,為了撰寫論文,

在實驗室裡培養大量的金色葡萄球菌,黴菌子掉進這個培養皿之中,

明發現長滿細菌的培養皿有個角落長了一塊青黴菌,周圍卻沒有細菌滋長,

明馬上意識到黴菌可能有殺菌作用,於是將這個現象發表在 1929 年的英國實驗病理學期刊。

後來佛洛里與錢恩等人從青黴菌中提取出青黴素( 又名 : 抗生素盤尼西林 ),

青黴素的發現,完全改變了人類與傳染病之間生死搏鬥的史,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得以延長。

明因此與錢恩和佛洛里共同獲得 194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J-p6-2

斯頓邱吉爾爵士,( 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11.30 1965.01.24 ),

他的父親「倫道夫‧邱吉爾」勳爵,曾任財政大臣,母親是美國人。

邱吉爾在 7 的時候便被送到寄宿學校,20 從軍校畢業,然而政壇上不得志的父親即在次年初逝世。

斯頓邱吉爾是英國政治家、演家、軍事家和作家,

曾任三任英國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帶領英國取得勝利。

邱吉爾被認為是 20 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對英國以及全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此外,他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 1953 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2002 年, BBC 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 100 名英國人」的調結果邱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哈里利紀伯倫 ( 生於 1883 1931 ) 波斯:( 譯註 : J-p7-1 )

知:

    “愛不給什麼,只給予愛;愛不取什麼,只取自愛。

      愛不有,亦不被 : 因為愛之於愛,已是足

      當愛的時候,不應該說 :「上主在我的心中。」,

      而應該說 :「我在上主的心中。」

      而且不要以為能導引愛的方向,因為,愛如果發現你值得,自然會引導

      愛沒有其它的望,只有實現愛。”




想起三次,在生命裡,當誠實自然時,對其他人造成的影響。

想起三次,在生命裡,別人的誠實自然,對造成的影響。

古老的諺語「知道什麼並不重要,但是認識誰才重要」,已經被如此濫用,

以致於誠摯的人們只要聽見這樣的句子,經常會畏縮不前。

像這樣珍貴的真理,如此的被誤傳而失去它的原味,是多麼的可惜。

無論如何,為了學習的目的,讓我們就暫時停止對那概念的所有批判與自私的應用,

並且考慮「一個人的本質」才是真正重要的。

最近,我的一些老朋友搬到很遠的地方。

我們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沒有主動分享生活了,

而且因為他們不在了,現在有一種明顯的空。我很想念他們!

在我年輕成長時,我認識一個男孩,他帶給他的父母一筐的麻煩。

他的父母嘗試了不同的方法教育和訓練他,包括送進軍事學校。

這樣的一個年輕人,才剛過二十,就在越南被殺害了。

直到那時,他憂傷的双親才真正從專注在他行為上的問題,轉移到接受他的本質。

我們經常專注於行為的價或沒價,而忘記了在行為背後的「本質」!

難怪我們的人際關係是如此的緊繃。


做這練習時,只是單純的看 :

是誰在的生命中,以及是他們的什麼人  沒有批判、投射、或期待。




譯註 : J-p7-1

哈里利紀伯倫 Khalil Gibran,1883 6 1931 4 10 日)。

作家、詩人、哲學家、藝術家...。

15 時以阿拉伯文寫下了《先知》,

英文版,則經五度改寫,完成後四年才出版,時年已四十。

:“我想要確定,非常確定,書中的一個文字都必須是我的最佳貢獻!”

17 文學與哲學的刊物《真理》,後因《叛逆的靈魂》被政府驅逐出境。

曾遊希臘、義大利、與西班牙,最後得到友人的資助前往巴黎學畫。

27 之後定居美國紐約,從事寫作與繪畫。


《沙與沫》

“當達到生命核心的時候,會發現,不高過罪人,也不低於先知。”


《朦朧的祖國》:

“祢在我們的靈魂中 〜 是火、是光;

  祢在我的胸 〜 是我悸動的心臟。”


紀伯倫為自己寫下的墓誌銘:

“我站在身邊,像一樣的活著。

  把眼睛閉上,目視的心,然後轉過臉,我的身體與同在。”



除非我們的注意力超越不完美的行為問題與期待,

否則我們將永遠不會知道 :

我們在其他人生命中的定位,或他們在我們生命中的定位。

所有的幽默、風趣、親切、以及流暢存在於我們所看到的理想關係中,

是因為當事人發現了更宏觀的視野,

這新的視野榮耀了比「行為」更重要的事物 「本性的力量」。

如果希望提昇的關係超越問題的層次,

只要單純的認知「是誰」的更偉大價,

直到愛「以本性的身分」超越對批評和控制的需求。

如果希望結束與其他人的衝突情況,

或是終止那不適當或富挑戰性的行動,

僅僅暫停那個問題一會兒,然後仔細想想是誰在吸引的注意。

可能會驚訝的發現藏在「是誰?」問題背後的真相,與適合雙方的解答。

通常是這樣的真理使得到自由。

無疑的,我們會感到震驚,如果我們得知 :

有多少人從未因為他們的「本性」而得到尊重與關心。


繼續問自己和其他人「是誰」,

要小心的超越標籤和行業去看。

通常在先進的工業國家裡,

我們會先找一個能「以令人滿意的方式定義自我」的工作計畫。

當一個人被介紹之後,最常被問的問題是 :「從事什麼工作?」

為了確保工作的延續,我們工作的身分取代了人格的身分。

將「是誰」提昇超越這類狹隘的圍籬,可以為生命帶來奇蹟,

但更重要的是,

獲取認識自己愛的本質的能力,會帶來奇蹟,將不再只是苟延殘喘。


生活中有什麼活動真正的定義並支持愛的本質


擁有他人類似的訊息,將如何改善與他們之間的關係





《耶之鑰》第一章 靜心 &


非常感謝期間許多夥伴 :

ArthurMayAlvinSamanthaMichelleSusieHanGreerGirasolJoshuaSunny

StephanieJeanPeterRichardAmberChristinaErinYolandaOmni 翻譯團隊 !

留言

⚝ 熱門文章 ⚝

《創造金錢》目錄

《接受富裕》 目錄

《目錄》遠東大師的生活與教導 Life and Teaching of the Masters of the Far East 又名 雪山大師《靈修大師》

《創造金錢》第一章 你是豐盛的源頭

《創造系列》